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的双足立于香格里拉县上江乡福库村时,脚底的卫生路向我发出淡淡的信号,提示我以往村庄陈旧的气息已经渐渐散去,风吹不起迷目的尘灰,雨和不稀脚下的路面。村落在安静的氛围里,迎着二月的春风,萌动着许多新的希望。 村委会主任李雪莲匆匆忙忙向我走来,来不及讲更多的客套话,我就成了跟在她身后不停地赶路的人。这个连任四届村委会主任,曾被省级有关部门表彰为劳动模范、巾帼英雄、创先争优先进个人的中年女人,用她风风火火、从容不迫的风格,带我走进了她所执着的村里事务中。 说起她在村人村事中的开场白,那就是任村委会主任前的事了。那时候的她,更像个拼命三郎。搞的是村里计生宣传的事,又正是个年轻的母亲,放不下孩子更不愿敷衍工作,于是,她拿着宣传工具,请人在旁边背着孩子,走村串户去搞宣传。旁人说这是何苦,她却其乐无穷地在山路上早出晚归。也许是她的“铁脚杆”触动了这里的大地,她从此与村里的角角落落、家家户户结上了当家人的缘分,从第一次被选为村委会主任开始,村民心中就认定了她。她说,群众的信任就是她最大的动力,一定要挑好这副当家的担子。 走了太多的山区路,她知道路对于山区的发展有多重要。劲头一旦鼓起来就不会松懈,她的最大的念头就是搞好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这对于一个农村妇女来说,又谈何容易,当时,政府的许多农村工程都还没有实施,没有划拨到村里的固定资金,只有靠自己去争取。她一次次地坐客车出门,到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去央求,许多时候是劳而无果,但功夫终究不负有心人,村里山区的路和其他一些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在她卖命似的劳碌中有了一些进展。为了改变山区的贫穷面貌,她干脆放弃了家里的一切,全身心地投入到村务中。一把普通的手电筒,成了她每天夜路上唯一的伙伴。小到每家每户的事务,大到整个村的建设事项,她都在场,而且经常坚守着,带头做最辛苦的事。她自己家里却是没有人烟的,平日里吃饭就在姐姐家。她带头修山区路的事迹,感动了许多人,得到 过上级部门的多次表彰。荣誉给她的不是满足,而是更持久的坚持。在艰苦的起程后,她赶上了国家的好政策,新农村建设和各种惠农政策开始实施,她不用像原先那样跑资金的事,但是带头具体落实好政策、将事情做透做实就成了她最大的事,为此,她依然要一刻不停地忙碌在做事情的现场。再加上村里烦琐的日常事务,她就把自己的事和自己的家更加彻底地放弃了。如果说报酬,那就更不放在心上。因为村委会主任的工资(半工半劳),还抵不上她每月的电话费。不过,10年村委会主任当下来,做的事情如果用数据罗列,已经有很大的篇幅了。 10年的时间跨度也许有点长,其间的点点滴滴还真难以言述。她的事迹已经有记者在报上一一列举,我这里不说什么采访,也不说什么荣誉,只是想找一下自己的感觉,所以,想合上这10年的篇幅,与她喝着热茶,聊聊天。可她总是忙完了一件事又接着忙另一件事,完全是一个事务繁多的家长的架势,我只有紧跟在她身后,如果脚步慢了,就与她拉下了一大段距离。 在我呆在她身边的时候,她的村事刚好有一个新的起色——新农村建设到了整村推进阶段,大量的太阳能运到了,村里的第二条卫生路面也铺得差不多了。 等她张罗完太阳能的事情,已经是晚上10点多钟了。等我们躺在床上想说一说话时,已经感觉到很疲惫。我也不想多说什么,一个不分白天黑夜投入工作的村委会主任,她的心里还装得下我们的那些华丽辞藻吗? 第二天一早,我就和她走出了门。一出大门,晨光中的村子就迎面给我一种惬意的抚摸,让我的心里舒缓而明净。嫩柳轻拂,桃花和李花在路边绽放。水泥路从一家家门前经过。家家户户屋顶上的太阳能反射着初升的太阳光,昔日农村那些破旧的房屋已被崭新的砖瓦房所替代。