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庆州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简报第九十三期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0-31 16:01:28

迪庆州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简 报

第九十三期

中共迪庆州委“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1年4月12日

拓宽共同富裕路 增强组织凝聚力

——维西县康普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纪实

  近年来,维西县按照迪庆州委加快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要求,积极探索和开展“组织领富、党员带富、群众致富”为主要内容的创业致富先锋行动,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抓手不断深化基层党建工作、以夯实党建基础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康普乡就是“以发展促进党建、以党建服务发展”的典型代表之一。康普乡党委、政府按照州委、县委的统一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生态乡、文化乡、和谐乡、特色产业乡的目标要求,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农村基层党建的重点工作来抓,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新路子,切实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提高了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和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能力。

  机关引领,牵手未来。3年前的康普,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贫困乡,村级集体经济完全空白,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难以全面发挥。为改变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的状况,康普乡党委、政府从实际出发制定出台了《关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实施意见》,并狠抓贯彻落实。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康普乡党委、政府深入开展了“机关农村手拉手,积极服务新农村”主题实践活动,建立机关挂钩联系村级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帮扶制度,发挥部门帮扶作用,全乡10个副科以上领导、24名机关党员与各村各支部结为帮扶对子,积极为挂钩村提供资金、项目信息、技术、人才等全方位支持,帮助完善村级生产设施,改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解决资金物资、技术信息、牵线招商、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困难,弥补村里发展集体经济无项目、无资金、无技术、无销售等不足,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空间,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加密切。

  一村一策,整体推进。2009年初,由乡党委、政府牵头,村“两委”班子参与的调研组对全乡9个行政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开展深入调研,逐村分析,详细掌握每一个行政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和优势,真正摸清每个村的“家底”,各村党总支积极探索,结合实际、创新形式、创建平台,以党员带头致富的示范作用激发群众致富积极性,找准党的建设与经济工作结合点,依托本地生物多样化、野生药材资源富集等资源优势,积极寻找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探索出了一条条党员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新路子。

  普乐村、念里米村党总支立足自身优势,利用区域内海拔差异大、适合高山药材种植的地理优势,本着投资少、见效快、前景好、带动性强的原则,确立了以高山中药材种植为有效实现形式的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形成了“党总支+基地+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普乐村以总支党员自筹加政府扶持,投入资金27.7万元,盘活大集体时种植药材的闲置地块,建成了1000多亩的木香连片种植基地,目前,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0余万元,户均增收3000元。阿倮村结合沪滇合作整村推进项目,从本村实际出发,投入村党总支集体经济建设资金16万元,发展蜜蜂养殖,并以“公司+农户”的模式与维西县综合贸易股份合作公司签订了收购合同,年均实现销售收入2万元,按分配比例,阿倮村养蜂党员户户均增收1500元,村集体把年收入6000元作为集体资金滚动使用。阿尼比村、康普村、弄独村依托当地的资源条件,多方筹集资金,通过合理开发和挖掘,促进核桃产业、黄山羊养殖业的发展,为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经济活力。

  加大扶持,做强做大。“康普乡农村集体经济就像襁褓中的婴儿,需要细心呵护。”许多州委领导对康普乡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十分重视,要求进一步推广经验,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并建议相关部门将康普乡村级集体经济的做法整理成材料后转发全州各乡(镇)学习推广。迪庆州政府领导和州扶贫办、州农牧局、州科技局负责人多次到康普乡调研,对发展康普乡农村集体经济给予大力支持。维西县委、县政府领导多次深入到康普乡对集体经济工作进行指导,并给予资金上的大力支持。在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康普乡制定优惠政策,提供必要的资金扶持,针对有发展潜力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积极争取县扶贫办、县农牧局、县科技局等上级部门给予项目资金扶持。对信用较好的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优先发放信贷资金扶持,切实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自身的“造血”功能。

  完善制度,科学管理。康普乡在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高度重视制度建设,以科学而规范的管理为农村集体经济全面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一是制定了《效益分配方案》。按集资的数额、投工天数和上级补助资金的百分比对效益进行分配,上级补助所占百分比留作村“两委”集体经济运作资金。所得收益的30%作为村党总支集体资金滚动使用,10%用于补助该村上学难、就医难、生活难的群众,其余60%作为群众出工、出资的报酬。二是规范管理。成立了以党总支书记为组长的集体经济管理领导小组,制定了村级集体经济建设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使资金发挥出最大效益;种植药材的村成立了村党总支药材基地建设理事会,全面负责基地建设、管理,使之有序、健康发展,发挥其最大效益。

  搭建平台,搞好服务。为了促进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康普乡党委、政府积极搭建平台,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搞好服务。成立了中药材协会等组织,通过协会积极与公司签订中药材生产、销售协议,建立“总支+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架起了千家万户小生产通向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桥梁,与康普乡康洛药材种植供销合作社签订了收购合同,蜜蜂养殖村与维西县综合贸易股份合作公司签订了购销合同,为群众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帮助农民解决一家—户办不了或办不好的事情,解除了党员群众的后顾之忧,为发展集体经济提供了体制机制保证。

  典型引路,示范带头。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中,康普乡高度重视典型引路工作,发挥党员致富能手的示范作用,带领群众走上致富路。各村党总支以党员致富为契机,以药材种植、蜜蜂养殖为平台,齐心协力排除困难,把群众不敢走的路闯出来、把群众不愿担的风险担下来,真正发挥出“带头人”作用,带领群众探索致富道路。康普村共产党员致富带头人邵忠俊带头发展核桃基地,他租荒山荒坡,种植优质泡核桃260亩,以实际行动带动该村群众种植优质泡核桃3000多亩。培养—个能人,带富一方群众,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件新事物,需要有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邵忠俊就是一个这样的人。2010年底,康普乡药材基地种植的木香获得60多万元的收益,药材基地开始显示出可以预见的良好效益,增加了群众经济收入,以“党员带头致富、带领致富”为主要实现形式的集体经济迈出了跨越性的—步,示范效应逐渐显现。在普乐村药材基地建设的带动下,目前,全乡9个村都建起了村级集体经济。

  有了集体经济,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增强了,有钱为群众办好事、实事了;党员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进一步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拓宽了群众共同致富的道路,推动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责任编辑:鲍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