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摘要: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在于能自省、自觉 张志明:今后办好中国的事 关键还靠党 张志明:避免作秀 保持先进 杜绝“四大危险” 张志明:办好中国的事靠权威不够 更要靠制度 张志明:稳定这个硬任务的完成靠社会管理创新 张志明:“以人为本”不简单等同于“民本”思想 张志明:落实总书记七一讲话关键靠党管干部制度 访谈全文: [主持人]: 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胡锦涛同志发表重要讲话。讲话深入总结了我们党90年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新课题,全面阐述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要求,对我们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主持人]:今天下午我们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张志明教授作客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解读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 张志明:今后办好中国的事 关键还靠党 [主持人]:总书记的讲话,网友们非常的关注。专家也有很多点评,网友非常想听一听张老师,您对总书记的讲话有什么样的评价,讲话有哪些亮点,对您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张志明]:每一次中央讲话都是详细创新的亮点,非常高兴今天下午和大家聊天,我是7月1日上午在中央电视台四套一块儿听总书记的讲话,下来后印象最深的,我当时说了两句话,我现在还是坚持那两句话,就是大手笔,确实是大手笔。最深的感受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哪?这是小平老人家的话,前90年充分证明一个道理,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这句话作为一个解读,就是中国的事确实太难办了。中国的事情,民族独立、解放、温饱和发展的问题,每一件事情放在中国都特别的难。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这是第一句话。 [张志明]:第二句话,今后继续办好中国的事,这个事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关键还在党。党靠不靠得住,有没有资格和能力,这是总书记特讲话最重要的内容,关键在党的建设科学化,关键在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的水平。说白了,共产党一党执政,你靠你的先进性继续赢得人民的信任,这个先进性怎么得来?借用佛教的一句话,我们党就像毛主席在民主革命中说的,要修得正果,一定要有自己的功夫,内在的功夫修行,达到这样的境界和水平。发起国家政权,才能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发起中华民族的发展才能做到科学发展,带来的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途。 [张志明]:所以,总书记讲话中印象最深的,也是最大的亮点,特别理性、特别客观的指出了前90年的总结关键在党,后90年还是关键在党,怎样靠得住。把这个重任交给您,您怎样承担下来呢?继续党的建设功夫,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我们如果把党的建设落到制度层面,不因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真正落在长治久安的制度安排上,这是让我们最感到鼓舞的地方。 张志明:办好中国的事靠权威不够 更要靠制度 [主持人]:刚才您也提到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个问题。总书记在讲话当中讲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和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人管事,健全民主集中制,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对制度的建设,总书记提了很多,对此您怎样解读? [张志明]:从党的十七大到十七届四中全会。十七大时期,按我们党建学科的语言来说,形成了我们党建设的科学布局。