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善洲的农业情结:老百姓饿肚子是我们的失职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0-30 17:29:38

发展农业生产。

杨善洲的农业情怀。

  长年累月奔走在农业生产一线,带头学技术推广科学种田,治理水患增强农业抗灾能力,多种经营全面发展农业生产——

  在1987年11月保山地委的一份汇报材料中,我们看到这样一组数据:1986年,保山地区社会总产值11.96亿元,比1978年5.39亿元增1.2倍;全区国民生产总值6.62亿元,比1978年3.3亿元增1倍;其中农业净产值4.69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70.8%,比1978年的2.46亿元增90%。

  杨善洲长年累月奔走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带头学技术推广科学种田,治理水患增强农业抗灾能力,多种经营全面发展农业生产,和保山干部群众一道书写了“滇西粮仓”的一个个奇迹。

  冬日的保山,田野里依然是一番忙碌的景象。刚刚播种下小春作物的条田梯地在阳光下隐隐泛出的绿色,顺着车窗在我们眼前缓缓流动。

  保山有“滇西粮仓”的美誉,保山人说,这个美誉的得来与“粮食书记”杨善洲有很大的关系。1978年至1981年,保山的水稻单产一直排名全省第一,并引起了农业部的重视,1980年的全国农业现场会也因此选在保山召开。那时,正值杨善洲担任保山地委书记。

  
“我们是党的干部,如果老百姓饿肚子,我们就失职了。”

  2010年11月11日中午,我们来到了施甸县姚关镇一户叫“山邑人家”的农家乐吃午饭。农家乐的屋前是一大片已经枯萎凋零的荷花塘。“老书记曾用荷塘里的淤泥来为农田增肥。”施甸县委的同志说。

  杨善洲在施甸担任县委书记期间,为了改良土壤提高土地肥力,以当时的姚关区姚关公社为试点,用荷塘淤泥来改善耕地土质。姚关公社当时有耕地1514亩,人均0.88亩,土地非常贫瘠,一半是“风吹遍地跑,下雨顺水漂”的香面土,一半是“晴天一把刀,下雨一包糟”的白胶泥。冬季,杨善洲组织群众把姚关荷花塘、山邑海子一部分水抽干,用潭中的淤泥晒干、打碎以后挑到地里去,把“老墙土,沟渠、河里的淤泥”收集起来挑到地里增加肥力。“全社750亩耕地先后改良过两次,共计挑土40万担,平均每亩530担,给原来贫瘠的土地铺上了2至3寸厚的一层肥土,把原来的香面土、白胶泥变成了疏松肥沃的黑油沙土,姚关公社玉米的亩产一下子提高到419斤。”时任姚关区区长的董福寿回忆。

  1962年12月1日,国务院批准设立施甸县,杨善洲担任首任县委书记。当时正值困难时期,如何解决人民群众的吃饭问题成为以杨善洲为班长的县委考虑的头等大事。改良土壤提高肥力,推广良种,推行良法,坡改梯等都成为县委带领群众不断提高粮食产量的有效手段。担任地委主要领导20年间,杨善洲对保山的粮食生产依然特别重视,他多次在干部会上讲:“我们是党的干部,如果老百姓饿肚子,我们就失职了。”

  保山农田水利设施薄弱,河道弯曲,泥沙沉积,历史上水患严重。杨善洲号召全地区大兴水利建设,通过改直河道和建设水库等办法治理水患,增强农业抗灾能力。1972年,他带领群众克服山势险峻、缺少机械、缺乏资金的困难,建成了龙陵腊勐的小浪坝水库、施甸酒房367隧洞、腾冲江南大队15公里大沟、昌宁珠山45处塘坝等一大批水利设施;1976年,他带领技术员到施甸大河、保山河图大河、大沙河等地现场测量、规划,制定将5个县坝区的所有大河改直、扩宽的具体方案;1978年至1980年,相继建成北庙、大沙河、三块石、响水凹水库、鱼洞水库等数十个大中型水库。如今保山市的水库大都是杨善洲在任时建成的。

  1978年,保山地区的粮食产量创造了历史新高,以后每年以11%~13.2%的速度增长。1981年,全区粮食产量达到64250万公斤,水稻单产连年在全省排名第一,保山从此获得了“滇西粮仓”的美誉。

