雪域悲歌 逝者如诗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0-31 17:18:12

——记迪庆州交通局副局长汪建明

羊拉公路改建工程中兴修的金沙江大桥。(普自林/摄)

  2008年9月11日12时15分,时间在这一刻凝固。

  39个平凡岁月的生命精华,在这一天熔炼、浓缩;13载共产党员的神圣使命,在这一天锻造、升腾。

  39岁,人生最壮美的季节;39岁,建功立业的黄金时期。然而,他却倒下了,倒在为之倾洒全部热血的雪域高原上,倒在为之奋斗不息的交通事业上。

  这天早上,汪建明象往常一样哼着歌曲准时起床了。再过两天就是中秋节了,上午他要把手头的工作赶紧处理一下,然后下午返回香格里拉到局里开会,顺便看一看家人。从2007年开始担任德(德钦)盐(盐井)公路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以来,一年多了,汪建明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太少了。

  “我有点不舒服,中午你帮忙煮点稀饭”。吃完早点,汪建明特别嘱咐食堂的厨师。他没有料到,这时死神已经在向他逼近。

  中午11点半,佛山指挥分部的工程技术负责人匆匆赶到。“工程的进度还顺利吗?路基砌筑方面还存在什么问题?”在指挥部监理工程师的办公室,汪建明急切地问起工程的进展。“一定要注意工程质量,在当前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我们只能用木模支砌,但我们一定要求项目部用4公分厚的木模,不能用3公分的,增强支砌的稳定性……”话音未落,汪建明忽然从坐着的椅子上滑落下来,失去了知觉。

  汪建明随即被紧急送往距离指挥部不到1公里的德钦县人民医院实施抢救,12时20分,汪建明的脉搏停止了跳动。

  肩负使命 逢一必争

  汪建明在工作上争强好胜,逢一必争。从1991年昆明大学毕业后踏进州交通运政管理处大门的那一天开始,他对工作始终有胜于生命的使命感。尤其是自2004年以来,羊拉公路、普达措国家公园森林防火通道以及德盐公路这三条公路的建设,是最让他耗费心血的。

  德钦县羊拉乡是云南省最后通公路的乡,直到2000年,这里的农牧民才看到汽车开到了家门口,可欣喜之余,一个难题又摆到了沿线数千农牧民的面前——公路翻越4000多米的白马雪山,每年的11月到第二年的4月都要被冰雪阻隔。另外,羊拉铜矿即将拉开开发的序幕,很多大型机械设备根本无法从老路运输。 2003年11月,绕开冰雪路段的羊拉公路改建工程破土动工,由汪建明担任指挥长。

  羊拉公路改建工程全线地处干热河谷的金沙江畔,这里地势险峻,裸露的石岩直插江底。最让人难耐的是夏天烈日当头却难觅风影,冬天酷冷却江风肆虐。当地百姓都说这里是猴子到了也流眼泪的地方。省交通厅原总工程师金家福到了施工现场感慨地说:“我见过最艰险的公路是90年代修建的独龙江公路,没想到羊拉公路更艰险。”

  条件艰苦、环境恶劣,既要为筹资操心,还要保证公路建设的质量、进度和安全,这个身高1米80的藏族汉子在施工期间瘦了一圈。

  按照四级公路标准,全长16.2公里的羊拉公路的批复预算为7155.28万元,其中省交通厅补助2190万元,其余的全靠地方自筹,而迪庆当时全年财政收入只有1亿多元。为了千方百计节约资金,开工后,汪建明与技术人员反复踏勘地形,重新测设线路,对于原来设计中很多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了优化。跨越四川省得荣县与德钦县奔子栏镇的金沙江大桥原来设计跨径为140米,经过反复勘测,汪建明和技术人员认为跨径为120米也可满足建设标准,并得到了省交通厅专家的认可。仅此一项就节约了资金近300万元。看到优化设计方案,设计单位也承认测量工作不到位,设计深度不够。经过优化设计后的羊拉公路,节约资金2209.32万元。到2005年5月竣工验收,羊拉公路被评为优良工程。