四中全会解读的时候,我给人民网专门写过“党形成自己建设的科学布局”,科学布局包括科学的目标、正确的主线和总体的布局。总体布局当中非常重要的第五方面就是制度建设,实际上这是最根本性的建设,这是小平老人家在生前反复交代党的后辈们,一定要把所有建设的成果落在制度层面,刚才说的不以人的改变而改变,不以领导人的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所以这次总书记再一次强调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制度管什么?最重要的首先是管权,因为咱们党是执政党,是掌握着国家公共权力的。这实际上就是党政关系的问题,党与国家公共权力的关系,你靠什么,你用什么办法,你把国家公共权力管的,处理好党政关系,国家公共权力,为人民做好事,不犯错误,少犯错误,这就是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民主执政的问题。 [张志明]:另外说到管事、管人,再具体就是管事、管人,管人就是党管人才了,党管干部了,还有具体的事情,究竟的事情应该怎样管,把制度建设具体化,分到不同的层面、不同的领域,怎样去落实制度建设的内容。这一次总书记讲话中深化了制度建设的一些内涵。但是有一条,方向是对的,还是听小平的话,把中国所有的改革开放的成果、进步的成果落实到制度层面上去,将来打江山越来越远,新一代没有打过江山的,都是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的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成长起来以后,今后怎样执掌国家权力,怎么去领导中国社会,这是需要有一套制度的,因为毛主席那个时候,像小平老人家在的时候,靠他们的威望,他个人和领导集体的威望,和共产党整体打江山的威望把中国的整个事情办得很好,人们也会很拥护我们,今后没有这种资源以后怎么办?最重要的就靠制度,靠一种科学的制度安排。 [主持人]:网友提到这样一个问题,说总书记在讲话里谈到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网友说,据中组部的统计,现在党员超过了8000万,如何保持8000万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张志明]:这是一个特别重大的课题,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党要管党的水平,党自己管自己的队伍,所以我们党的任务很重。我有时候讲课的时候,说一句话,我们党实际上相当于管两个国家,一个是13亿的一个大国,另外是八千万党员,这八千万党员相当于欧洲国家一个非常大的国家了。所以,人多,一方面是我们的优势,另一方面确实增加了党要管党的难度、从严治党的难度,怎样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这是一直从毛主席那个时候到现在,我们党一直特别关注,这次包括总书记讲话,又提到这个问题。方针就是我们惩防体系,惩治与预防腐败的体系,这是中央领导、中央纪委牵头做的,因为我们一直都在不断研究和做这个事,现在不断完善,已经初步形成这样的体系,更重要的,问题涉及到还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就是民主的问题。我们这样一个大党,全世界最大的一个执政党,全世界最大的一个政党,怎么样在一党长期执政,掌握国家这么大公共权力过程中怎样为人民做好事,防止权力不变质,防止权力不反过来把我们党腐蚀掉。我想说的就是,总书记这次强调的是从自身的角度,党内的反腐倡廉的惩防体系建设是非常关键性的作用。 [张志明]:当然从长远的角度来说,还是毛主席当年和黄炎培先生在窑洞的一段话,如何引导人们、组织人们、动员人们来监督政府,让政府不敢松懈,人人起来负责,国家才不会人亡政息,最主要通过人民民主制度。过去我们通过运动的方式落实这条民主新路的时候犯过很多错误,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过去犯的错误而否定了民主新路这条新路,今后怎样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党代表大会制度这种根本性的民主制度,我们中国特色的民主制度安排来达到毛泽东当年向黄炎培做出的庄重承诺,我们的政府,我们党掌握权力的人不敢松懈,谁松懈了,我们人民无有办法把他拉出来,把他清除出去,这样我们的事情就真有一个办法,我们不通过西方的办法,我们通过自己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让人民动员起来,让社会的力量、社会的资源,包括媒体动员起来以后参与到我们的惩防体系建设中,参与到反腐倡廉建设当中,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道路,反腐倡廉的道路,这个问题才是根本解决之道。