  1980年10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考察保山时,乘车到了板桥公社,当得知板桥公社的水稻亩产最高到850公斤,个别田块甚至达到900公斤时,高兴地说:“这产量很不错,在全国已领先了。”一个月后,胡耀邦在各省、区、市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说:“云南保山县有一个板桥公社,粮食单产高,1700斤,确实是个好公社。”1985年2月,胡耀邦又一次到保山考察,一下飞机立即询问板桥的发展状况,当得知板桥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50万元时,高兴地说:“250万元可以嘛,我很满意。”
  
  各级领导干部学习掌握科学技术知识的有效方法之一是亲自种试验田,变成内行,指挥生产就有谱气了。

  上世纪70年代末的一天,时任保山地委书记的杨善洲到龙陵县平达乡河尾村去考察农业生产情况,看到有个年轻人栽秧很不规范,就走上前去说:“要吃饭就要好好栽。”忽然冒出个头戴竹叶帽、脚穿草鞋的陌生人指责自己,小伙子很不高兴:“你会栽你来栽嘛!”杨善洲二话不说挽起裤脚跳到田里,一会工夫就插出长长一溜秧来,看得小伙子叹服不已。

  “凡是农田建设上得快的单位,都有一条重要经验,就是领导上前线,亲自带着干,这是无声的命令,有效的指挥。”?杨善洲在工作体会中写到。从1962年担任施甸县委书记开始,杨善洲就一直把抓粮食生产放在突出位置,并按照“实验—示范—推广”的思路,带头蹲点耕种试验田,很多粮食新品种都是通过他和其他领导干部的实验田进入了农民群众的视野,渐渐为群众所接受。

  在施甸,我们听说了一则“老农讨跌跤谷种”的笑话。杨善洲担任县委书记期间,从省农科院引进了稻麦杂交(糯谷)在罗街的试验田上办起了样板。试验成功后,组织县委的干部将刚收获的稻谷发到各区大队,让群众品尝,宣传推广这种高产的杂交稻谷种植技术。当时,农民群众还不知道杂交稻是什么,听说新品种稻谷产量高,就有老农跑到县委想要一点谷种试种。到县委后,却一时记不起品种是什么,就跟县委的干部说:“把你们那些‘跌跤’(杂交)的谷种给点。”

  在保山地委工作期间,杨善洲坚持“三个三结合”长期办粮食丰产样板,即:“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点、片、面相结合,领导、技术、群众相结合。”“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是指改良品种,培育优质品种,建立示范区;“点、片、面相结合”是指将试验成功的示范样板点的良种、良法向全区推广,又把推广情况反馈到示范点进一步改进;“领导、技术、群众相结合”是指各级领导干部蹲点种试验田,由技术干部当参谋建立示范样板,带动和帮助群众落实丰产技术措施。

  当时,杨善洲在保山县板桥公社、施甸县保场公社都有0.5亩的个人样板田,施甸的里山头、姚关都有包谷样板地。在保场公社的样板田上,他采用“三岔九垄”式插秧,亩产量提高三四百斤,现在当地群众还采用“三岔九垄”式插秧。他的车上经常放着锄头,下乡见到不规范的栽插现象,就要亲自下田、下地去手把手地示范。他实施了坡地改梯田、改条田的改造,还种了茶叶、包谷等实验田,被群众称为“粮书记”。

  “那时我在板桥当技术员,老书记每次到外地看到良种都要带回来搞试验,并时常利用周末、节假日到板桥样板点查看、询问,并和技术员一起栽插。”保山市农科所高级农艺师毕景亮回忆,“有几次他大年三十晚上到板桥看望技术员,对大家说:‘你们很辛苦,但做的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你们的工作干好了,老百姓的吃饭问题解决了,保山的大事就解决了一半啦!’”1978年京国92杂交水稻试验成功,杨善洲马上组织5县区的领导和群众到板桥参观学习。京国92在全区顺利推广,保山坝、施甸坝的水稻单产历史性地跨越了千斤大关,农科技术员都由衷赞叹:“老书记真是咱们保山粮食生产的总农艺师!”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