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华在创作室里愉快忙着雕刻。 退休前一直从事着财税工作,和枯燥的数字打交道,然而,他却有着诸多业余爱好:根雕、石艺、书法、绘画、种树养花。退休后,他还发起并推广了全州老年门球运动。平日里,一身朴素的休闲装穿着,与人说话慢条斯理,特别和蔼可亲,这就是赵建华。 早在几年前,迪庆州举办的历次迎接国庆书画展览上,都能见到赵建华的根雕作品,当时观者如云,好评如潮,只是没有机会和作者交流。看过展览的人,还以为是作者是一位青春、飘逸的小伙子。今年,到赵建华家当面交流,才知道他是一位年近七旬的退休老干部。“我要求自己不打麻将,不酗酒,把业余时间用到健康的爱好之中,同时,我要用健康的文体活动,带动身边的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远离低级趣味,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赵建华如是说。 根雕作品“关爱”。(高剑平) 痴迷根雕30年 1964年参加工作后,赵建华就在税务部门工作,1974年,调到州财政局上班。后来,财税分离后,他担任了迪庆州地税局第一任局长,1998年退休后与孩子一起居住在建塘镇建塘路。无论是在上班期间,还是退休后,赵建华从来没有放弃过根雕技艺。赵建华的创作室设在家里的三楼阳光棚里,上百件各式各样的根雕满满当当地摆满了整个空间,动物、人物、风景、底座等,应有尽有。这些作品神态逼真,妙趣横生,处处透着浓厚的香格里拉文化韵味。30多年的根雕生涯,让赵建华对许多质材了如指掌,知道如何去取舍,才能表现出作品的主题。 2000年,他的作品《大展宏图》用了杜鹃树根,经过电钻去边、锉刀造型、砂纸打磨的工序,花了10天才完成。这件作品塑造出苍鹰雄踞树上展翅欲飞的形象,其神态活灵活现,仿佛马上就要冲上九天云外。体现人类关爱的作品《鹤》,创作于2002年,赵建华选择了西南桦质材、抹土漆,一大一小黑颈鹤,动静结合、轻巧盈动,大鹤深情款款回头注视小鹤,小鹤伸头致意。之后,几年内,他的沙棘根雕《顽皮猴》、《金凤凰》、《龙腾盛世》等先后完成,都各有各的精妙之处。 赵建华爱好根雕出于偶然。有一次,路边一块造型奇特的树根引起了他的注意。平时,他就擅长书法,出于对艺术的敏感,赵建华立马将它带回了家。用刻刀稍加雕饰,朽木竟变幻出了精美的造型。从那时起,他便迷上了这门艺术,一有空便到山上、林间搜寻树根。每找到一根“好料”,他都兴奋异常,赶紧抱着跑回家,饭也不吃就开始构思雕刻。 为了这个爱好,闲暇时他最常光顾的地方,是香格里拉县境内的大大小小的河流、荒山荒坡。赵建华说:“因为那里有很多废弃的树根,冷杉、杜鹃树、沙棘、栎树、红松、豆腐渣等的根部都可以入材,每年三、四月份,我便要去河边捡枯枝朽木,里面宝贝可多了”。 有一次,春节过后,他去双桥附近的河边捡树根,被春寒料峭的河水冲跌倒,回来患了重感冒。他却开心于自己找到了一段沙棘根,这段难得的质材被他制作成了作品《舞》,烘托出一位弦子舞者忘我的表演氛围。对于能够用于雕刻的树根,赵建华非常挑剔,因为在他看来,根雕艺术讲究自然、巧用,所以每捡回一块树根,他都会先根据树根原有的外形进行构思、创作,绝不过多人为粉饰。 每一件作品,他都能讲出一个幕后故事。一件叫“花生王”的根雕,是赵建华最为满意的作品之一,它上面纹理清晰,线条古朴,活脱脱是一个刚从地底下挖出来放大了上百倍的带壳花生。如果走近闻,好象能嗅到泥土的芬芳。“因为捡到这块瘤根时,就觉得它像春华秋实的花生,外形自然天成,于是一点一点就势取形,花了一个月功夫才完成作品。”赵建华介绍,根雕界说的“树阴”就是树根上的种瘤,如果冷杉等得了种瘤不治理,有的老树就会慢慢死去,如果把冷杉“树阴”挖掉,树木就可以健康生长。