  第一次担任指挥长,汪建明交上了一份漂亮的答卷。之后,还有更重的任务在等着他。

  2005年8月,州政府决定,汪建明担任普达措国家公园森林防火通道的指挥长。

  修建国家公园,没有现成的模式供参考,加之这里近4000米的海拔,又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区,省级自然保护区。在这样一个生态敏感区搞建设,汪建明感觉到了肩上沉重的担子。

  从开工到竣工,全长60公里的森林防火通道只有不到一年的建设时间,更为困难的是,道路必须在路基完成后马上铺筑柏油,新开挖的公路没有自然沉降的时间,这在迪庆公路建设史上还不多见。同时,线路的选择也让指挥部的工程技术人员颇费脑筋,不仅要充分考虑到森林防火的需要,也要照顾游客的需要,在线路走向中把整个国家公园最吸引游客眼球的景观展现出来。

  这一次,汪建明又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工程在竣工验收时被评为优良工程。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到2007年5月1日普达措国家公园试营业时,观光的游客根本就感受不到建设的痕迹,坐在车内,感觉到的只是与大自然的亲近。

  在一片赞誉声中,2007年11月,汪建明又走马上任了。这一次,他担任国道214线德盐公路的常务副指挥长。

  全长115公里的德钦至隔界河公路按标准三级路建设,这条沿老路改建的公路让很多技术人员赶到头怵:公路最高的路段海拔接近4000米,大多数路段穿越澜沧江干热河谷,这里有发育广泛的侵蚀堆积层,在这样的地方修公路,犹如在沙山上挖沟,随时都会出现大塌方和泥石流。而且,这条公路是滇藏大动脉,还连接着德钦的梅里雪山景区,保通任务十分繁重。

  刚担任州交通局副局长的汪建明满怀信心地上路了。没过多久,一连串的困难和问题摆在了汪建明面前:原来公路概算投资8亿多,可由于筹集资金困难,需要压缩投资规模,为此,汪建明带领技术人员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连续完成了两次优化设计,有效减少了投资。

  投资减少了,可质量却不能“缩水”。每公里投资规模不到西藏境内同级别公路的一半,可质量的要求却一样。拿省交通厅领导的话说,就是“不能让乘客在国道214线上行车感觉到西藏的公路与云南的公路不一样。”

  就是在这样一个艰难的条件下,德盐路建设依然有序进行。到汪建明去世时,全线的路基工程量完成近三分之二,正在准备路面工程的招投标。

  踏实当头 认真为先

  2008年10月,德盐路上仍然在施工,很多工人顶着太阳弯着腰在工地上干活,他们操着浓重的口音,琐碎零散地讲述着见到汪指挥时的片断,念叨着汪指挥和他们唠嗑的场景。

  “我从没见到像汪建明这样的指挥长,一星期都要到工地三四次。”德盐路第四项目部经理阎安科告诉记者。老阎的话得到了在场很多人的认同。德盐路一标的工程师陈勇永说,他干工程十多年,每次很难在工地上见到指挥长的踪影,更有一次是直到工程竣工,因为决算需要指挥长签字,到那时他才知道指挥长的姓名。

  “别看汪指挥长牛高马大的,可干起工作来却一点也不马虎,心细着呢。”陈勇永说,就在2008年9月6日,汪建明还到他们一标敲定k3+154处滑坡点的工程设计变更方案。仅仅为了这样一个把桥梁变成过水路面的设计变更,汪建明就来回往返一标工地五趟。记者2008年10月8日到佛山乡采访,60多公里的路,汽车跳了3个小时的“芭蕾”才颠簸到,还带了一身的黄土。工程技术人员告诉记者,到一标的隔界河,还得再走两个小时。

  2008年6月28日中午12点,德盐路八标发生一起大塌方,挖掘机被掩埋。就在项目部的施工人员还在商量如何处理时,下午4点,汪建明就已出现在他们面前。“汪指挥长,你不是在香格里拉开会吗?”项目经理松永生问道。“接到电话我就赶来了,没出什么事故就算万幸了。”来不及多说,汪建明马上投入到指挥抢险的工作中,挖掘机被抢救出来后,他又指挥修建通行便道,到疏通完全部受阻车辆,时针已经指向9点,这时,汪建明才拖着疲惫的身体离开。