而保持8000多万共产党员先进性最好的办法,我的观点,党要管党,从党自身的管理角度仅仅是一方面,一定要从社会的资源挂钩,要用人民的力量、社会的力量,把党内民主和社会民主结合起来,形成互动,党内的力量和人民的力量、社会的力量形成互动,最后形成制度安排,把它稳定下来,然后才能最终解决这个问题。 [张志明]:这个问题当然也是毛主席一生探索到最后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要用一种智慧和能力从制度上把这个问题解决掉。 [主持人]:说到底还是制度建设的问题。 [张志明]:是的。 张志明:避免作秀 保持先进 杜绝“四大危险” [主持人]:网友非常关心总书记讲话里面有一个提法,跟您一开始说的也有联系,这个讲话非常的理性,也非常的客观。讲到了党面临的四个大的危险,目前面临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网友想问您怎样看待这四个问题,作为党建学者来讲。 [张志明]:我也是感触很深,四大危险、四大考验。一个政党出几个腐败分子并不是最可怕的,任何政党,只要掌握公权力,没有掌握公权力,我们党局部执政的时候也出现过坏人,但是极个别的现象。当年黄炎培先生说,党的风气养成,虽有大力而无法扭转。因为一个党的整体风气失去积极向上、一种清新之气,一种民主的新风,这个党出多么大的腐败都可以理解,都是不奇怪的。所以,这次总书记把精神懈怠的危险放在第一位,这是从全党整体的风气,你的精神状态,如果把懈怠之风改变不了,这个党即便现在腐败控制到一定程度上没有任何实质意义的。全党的整个建设,需要全党的动员能力,怎样去做。这次讲话当中不仅对我们的成就,更主要是我们今天面对的问题,第一从精神状态上,把精神懈怠放在第一的危险,对全党的警示作用是很大的。 [张志明]:第二是能力不足。能力不足也有出处,这四个危险都和毛主席有直接的关系,民主革命时期,毛主席在我们领导中国革命的时候谈到本领恐慌的问题,当年我们没有回避这些问题。我们的形势变了,特别是到延安的时候,形势变了以后,转入抗战形势以后,全党很不适应,从土地革命转到革命抗日战争,思路转不过来,怎么办?没法闹中国革命。毛主席向党提出了我们党提出了,有恐慌不可怕,怎样克服它,有办法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今天可以借用这个话,能力不足是什么呢?引导中国市场经济的能力足吗?政党领导市场经济和政府领导市场经济究竟有怎样的区别?政党作为一个政党组织,不同于经济组织,不同于社会组织、权力组织,政党在领导经济组织过程中怎样更好赢得人民群众对你的拥护,怎么更好地遵循政治运作的规律,这是我们需要研究的一篇大文章。 [张志明]:比如老说一句话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这个现象本身是有教训可以总结的,为什么老百姓的日子都不好过了,反而日子穷的时候,老百姓对我们拥护的程度还挺高,为什么现在大家都过上好日子后了,为什么放下筷子骂娘呢?这就是要遵循政治运作,我们不是慰劳百姓作秀,讨老百姓欢心,但是有一点,我们作为共产党,作为先进的政治组织要向毛主席学习,要善于运用政治运作的规律去做政治工作,特别是做群众工作。 [张志明]:这就谈到第三个方面,脱离群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当然是对的,这是我们一个重大的历史决策,是非常正确的。但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怎样去做,在这个过程中搞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在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过程中,我们和人民群众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关系,怎样才能保证不脱离人民群众,这是政党运作的规律,政党最需要做的是和老百姓打交道、和人民群众打交道,不仅是共产党时期这样,执政时期更应该这样。关键的办法就是不脱离人民群众。还有一个说法,万一我们的领导干部脱离人民群众怎么办呢?有没有办法对这些干部不仅是警示,必须让他承担脱离人民群众的后果。比如授权制度,比如县长、县委书记选举,脱离人民群众了,老百姓的票就不投给你了,这和干部制度改革结合在一起,党管干部,怎样实现有机的统一,我们现在正往这个方向大踏步的改革和进步。总书记又谈到有什么办法,不光是喊一个口号,不要脱离人民群众。关键是要有一种办法。我们现在说,毛主席发动“文革”,七八年来一次,用运动的办法,大民主是不对的,不好的,但是我们能不能想一个比毛主席更高明的办法,把毛主席当年这个问题解决掉,这是这一代共产党的责任。 [张志明]:还有和前面谈到的消极腐败的问题,这四个问题是结合在一起的,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特别是精神懈怠、脱离群众,如果精神懈怠,党的风纪解决不了,消极腐败一定是必然的。