可是这些种瘤却是做球形根雕最好的质材,这样不仅能变废为宝,而且可以医好树病,赵建华感到很欣慰。2011年,赵建华路过一个修路的社区,捡到一块黄连树根,他左思右想,反复雕刻,后来制作成了《回眸》,他解释说:“这只马鹿深情回头,好象在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其实,根雕质材不问出处,只要点拨得当,就能化腐朽为神奇。” 退休在家,赵建华全身心投入根雕创作中,他发现根雕不仅可以用来观赏,还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他把收集的树根精心雕刻,再刷上根漆,根据不同形状做成小盆景、笔挂、衣架、拐杖。香格里拉县城许多人搬新家,逐渐形成在客厅、卧室、书房内摆根雕的风尚,取意“辟邪、纳福”。有亲戚朋友感兴趣,央求购买,他便慷慨相赠,甚至还会应大家的要求,量身制作。2009年,一位北京的朋友听说赵建华作品新、奇、怪,就专程来迪庆交流,并且软磨硬磨买走了7件作品。过后,赵建华十分后悔,他觉得自己每一件作品都弥足珍贵,独一无二,决定今后不外卖,全部收藏家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推开他三楼的工具间,里面“长枪短炮”一应俱全,雕刻机、吹风机、斧、锯、刨、锤上百种大小工具,投资超过上万元。自从迷上了根雕,赵建华也精通了木匠活,能做简单的家具物什。根雕的木底座,就是他自己完成的,上面的毛笔字也是自己的墨迹。可以说,他的每一件作品所有环节全部出自己手,集书、画为一体。
石作品“鬼斧神工”。 小小奇石天地大 提到香格里拉奇石,赵建华同样眉飞色舞:“全国有名的奇石专家、收藏家张家志教授在《中国奇石》杂志上专门连载过香格里拉奇石的文章,引发了全国香格里拉奇石热。” 在寻找根雕原料的过程中,赵建华经常看到江河边、山坡上,甚至是草甸中,会有许多千奇百怪的石头,千百年来,扔在那里,无人问津。这些石头,有的圆润可爱,有的层次分明,有的孔窍繁多,有的色彩斑驳陆离。他随手捡回来,闲时慢慢品味,再不经意地清洗、打磨,于是一幅幅别具风格的画,就依稀展露出来。捡的石头多了,赵建华发现,香格里拉境内的奇石种类齐全,风格独特,什么金沙江卵石、雪山石、龙泉石,甚至黄龙石、树化石都能找到。“典型的香格里拉奇石呈青灰、黑、赭、丹霞等天然颜色,星期天,我就骑着摩托车,到城区附近转悠,总会有新的发现。”赵建华说。作品《黄山风光》是他在建塘镇的草坝上觅到的,上面有云雾、青山和迎客松,形态逼真。作品《日月同辉》,是他从梅里雪山上捡回来的,整个画面好像浮雕古崖画,赭色的太阳、银白的月亮,连同亘古不变的雪峰,好一个和谐意境。作品《人间仙境》,从天生桥景区捡得,上半部是秀丽的山峰,下半部却是潺潺流水,其意自见。他的一组民族头饰奇石妙趣横生,有男有女,头部和半身上的轮廓,可以分辨出是什么民族的装扮,石材都是来自吉仁河畔,选材、加工却用了他半年时间。 三分石头,七分识材。奇石界把第一道田野考察看得很重要,没有实践就不可能找到稀世的宝贝。捡拾奇石时间一长,赵建华对石材的把握越来越有底气。“江河石与雪山石都有区别,雪山石受的侵蚀严重,孔窍居多,江河石则圆滑。”赵建华说,他能一眼看出江河石哪块是上游石,哪块是下游石,原来,上游石冲涮少而棱角多,下游石冲涮多而卵形多。一件好的奇石作品,加工的环节很多,先要把石头、沙子清洗掉,还原石头本色,然后,要反复上变压器油,把石头的纹理亮出来。再用石胶把作品粘到木制底座上去。赵建华会木工,底座自然设计得古色古香,奇石摆上去,浑然一体。 奇石的欣赏如同兰花界的“艺兰”,取名是关键一环。梯田韵律、春江银波、晨雾、悠悠山泉……听听这些名字,就可以想象赵建华奇石的模样。