  “汪指挥一直都这样,什么事情都冲在前,都要掌握第一手材料。”羊拉公路建设指挥部的总工程师李斌对记者说。当初,在羊拉公路的复测工作中,他自己都穿破了四五双鞋。那时,天天翻山越岭的他们,都被对岸四川得荣的老百姓误认为是地质队员在找矿。“在新修公路上搞测量只能靠脚走。最难的是一段300米的飞线岩,头顶上只有一线天,脚下是湍急的金沙江水,绕道翻越这段石崖,足足需要5个小时。”复测期间李斌已记不清汪建明翻越了多少次这段飞线岩。在施工期间,除了偶尔到州府、省城协调项目资金和开会外,在工地上都能看到汪建明的身影。施工期间,每次走完整个工地需要2天时间,差不多要走60公里。”李斌告诉记者。按照这样计算,汪建明在羊拉公路建设期间,差不多走完了从香格里拉到拉萨的路程。

  在普达措国家公园,汪建明走的路更长。阳春三月,这里的积雪还有一尺多深,穿越茂密的灌木林,不时有树上的积雪落到脖子上,给人一种透心凉的感觉,在整个线路测设的时间里,汪建明和同事们可没少感冒。担任德盐路总工程师的和永清与总监理余松华当时都参加了测设工作。

  时任指挥部总工程师的余松华说,当时指挥部离香格里拉县城只有20多公里的路程,可是汪建明很少回家,特别是到油路铺筑的时候,更是和他们一起没日没夜地守候在工地上监督工程质量。指挥部的其他人劝说他回去休息,汪建明总是摇摇头:“关键的施工环节不在场,到哪里我都睡不着觉。”

  时任普达措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的松银秀清楚地记得:2006年1月5日,森林防火道要调整部分路段的线路走向,需要到现场踏勘。汪建明刚从虎跳峡镇下乡回来,还没来得及吃午饭,就被松局长拖进了车里到现场。“9公里的线路走了5个多小时,寒冬腊月,我们的衬衣都湿透了,到家里都能拧出汗来。”松局长显得很动情。就是这段森林防火道,为了解决一个陡峭路段的降坡难题,她和汪建明系上保险带,翻越悬崖到实地调查……

  爱岗敬业、踏实认真、责任心强、吃苦耐劳……无论是汪建明刚参加工作时在州运政管理处,还是借调到尼五公路建设指挥部,抑或是后来正式调到州交通局,同事们对他的评价都是这样惊人的相似。2008年9月11日,生命在这一天燃烧。

  胸怀大局 牢记宗旨

  1995年,汪建明喜事临门,他被接纳进党组织的怀抱。在党旗下汪建明庄严宣誓:牢记党的宗旨,遵守党的纪律。

  德盐路开工不久,传出了要压缩建设规模的消息。整条公路上的10个项目部都炸开了锅。“原来招投标的合同都不算数了,这是什么事?”,的确,压缩建设规模后,很多标段的工程量一下就比投标合同量减少了三分之二,原来投资规模达到近8000万元的第四标段,调整后不到2000万元。整个公路建设面临停工的危险。

  如何稳住施工队伍,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汪建明急得常常睡不着觉。那段时间,汪建明几乎天天往各个项目部跑,苦口婆心做项目部经理的工作,协同他们向各自的公司汇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汪建明的劝说下,所有的项目部都同意服从调整工程量的安排,继续施工。“我们能留下来,很大程度是看汪指挥的面子。”四标项目部经理阎安科对记者说。

  “汪指挥真是个热心人。”在佛山乡采访,无论是当地的干部群众,还是施工技术人员,甚至是工人,一谈到汪建明都竖起大拇指。佛山乡政府驻地到现在都还没有一寸硬化路面,这次想搭公路建设的便车,顺便搞一下市政建设工程,汇报到汪建明那里,遭到了严词拒绝:“公路建设没有多余的资金来搞其他的附属工程。”令乡长穆洪春没想到的是,第二天,汪建明就带着他们到德钦县政府去争取小城镇建设项目。项目争取到以后,德钦县政府希望由指挥部来施工,汪建明满口答应,之后连续几次带领技术人员到佛山乡,与乡党委政府协商,重新制定小城镇规划,进行施工图设计。

  德钦县城狭小,停车难的问题一直难以解决。德盐路八标的一个弃土场就在县城周边,县里想在弃土场建一个停车场,汪建明不仅立即应允,而且取消了该项目部其他弃土场,把整个合同段的开挖土石方全部运到这个弃土场。