苏联共产党失败的教训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一个党没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气氛,没有朝气蓬勃的气氛,死气沉沉,像西方对苏共后来称为老人政府,他一套东西解决不掉,没有自我更新和自我超越的能力,出现腐败是必然的,最后必然出现一个结果和现象。但是我们现在前面谈到惩防体系和消极腐败的危险,为什么前面加一个消极的问题,又和风气我联系在一起。这个腐败现象,直接涉及到我们对一些个别的干部一票否决,实际上消极腐败对我们执政党来说,合法性来说,消极腐败就是一票否决,因为它直接带来的是公信力的丧失。如果我们执政党因为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失去老百姓对我们的基本信任,就是一票否决,这还是毛主席当年在民主革命说的一句话,说到我们党当年领导中国革命的合法性的时候谈到一句话,人民要革命,最后为什么选择了我们党,毛主席就说,因为我们党是忠实为人民办事的,并能够代表人民利益的人。我后来我总结毛主席的话,态度好,能力强。态度好就是风气。 [张志明]:整个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没有私心杂念、心无旁鹜、心无杂念地为人民服务,这是态度,光这个还不行。你态度很好,人家觉得你是好党,你是好人,但是你啥事都办不成不行。第二得能力强,一定要把人民和民族想让你办的事,通过共产党独有的别的政党不具备的办法,把这个事办实了、办漂亮了,让老百姓答应了,具备这两个条件就好办。包括消极腐败也是这样的,我们要有一套办法,现在全党已经在想这个办法,包括惩防体系的建设。 [张志明]:说到这个问题,我也想加一句,现在从我们研究和了解的信息,包括世界透明国际组织,包括国外很多政治家对中国目前现阶段的反腐败的成效和措施评价还是很高的。国外评价反而比我们国内高,我们党自己学内还看到一些,但是我们和他们的结合评价很高,特别是和亚洲的国家,四小龙,他们在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相对来说我们党对这个问题的驾驭和处理,包括从态度到力度,处理的还是很好的,最后还是那句话,怎样落到更好的长治久安的制度安排上,变成一种常态的治理。把反腐败也变成一种常态的治理,最重要的工作我想今后还是在这方面。 张志明:如何提高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科学化水平 [主持人]:一个是想办事,一个是能办事,一个是办好事。一个是动机的问题,你想不想办好事;一个是能力的问题,办好事,要有监督的机制,形成一个制度约束你,不断的推动你的工作不断办好事。下一个问题,网友提到在胡锦涛讲话里面,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把各方面的优秀人才聚集在党和国家的事业当中来,可以说在以这样一篇重要讲话里谈人才恐怕还不多见,网友就想问您,如何看待胡锦涛同志的干部人才观。 [张志明]:这个说得太好了,刚才说政党要学会做政治工作,要学会运用政治运用的规律,先进的政党,应该是更先进的、更善于用于政治运作的规律来做政治工作,这就是非常集中的一个体现。政党一个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政治精英录用。一个社会,还别说咱们一党执政了,其他的政党,比如美国共和党和民主两党,从某种意义来说,开玩笑,你把美国民族优秀的人才,共和党吸收得更多一些,民主党就麻烦了。当年,国民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也是这样,当年周恩来总理,咱们的周副主席,国民党蒋介石非常的欣赏,但是理想的问题,他就非常羡慕共产党的优秀人才。共产党从民主革命时期走到现在执政,我们走到今天,90年的光辉历程,从某种意义来讲,我们是录用人才、吸收人才,然后自己内部通过我们有一种机制去培养人才、造就人才。我们党在各个方面,在民主革命时期,一看走向天安门城楼那帮人,不仅是光军事,包括在白区的,在群众工作,专门做党务的,做军事的,做政府工作的,各个方面,像董必武,是法学科班出生的,包括统战工作,外交工作,各方面的精英人才,人才辈出。 [张志明]:这次总书记谈到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如何提高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科学化水平的问题,是充分认识到我们作为一个政党、一个先进的政党、政治录用或者功能对我们的重要性,从某种程度上8千万,实际上中华民族,特别优秀的份子,绝大部分都吸收到我们党内。我发现最近一年入党的材料里面,我看到材料,高校的孩子们,大学生们,包括研究生,入党的比例占非常高的比例,一方面显示我们的党吸引力,我们党的认同,另一方面也显示我们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政策,真正把有用的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都投奔到在党的旗帜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中间去。