“迪庆地处三江并流核心地带,江河流域奇石资源丰富,现在,全国各地的人都来迪庆找石,如何在保护自然生态的前提下,合理开发有限的资源,已经是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赵建华特意讲起一次去奔子栏找石的经历。在奔子栏至塔城的金沙江上游地段,斑斓的花壁石、翠绿的火山角斑石随处可见。在一处石友称为巨石滩的地方,他还见到了红碧玉(鸡血石)卵石。许多江边的民居,老百姓院墙里、地砖上都镶嵌着奇石。一位老人家告诉他,几年前,曾经有上海游人要求拆除自家的院墙,数着石头按个购买,村子里的人都哈哈大笑,说是卖江边石头也发财。 赵建华专门到省外找专家交流,专家告诉他,其实,这些石头都是难得一见的奇石。赵建华调查中发现,由于受“石来运转”说法的影响,从丽江、大理等地拉来的标牌石和观景石,占领了迪庆市场,他感叹道:“我们有必要成立专业的香格里拉奇石协会,合理、高效地开发这一资源,不能忽略了金石头让外人去发财。” 门球世界精彩多 “啪”一声,冲门得分,5名地税系统退休干部,穿着统一的动动服,在州老干局门球场内开心地玩着。比赛间隙,赵建华拿着价值几百元的球杆,向记者展示着。这是州及香格里拉县地税部门专门为老干部们订做的球杆,由东北一家专业工厂生产,其产品多次被指定为全国门球比赛用具。 说起与迪庆门球运动的情缘,赵建华可谓有汗马之功。全省少数民族门球运动会每两年举办一次,1975年,本来轮到迪庆主办,可是当时只有一块场地,没有专业的运动队伍,结果放弃了。赵建华是迪庆参加门球动动较早的一批人,因为全国地税系统一直在倡导这一运动,他也就爱好上了这一运动,听到这个故事,坚定了他打算推广这一运动的决心。退休后,他到丽江干休所经常参加门球训练。2007年,由他牵头,民政、老干、地税等支持3万元经费,在丽江干体所举办了第一届迪庆州门球运动会。谁也没有想到,一下子来了22支球队参赛。“经费有限,178名队员的吃喝拉撒是个困难,我们自己请饮事员做饭吃,让队员住到熟人家,圆满举办了比赛。以后,大家商量形成制度,三县一区轮流当庄,举办门球运动会,我还为此设计了运动会轮值旗。”赵建华回忆说。 第二届迪庆州门球运动会在维西县举办。维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参加了开、闭幕式,并给第一、二、三名发了资金,运动员获得了纪念品。2010年,香格里拉县举办第三届门球运动会时,专门拔款18万元,在敬香路县老年活动中心修建了门球场。赵建华被请去负责巡查监工,他参与绘图,请县城建技术人员设计,按质按量完成了施工。为了感谢赵建华在门球运动中的贡献,香格里拉县参赛运动员送给他“余热生辉作贡献”的锦旗。迪庆地税系统的门球运动,也在他的影响带动下积极开展起来。2009年,迪庆地税队获得了全省地税国庆六十周年门球比赛第三名。 门球这个以往在大城市普及的运动,如今在香格里拉广泛开展起来。全州门球队达到了32支,香格里拉县就有经常性开展活动的7支队伍。2009年,州老干局投资69万元,修建了全国领先的室内门球场。该场地有顶棚,冬季保暖,一年四季可以训练、比赛。地税系统也正在筹建30万元的门球场。门球运动可以医治腰腿痛,强身健体,每人每次3至4分钟运动量,适合老年人参加,近年来,年青人也显出浓厚的兴趣。赵建华透露:“曾在建塘镇当小学教师的老俩口,退休后差点瘫痪,他们坚持打门球,战胜了病魔。 37人参加的迪庆州地税系统离退休职工协会,也在赵建华的倡导下,除了打门球,大家还读书、绘画、种树养花、跳民族歌舞,并且一年一次的年会上,约定都要有才艺展示。“就算是交一件剌绣,端来一盆自己养的花,也说明退休生活没有混日子。”赵建华乐呵呵地说。他家客厅里挂着的梅、兰、竹、菊中格十字绣,听说就出自赵建华之手,花了8个月的时间才完成。不难想象,不墨守陈规,勇于尝试,正是赵建华退休生活的真实写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