随意走进一家,园里的景致,除了花园就是菜园,粮食仓储自不用说,新式畜圈和精心经营的药材地还在你一眼看不到的地方为主人带来实惠,不然,居室的装修和家具的配备能那么时尚鲜亮?让人分明感到来到了乡间别墅里。主人的生活水平和言谈举止也让你感到一大股文明气息,这样的新农村,比在城里的拉圾角落好呀。 运送太阳能的车就停在路边,这次运到的太阳能属于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的设施,由于还没有安太阳能的一些人家正在加紧新修卫生间,有几户人家则正在建新楼房,李主任便带领在场的几个人将一大卡车太阳能暂时放在一个较大的院落里。看看时间,拍拍手上的灰尘,我们俩又向春独村走去。那里的第二条卫生路面正在铺设中。 在麦田间的坡路上,李主任的“铁脚杆”又把我甩在了身后,直到她和坐在田埂边的一位老人停下来打招呼了,我才赶上了她。她细细地询问那位老人一些家常话,那位老人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因年纪太大了,嘴里的话有些低声。走过去了,李主任才对我说:这是村里最年长的老人,她每次过这里都要打个招呼。我默默地点了点头,心里对她这个营造和谐和睦新村的“家长”有了更深的质感。再往前走,这种质感就更强烈了。修路场面热火朝天,在最前方铲土的又是三位老人,一看到李主任便笑了:“你又来了?”李主任像是他们身边的影子,似乎总是一拍即合。一见面,几个人就指着路上的砂石讲个不停了。据介绍,讲得最热心的那个老人是一位退休干部,对修这样的路子,他显然是劲头十足。在他们身后,村里的其他人正在搅拌机旁穿梭着,再往前,已经铺好的那段路在太阳光下,显得宽阔而又明亮。这样明净的路来到了家门口,村里人家以后的生产生活更方便了吧。我正这样想着,村民小组组长恰好在和李主任比划着路面的宽度,计划出停车倒车的位置来。由于路基较高,有几户人家的大门口的位置就比路面低了些,车子直接开进家门还有些困难,但他们表示,路都修到这个地步了,那么丁点儿的事,就自己做吧。村民小组长对一位正走出家门的男人说:要不给你家两袋水泥,自己把门前那点坎铺了吧。李主任却很干脆地说:“不行,要给就得家家都给,不给就一家都不给,要不然大家心里怎么想。”我从他们的谈话中发现,这户人家是李主任的亲戚,难怪她那么严严厉。她这种一板一眼的风格,让我一下子觉得有点不太自由。不过,她可没功夫留意我的感觉,一直不停地在和村民小组长讲一些细碎的事务。等我们准备返回时,她姐姐家已打电话催我们吃晚饭了。 返回的路是下坡路,我的脚步还跟得上她。一路上我们没有说太多的话,我在想:如果我是她,十多年来来回回地走在这样的路上,心里还装着那么多的事,会累吗?许多人都会感慨工作的累,但她却从没说过,每时每刻都劲头十足。如果说是女强人,她口里没有很多豪言壮语,没有颐指气使的模样;如果说是功名,这条心血路子也太长了,于她有多少划算的东西。这种问题,我不想问她,怕一问即入俗套,宁可心中留存一点真正的内涵。 在我们回到她姐姐家和去邻居家串门时,还是有人对我心中的问题侧面作了敲击。她侄儿媳妇在看到我们后说:我姨她这个人,已经忙了这么多年了,如果闲下来了,不知咋个不适应。邻居家有人一见我就感叹:李主任这种人,为村里做了这么多事,以后政府如果不给她个着落,她也太不划算了吧。我看看李主任,她却置若罔闻。因为忙于“千促”工作队的事,她又开始打电话了。等忙完了,又是繁星满天了,她又打起了手电筒。来到村委会,我们在厨房里生了火,开始讲起她的事——村里的事。从她的所有言谈中,我找到的答案是:村民的信任给了她最大的动力,她的乡情太重了,她停不下来,停下来就等于辜负了乡亲们的期望。 第二天,她又早早地上路了,去山区红土村参加修路,我没能与她同行,但我有个直觉:她又要打着手电筒走在回来的路上了。也许,不存在回不回来的事,村子里处处像是她的家,在哪里晚了就在哪里暂时呆下来吧。第二天上路,她的村子又会迎来晨曦。她的新一届村委会主任的新计划将一步步地实现。(老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