这是我们事业成败的最后关键。另外也是在国际竞争中我们最后决定成败的一个关键性的因素,甚至包括现在国外的一些,我们的政策到位之后,我也接触一些现在国外留学的人才也很多,一些学有成就的,现在回来以后,在这方面感受都是很深的。 张志明:“以人为本”不简单等同于“民本”思想 [主持人]:总书记还在讲话里面有这么一段,说“每一个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当中”。可以说总书记的讲话中,把人民的最高位置提得很高,也提到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您如何看待讲话里面特别强调人本、民本的观点,这和我们党一贯的群众观点有什么联系? [张志明]:我注意到会场上有一个场面,就是总书记说我们永远不要忘记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当时全场就差起立鼓掌,气氛非常热烈。这是咱们党的立党之本啊,这是最根本的,我们的动力源泉。所以,总书记在这里强调。他还有几句话,如果我们不把人民当做亲人,人民就不把我们当做亲人等等。说明了一个道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党,我们的宗旨、我们的性质,都是干这个。一是人民是我们一切的根源,所以,在这里提出人本和民本的思想,还要有一个区别、警示,就是人本、民本是老祖宗执政理念里面也是有的,以民为本,老百姓是根本,有很多观念的表述,在这里就不多说了。但是共产党和这个还是有区别的,以人为本和人本思想、民本思想是有区别的。我总觉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现代政党、现代文明是联系在一起的,是和民主政治联系在一起的。 [张志明]:民本,就是把老百姓看得重一些,作为统治之术,那是封建王朝的一种思想,但是现在总书记的讲话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点之上,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们今天谈论以人为本思想的基本出发点,不能简单的和封建王朝那种统治的驾驭之术和统治之术结合起来还不一样。我看媒体很多也这样报告了人本、民本的思想,这是我们老祖宗留下的一个好的思想。因为重视老百姓总比轻视老百姓好。但是我们还要进一步,先进性体现在比封建王朝不一样。我们是政党文明的最先进的政党,我们是民主政治,是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人民当家作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所以,在这里,总书记强调的,包括我们的群众路线,包括我们的唯物史观,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一切都是建立在以民主为基点,不是简单的民本,是超越民本的一个民主思想作为基本论断。这也是共产党今后奋斗的一个目标,不仅把经济要搞好,而且民主政治的进步,要跟这个更好的互动起来。现在已经取得了比较好的进步,能够互动起来。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在于能自省、自觉 [主持人]:总书记讲话里面,一开始就提到了中国共产党办了三件大事,可以说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很多专家也有解读,也出了书,比如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您认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就是说,有这样巨大的成就,它的原动力在哪里? [张志明]:这个书我也看过,是谢春涛教授在建党90年前写的,写得非常好,我们学习时报还做了一个连续发表。通篇的书,命题本身,就是90年办了三件大事,为什么能办成三件大事,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别人办不成。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哪?我前面说了一句话,因为中国的事太难办了,毛主席在1919年说过一句话,中国的很多事情,理论上说得通,事实上做不到。无论从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当时的洋务运动,多好的理论呀,咱们的国家制度是好的,文化是好的,都别动。然后我们现在最麻烦的,为什么受人家欺负呢?