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大家看得比小家更重要,把草帽看得比乌纱更珍贵,把奉献看得比索取更快乐,燃烧一生温暖了这片为之不懈奋斗的土地——杨善洲的人格魅力 深入采访杨善洲事迹期间,我们总在不停地思考:为什么他生病住院期间,很多素不相识的普通百姓前去探望;为什么他去世落葬时,上万干部群众为他洒泪送行;为什么他魂归青山后,人们依然对他念念不忘…… 纵观杨善洲的一生,他始终坚信大家比小家更重要,草帽比乌纱更珍贵,奉献比索取更快乐,这是杨善洲对公生明、廉生威的生动诠释,也是杨善洲人格魅力的形象彰显。 在他心中, 大家比小家更重要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和人生价值判断,他用一生镕铸出一种让人们敬重的无私品格,成就了豁达而“无我”的博大人生。 杨善洲昔日身边的工作人员段兴华讲述了这样一件事:1982年六七月间,他陪杨善洲到当时的保山县瓦马彝族白族乡去调研。这是保山县最为偏远的乡镇,因为道路交通条件差,他们坐车走了6个小时才到瓦马乡。在瓦马小学,杨善洲关切地问起老师们的待遇情况,得知学校校长杨盈昌1961年响应党的号召离开县城来到了不通公路不通电的瓦马小学、至今已在这里工作超过20年时,杨善洲感慨地说,这样的老师真不简单。得知杨盈昌的妻子和两个孩子都还在农村,家里生活很困难时,杨善洲沉默了,神情变得凝重。回去后,他迅速把了解到的情况反映到地委。一段时间后,杨盈昌等一批教师听到了他们的家属可以办理农转非的喜讯。 “老书记一直很关心教育发展。”段兴华说。为杨盈昌等老师的家属办理农转非之后不久,在次年年初召开的地委三级干部会议上,杨善洲指出,“要抓好农村普及小学教育工作,针对当前农村的情况办教育。除了办全日制小学外,还要大办早晚班、扫盲班、夜校,有计划地改进教学内容……” 在农转非被誉为“鲤鱼跳龙门”的年代,杨善洲基于发展教育事业的大局考虑,促成了保山地委关于教师家属农转非相关政策的出台,解决了杨盈昌等一批骨干教师的家庭困难。而在自己家人的农转非问题上,杨善洲始终不让办理,理由是:大家都去吃商品粮了,谁来种粮食? 2010年11月底,当我们找到年逾七旬的杨盈昌时,他的儿女都已经在城里工作,老两口正在昌宁县城享受着舒适安逸的晚年生活,而杨善洲的老伴却依然还是大山深处清贫度日的普通农民。直到今天,杨盈昌老人都不知道他的家人当初之所以能够农转非,是由杨善洲一手促成,更不知道杨善洲始终都没有为自己家人办理农转非。 乡亲们说,杨善洲忙活了一辈子,从不想着为自己捞好处,而是把全部的心思扑在为人民服务上。 上世纪60年代初期,老家来人向时任施甸县委书记的杨善洲反映:因为吃不饱肚子,大家约着到湾甸坝的亲戚家去借粮,但粮食在运回途中被某民兵队长以“倒卖黑市粮”为由全部没收。杨善洲闻讯连夜赶了60多公里山路回老家,安慰乡亲们不要着急,事情一定会得到妥善解决,并将家里所剩不多的粮食全部拿给了乡亲们。一位老农流着泪说:“善洲啊,你把粮食都给了我们,家里老老小小可怎么过?”他说:“家里没有,我去借。” 杨善洲很爽快地把自家的口粮拿给了乡亲,却不允许家人吃救济粮。 1986年,保山地委下派到施甸姚关乡任副乡长的一个年轻人了解到杨善洲在老家的老母亲已经80多岁、全家8口人只有两个劳动力、家里生活实在困难的情况,便跟民政部门商量,买了两百斤粮食送去接济。杨善洲知道后,狠狠地批评了那个下派干部,并叫家里将粮食送回去,说目前山区还普遍困难,接济要接济比我们更困难的家庭。 “我出来工作,就是抱着对共产党的感激之情出来的,共产党的远大目标就是要使我们的整个民族都要富裕起来。国家发给我工资,我怎么能够只想到我的一家人呢?”事后有人问起时,杨善洲这样解释。 杨善洲的人生坐标从来是以党和人民的需要为基点,他从来都认为大家比小家更重要。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和人生价值判断,他用一生镕铸出一种让人们敬重的无私品格,成就了豁达而“无我”的博大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