  “汪建明成熟了,再也不是1993年在尼五公路建设指挥部时的那个有点傲气的毛头小伙子了。”州交通局局长此登和副局长和耀林都对汪建明的工作表示出了由衷的赞许。

  佛山乡不算大,只有3000多人,可这里的耕地却十分金贵。人均只有几分地的老百姓,视土地为他们的命根子。在工程量压缩后,很多路段的保水工程被取消了,直接威胁到公路下方很多农田的安全。看着老百姓焦虑的神情,听着乡村干部的诉说,汪建明决定,只要和公路建设有直接关系的,该砌筑挡墙的地方一定要修,还要力所能及地帮助老百姓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在美丽石村,一座不大的白塔矗立在村旁的道路正中,对面是当地百姓千百年朝拜的神山。刚听说公路要动工,全村的群众都急了,都希望把白塔保留下来。汪建明答应了他们的请求,还决定帮助他们在路旁开出一片空地作为休憩的地方。

  德钦县奔子栏镇叶日村委会主任斯纳培楚对记者说:“汪指挥是领导,更是我们的亲人。”该村的日尼村民小组距离老羊拉公路还有9公里的路程,要到镇上赶个集都要早出晚归,新线修通后,也还是要走半个多小时的路才能到公路边搭车,日尼的农牧民纷纷到指挥部要求帮助他们修通公路,汪建明二话没说就应允了。一个月后,1.8公里的道路修通了,原来村里搭建的木桥也换成了水泥桥,村民们甭提有多高兴,一个劲地向汪建明敬献哈达表达感激。如今,村民们到镇里只需要两个小时。

  “这么好的人,怎么说走就走了呢?真的没想到!”听说汪建明去世,37岁的扎西顿珠的脸色一下黯淡下来。他还清楚地记得2004年7月20日家里发生的一场大火,他家在叶日村关拥村民小组的房屋全部化为灰烬,就连一双筷子也没留下。“关拥”藏语意为路的尽头,是羊拉公路改建时唯一路过的村庄。听说老百姓家中发生火灾,汪建明带着指挥部的人来到了扎西顿珠家,心情沉重。“老百姓有难我们不能不管。”汪建明决定,指挥部全体人员捐款,同时发动各项目部踊跃参加,不久指挥部和六个项目部的六万元捐款送到了扎西顿珠手中,同时,各项目部还无偿为扎西顿珠家提供了价值两万多元的木材。不久,扎西顿珠又盖起了新房。

  胸怀大局,牢记宗旨。13个春秋,清晰地记录下了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足迹。

  宁当“恶人”不做“罪人”

  翻开汪建明的档案,发现他大多数的时间都花在了迪庆的公路建设事业上:1993年,从州运政处借调到中维公路尼五段担任指挥部办公室主任;2002年,到香维通县油路建设指挥部担任办公室主任……

  常在河边走,汪建明的“鞋”却依然干干净净。在工作的17个年头里,尤其是担任几条公路的指挥长后,汪建明经常要在情与理、情与法、公权与私权的矛盾中做出抉择。而他抉择的准则是:宁当“恶人”,不做“罪人”。在担任德盐路常务副指挥长期间,一位好朋友找上门,要求在石料的采购方面“照顾”一下,经过检测,所提供的石料不能满足质量要求。“质量不合格的坚决不能用,这是我们的规矩。”汪建明拒绝了,又一次给亲朋好友留下了“不通人情”的印象。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汪建明严把质量关,不知当了多少次恶人,他还要求指挥部工程技术人员要把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思想落实到工地上,体现在工作中,不放过任何质量问题。在羊拉公路施工时,担任大桥施工任务的省路桥某公司的施工人员在浇注桥墩时加了不到3%的片石到混泥土中,汪建明和技术人员发现后马上制止。工程负责人满不在乎地说:“我们建了这么多大桥,如何保证质量我们心中有数。”汪建明说:“图纸上明明标明要使用素混泥土,你添加石头那就成了毛石混泥土,不按图纸施工就是不行!”