武器不如人,技术不如人,人才不如人,那就好办了,把武器技术买进来,把人才输送出去学回来,这不就解决问题了。结果洋务运动搞了半天,1894年就废了。民族独立不仅没有解决,过去西方人欺负我们,最后是东方的日本现在把我们打得一败涂地,失败了。第二,康有为、梁启超,说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如何如何,道理说得通,非常好,但是明治维新只进行了一百天。维新派当时想,洋务运动的失败充分证明了政治体制不改革,民心凝聚不起来,经济和军事工业就发展不起来,中国就强大不了。所以,鉴于洋务运动的教训,咱们现在政治体制改革,要设议院立宪法,实行君主立宪,这样就可以把民心凝聚起来,实行内政外交,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军事工业发展开辟道路。听康有为、梁启超说得非常好,但是落实到中国的现实中,一百天就完了,就失败了。 [张志明]:中山先生鉴于前两次失败的教训,又想了一招,共和民主,把世界上最先进的政党制度——多党竞争,把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制度——三权分立都引进过来,,结合中国的国情变为五权分立,加了考试院和监察院。结果辛亥革命弄了半天,包括责任内阁制那一套东西,孙中山手下有一批学贯中西的大政治家的。到最后,他老人家闹了半天辛亥革命,自己在日记中写了一句话,自辛亥以来,政治上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痛苦日甚一日。最后这个事落在共产党身上,为什么把这件事建成了?这就是为什么能。我们党有一套理论、思路、战略、策略、办法,用今天的词还有一套制度安排,这是我们党最根本的功夫。因为现在高校里面没有设党建的课,没有这个学科,大家都对党建关心,原来我也不知道,后来我才发现,那28年民主革命研究这个阶段,毛泽东是有一套自己独特的办法的,就是我们修行的内功,这个内功是很重要的。 [张志明]:今天不是讲课,完全展开不可能,简单说一点,我们的根本在什么地方?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人比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人高明在什么地方?一个“新”字超越了孙中山的革命理论,这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论,把这套革命的规律弄明白了。领导这样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需要什么样的中国共产党?怎样建成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党建设的理论弄明白了,借用一句话,对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党的建设的理论,最后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上世纪40年代毛泽东思想以后,我们把这两个规律性的东西做到了了然于胸、胸有成竹、豁然开朗。毛泽东领导我们那一代共产党人,不是一般的小觉悟,小智、小慧、小聪明,他是大智大慧,所以共产党后来很多人间奇迹,今天涉及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我们今天在这干的同样是这个道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么建设这样的社会主义,我们把这个规律把握到了什么程度,领导这样的社会主义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这个执政党的计划经济时期和阶级斗争时期有什么不同,对革命党时期有什么不同,它的内在规律是什么,办法是什么,自身建设的功夫是什么,把这两件事放到一块,一个伟大事业,一个新的伟大工程,把这个事弄彻底了,弄明白了,我们走上了执政党的成熟,执政的成熟,中华民族复兴就有希望了。 [张志明]:所以,为什么能?它不是光是外在的表现,我们现在很多一些地方,红色旅游,谈得也非常好,有的时候我也跟着特别受感动,比如到西柏坡,那些孩子讲得特别好,唱到最后一个破棉袄放在担架上,一唱那首歌,我控制不住想掉泪,但是还是得跟他说一句话,为什么人民会对我们这样?关键是党代表了人民的利益,和人民一条心,并且让人民感觉到他和你是一,他把你当成一家人才这样待人。就是共产党修行的功夫、建设的功夫,我们领导中国革命事业的功夫,我们做到了,有一套办法,这一脱办法是别的执政跟你没法比的。我们国民党相比当年毛主席,我们是有底牌的,毛主席在任何革命的关键时期,拿出一张底牌来,蒋介石就找不着了,国民党就找不着了。这是我们最重要的。这是非常让我们感慨,作为共产党的晚辈,我们要学习和要继续修炼和建设的。 张志明:稳定这个硬任务的完成靠社会管理创新 [主持人]:总书记讲话里面有这样一句,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我们也了解到在很多地方领导干部的脑子里头,这两个问题也是非常费神,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特别是稳定这个问题。是不是请您从社会管理的角度谈一谈怎样完善好稳定这个硬任务。 [张志明]:您把这个命题提得特别的好,特别是最后这一句话,社会管理的角度,就落在根本上。这个话本身,总书记真实的意思是这样的,有两个关系,发展是硬道理,这是小平说的话。小平说的话里面,意思是有形象的比喻,其实发展没有软硬之说,我们一般借用过去通俗的表述,这个事情重要,是硬任务,硬道理,为了表达它的重要性,我们一定要从它的表述上先把这个事情弄清楚。实际上今天科学发展观,和发展是硬道理,这是不矛盾的。我记得广东一位领导同说过一句话,发展是硬道理,硬发展没有道理。这又是一句比较通俗的表示。实际上这话有点绕,什么意思?只有科学发展才是硬道理,和当年小平谈的发展是硬道理,一个是就当年阶级斗争为纲赶紧转到经济发展为中心这个战略专以上。另外,一旦转过来以后,小平同志从来都没有说过经济发展,其他就不发展了,不是这样的。 [张志明]:所以,这次总书记再一次强调了,发展是硬道理,这是对很多一些说法的正面成就。相对来说,怎样保障科学发展是硬道理呢?就是稳定,稳定是硬任务。在建党90周年提出来意义很大,关键是这个硬任务怎样完成。我还是那句话,我们打江山的时候,我们就绝不仅仅是靠枪杆子,我们的人民军队也不能仅仅叫枪杆子,我们人民军队是共产党领导的新型的,按照毛主席井冈山的斗争说的,是用民主改造了封建制度的军阀制度形成的新型的人民军队,这是共产党创造的整个军队建设的奇迹,现在把所有发展中国家对这个问题处理得不好,我们国家处理得非常好。首先澄清一个,我们不仅仅是靠枪杆子打下江山的,我们党是靠思想、靠真理、靠先进性,靠政治优势赢得人民的拥护走进北京城的。我们的人民军队,为什么陈毅元帅说,老百姓用手推车推出了淮海大战的胜利,这就是政治优势。当年他是80万,咱们是60万,结果张治忠最后说了一句话,哪是80万对60万,加上共产党领导的老百姓的民工组织是160万对我们80万,这话真说到点子上。但是问题是,我们反问一句,为什么国民党得不到这种待遇?中国共产党的军队能得到?因为我们是一支人民的军队。所以,不能简单用枪杆子概括人民军队,我们和旧军队是有本质区别的。从这点上说,我们共产党人非常了不起的。 [张志明]:现在我们看看世界政党政治,就不能不佩服我们的先辈在这方面做得太好了,我们建了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所以,我们打江山不是靠这个,执政更不是靠这个。而且我们的军队是人民的军队。所以,稳定这个事情不去靠暴力,我们执政一直靠自己的政治优势、自己的先进性,靠自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规律的把握,靠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把握,靠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去赢得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拥护。按毛主席当年在延安时期说的话,让人民群众心悦诚服地执行。我们很多主张、建议,我们的政策措施,是通过这样的办法,让老百姓发自内心,愿意跟着您走,不跟着您走,心理觉得别扭,没有底。我们党是靠这种功夫来的。 [张志明]:包括网友感觉到硬任务怎样完成的?是靠社会管理创新,这就是今年2月19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专题就是社会管理创新。包括周永康同志的重要讲话,周永康具体分管这方面的问题,谈得都非常好,我在日记里写了一段话,很受感动,他作为负责社会稳定问题的中央领导人,谈到更多的是民生,是民主,而不是怎样通过控制去维稳,这就是我们党的先进性。我们和其他政党也不一样,我们是依靠人民,依靠社会的成长,依靠领导中国社会的发育,依靠中国社会的管理创新,依靠我们党对中国社会领导方式的革新和变革,说白了还是靠民主,靠民生、靠民主来赢得人们对我们的认同,达到社会的稳定,包括老百姓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的落实。现在包括党务公开、政务公开,中央一步一步地稳步推进的措施,都是跟这相关系的,只有这样的稳定才是长治久安的稳定,也只有这样的任务才是真正的硬任务,才是和过去历代王朝、其他国家是不一样的。和前面谈的问题是连接起来的,和党的性质宗旨落在具体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上都是一致的。还是总书记的话,用真诚换老百姓的心,你真诚对待老百姓,老百姓就真诚对待你。在稳定方面也是这样的。 