  在抓质量、进度和安全上,汪建明就是这样“认死理”。 德盐路指挥部佛山分部的负责人史为明说:“汪副平日聊起白话来,天南地北,嘻嘻哈哈,亲热得很。可要是在工作上出了纰漏,准教人背心淌汗。”2008年7月,汪建明检查工作,细心的他很快发现了问题:项目部在处理意外塌方时技术人员没到现场却在工程量认可单上签了名,这下汪建明的火上来了,当着大伙的面,劈头盖脸地批评了史为明。

  在工程建设中,汪建明深知地方财政困难,争取项目来之不易,必须要将有限的资金管好用好,不能白花一分钱。“要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在羊拉、在普达措、在德盐路上,汪建明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制定规章制度,从各个指挥部成员的职责、到安全责任、质量责任、再到廉政工作,都要形成制度。每到一地,他都要和指挥部的成员一再交代廉政纪律:一律不准用钱打麻将、玩扑克牌,不准接受项目部人员的吃请……

  在工作中,汪建明率先以身作则。在德盐路施工期间,每次到佛山乡,他都要到指挥部佛山分部去用餐,决不打扰当地政府和项目部,如果天晚了需要留宿,汪建明也总是到分部自己的接待室去,这个接待室,一个房间内就只有四张木板床。“按理说,佛山乡虽然穷,可也有标间,吃顿饭也还能承受,可汪指挥从来没吃过我们的一顿饭。”佛山乡乡长穆洪春说。

  佛山分部的负责人反映,施工条件太艰苦了,每天20元的补助有点少, 能不能增加一点。汪建明马上打断了他的话头:“工程资金紧张你们不是不清楚,你们现在第一位的工作是如何抓好工程的进度,抓好施工安全和质量……”

  永远的思念

  刚听到汪建明去世的消息,很多认识他的人都怔住了:“别开玩笑,这不可能。”消息得到确认后,不少人眼里涌出了痛惜的泪水:“太可惜了……。”

  “汪副是一个工作狂,他干起工作来简直就是拼命三郎!”“这几年建明同志太累了,承担的工作任务太重,压力太大,也累坏了身体”。大家这样感叹着,无论是迪庆州政府的分管领导、州交通局的干部职工,还是汪建明的家属、工地上的施工技术人员,大家都有共同的感受。的确,为了迪庆的交通事业,为了迪庆的经济社会发展,这几年汪建明的确太累了。

  州交通局职工杨洪生告诉记者,去年借出差的机会,汪建明曾经到昆明做过核磁共振检查,检查结果发现他头部供血不足,需要住院治疗。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汪建明很快把检查结果扔在了脑后,直到去世,单位和家人都不知道。

  施冬梅不知有多少个深夜睡在床上一次又一次地看表,一次又一次地把眼泪洒在枕头上,盼望着未归的汪建明。结婚16年了,家,对于汪建明来说只如旅馆、饭店。家里2003年盖新房,都是父亲和妹夫去张罗的。有时难得回家,没说上几句话,他又到书房去忙自己的工作去了,第二天又风急火燎地走了。

  电话成了夫妻俩最常用的联系方式,可对于施冬梅来说,与丈夫通电话却常常是酸楚的记忆,特别是汪建明担任几条公路的指挥长后,他们通话的时间越来越短,好多次打电话过去商量家事,还没开口,只听见对方说:“在开会,正忙。”就匆匆挂断了。

  “我们夫妻其实有很多话要说,但是,他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施冬梅满怀遗憾。

  汪建明14岁的大女儿白玛初姆已经在上初三了,小儿子江初农布也有八岁了,平日里对孩子的照料,全部落在了父亲旺堆、母亲达瓦卓玛的头上。长期在外,汪建明对孩子不打不骂,对孩子的要求也有求必应。“他从来没好好管过孩子,对他们十分溺爱,孩子也和他亲近,而我经常要教育孩子,成了两个孩子心目中的恶人。”施冬梅泪流满面:“原来他还告诉我,工程完工后他就马上去做痔疮手术……”

  71岁的旺堆老泪纵横:“他还这么年轻,我们一直认为他没有什么大的病痛,没想到就这么走了,让我这个白发人送黑发人……”

  “建明没走,到现在我还认为他还在工地上,他还要修更多的路,架更多的桥……”60岁的达瓦卓玛泣不成声。(记者 普自林

责任编辑:鲍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