张志明:落实总书记“七一”讲话 关键靠党管干部制度 [主持人]:可以说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在电视、网络、媒体上发布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也引起了学习讲话的热潮,网友提这样一个问题,说您觉得如何才能切实把讲话精神落到基层、落到实处,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并且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一个比较大的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张志明]:也是特别关心的,因为讲话本身大家都很受鼓舞,不光是党员,因为我们党是执政党,总书记在这样历史关头发表这样的讲话,和全国人民都是相关的。我看了一天,很多老百姓都在收看,没有通知的,我们党自己看的,这个大家最关心的是怎样落到实处,落到实处就是明年十八大,包括十八大以后到下一个时间到建党100周年之前,我们党究竟怎么办?其实讲话中有些东西,一个原则性的东西,但是有些东西已经谈到了,包括总书记谈到两个时间节点,是一个伟大的愿景,这个愿景和总书记这次谈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结合起来,对我们的鼓舞是很大的。建党一百周年、建国一百周年,这两个时间节点,是每一个共产党员,这么多年我们经过曲折探索的一种期待、振奋和鼓舞。 [张志明]:如果就我来说,我自己的个人看法、观点,我觉得落在实处,最关键的还是党管干部的政治制度,还是党管干部的坚定不移的原则和人民选择干部政府结合起来,特别是离打江山越来越远以后,新的一代,各级党的领导层,国家领导、政府的领导,怎样让人民更多的选择权,换句话说,人民不高兴、不答应,不喜欢的干部,就坐不到这个位置。我们通过选出的人大代表,有越来越大的权重决定这样的事情,你不坚持科学发展观,你搞形式主义,搞形象工程,搞违反科学发展观的事,你这样的人就上不去,而且要受到惩罚。现在干部制度,李源潮部长以民主为导向的干部制度改革已经推了,决心很大,在中央党校讲的时候让我们很受鼓舞。干部制度改革,改革是有风险的,不改革是有危险的,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张志明]:但是我们更期待今后制度安排方面,我作为一个学者、读书人,我自己觉得要把这个问题,干部的导向真正通过制度把导向理顺的话,要让干部知道用心往什么地方做,哪些不该做,而且该做的必须去做,不做就承担不起这种代价。该做的一定要做好,中国的事情就很好办了,我们党的事情就很好办了。其实中国老百姓和我们党的心是连在一起的,他一看党的干部真是他自己选择的,他参与了,他会特别珍惜这个干部。如果这个干部腐败了,老百姓比你都着急。延安时期就是这样,我们当时选择干部,老百姓主动参与进来去监督,为什么毛主席那么自信地和黄炎培说那句话,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就不敢松懈,我们已经找到了这条新路,实际上和延安当年的思路是一样的,和延安当年那么重视选举,各级党委高度重视选举工作是一致的。 [张志明]:当然总书记说到能力不足危险的问题,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能力不足,我们现在确实要面对的,就是我们各级党领导经济建设、市场经济我们有一套办法,现在各级党的干部在中央党校的能力真强,对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规律、中外的,中央党校教授压力很大,讲这个问题,很多学员比我们讲得好。但是有一点,感觉到我们领导民主政治的问题,我们到90年后,我们改革开放30年后以及执政60多年后,我们现在世界总量第二大经济体了,下一步我们怎样把各级党委的精力一步一步的逐步地渐次地能够研究民主执政,提升领导民主政治的能力。 [张志明]:在这方面,我觉得总书记说的能力不足的危险,很重要的一方面,从知识到能力到操作到理念,我们在民主政治方面,这个理念,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这是很清楚的,怎样变为制度,操作层面,变成会用民主来执政,我们的能力是不足的。在这方面一定要强化。但是我们党有一个特别大的好处,只要认真地认识到一个问题的重要性,只要想做的,从来没有我们做不好的。 [张志明]:所以这次总书记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估计一定会给我们带来非常大的鼓舞和好的愿景。有一条,就是只要抓住党管干部,这个牛鼻子,干部制度改革稳步的推进,做到官风、官气、官场气顺了以后,气顺了,民心也就自然顺了。当然这是民主的导向。就是李源潮部长讲的,一定要坚持干部制度改革的民主导向、公平公正的导向,坚定不移地往前走,而且用科学的制度安排稳定下来,变成真正的干部的导向,你不这样做不行,你这样做了会得到真正的认同。我这是一家之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