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毅铭 物换星移,30年改革开放的春风激荡,这片古老土地演绎了一部厚重的历史。迪庆藏族自治州从偏僻、贫困、落后,阔步走向文明、繁荣、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香格里拉声名远播世界七大洲。 30年风雨洗礼,30年沧桑巨变。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迪庆州委、州政府带领全州各族人民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励精图治,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藏州迈上了新的征程。
遥远藏乡不再封闭 有这样一组数据,反映着迪庆藏族自治州30年来基础设施的巨变: 交通,1978年全州公路通车里程不足600公里,汽车少得可怜,人力和畜力运输现象十分普遍,至目前,3893公里的公路网络串通了98%的行政村,9条出口通道与全国连接为一个整体。 通信,1978年全州电话用户800户,邮电业务总量50万元,目前电话用户数已达到16.6万多户,邮电业务总量超过1.2亿元。 30年前,使用电灯电炉属于奢侈品,大部分能源依靠木柴,州府不足1平方公里……如今已建成了庞大的电源基地,电网像蜘蛛网般覆盖到百姓家里,沼气、太阳能等被广泛应用。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和省对迪庆投入了大量建设资金,加强了交通、能源、通信、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持迪庆经济的持续增长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不久前,置身雪山峡谷中,被称为“云南北极”的德钦县羊拉乡规吾村也通了公路,世居深山的1000多藏族百姓第一次在村里听到了汽车喇叭的鸣响。过去规吾人到乡政府所在地的甲功村要翻山越岭走一整天时间,现在1小时就可到达。何止是规吾村?在梅里雪山腹地、在江河阻隔的少数民族居住地,开路架桥的脚步从未停止过。迪庆州委、州政府举全力发展公路交通事业,仅“十五”期间就完成建设投资16亿多元,实现了29个乡镇全部通公路、通客车,村村通公路工程取得重大突破,182个村委会中已通公路177个,村通率达97%。国道214线香格里拉至松园桥和香格里拉县城到洗脸盆垭口168公里的二级公路改建,掀开了交通建设由低等级公路向高等级公路转变的新篇,油路里程从2001年前的147公里猛增到1006公里,黑色路面延伸到了虎跳峡畔、澜沧江边、梅里雪山脚下。四通八达,纵横交错,功能完备的公路交通网络展现在雪山峡谷间。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间,迪庆州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80亿元,是前20年累计投资额的365倍,尤其是“九五”、“十五”期间累计投资额占到了建州以来总投资额的69.31%。其中交通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民航事业从无到有,不断拓展,目前已开通国内航线10条。丽江至香格里拉铁路即将开工建设。 进入香格里拉城,恍若进入了一座琳琅剔透的藏民族艺术宫殿!迪庆的主要市镇已形成道路交通、邮电通讯、供水供电、文化娱乐、宾馆饭店、商场集市等多功能的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在云南省海拔最高的梅里雪山、四季雪飘的白茫雪山,或深邃的金沙江、澜沧江大峡谷,用手机信号可以轻松地与世界通话。邮电通信建成了覆盖全州的光缆干线,初步形成了程控交换、光纤通信、数字微波、卫星通信、移动通信等完整的现代化通讯体系。到目前,全州固定电话用户数达到42970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23100户。电力工业迅速发展,以电源建设和扩大电网覆盖面为重点,先后建成了一批骨干电厂,发电量由1978年的3271万千瓦小时增加到现在的87043万千瓦小时,极大支持了以电能源消耗为主的各项工业企业的发展。 迪庆藏族自治州州长陈建国指出,30年取得的巨大进步,实质上就是思想大解放的产物,迪庆与全国一样,破除了在思想、体制、作风等方面存在的不利于科学发展的障碍,建立了新体制、新作风,以现代的理念、全球的视野、务实的作风和昂扬振奋的精神状态,推动着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向前发展。 雪域扬起“金翅膀” 同样是一组耐人寻味的数字对比: 1978年,迪庆州全部财政收入仅676万元,2007年底,达到了4.32亿元,增长了64倍。 改革开放给迪庆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古老大地焕发出了旺盛的生机与活力。全州各级领导干部深化对州情的认识,先后确定“基础先行,调整结构,提高效益,协调发展”和“生态立州、文化兴州、产业强州、和谐安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使各项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的同时,自治州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努力推进工业化进程,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66.82:32.63:0.55调整为2007年的15.7:37.4:46.9,三大产业比例日渐合理,产业结构层次逐步由低级向高级迈进。 自治州充分依靠丰富的水能、生物、矿产、旅游等资源优势,不断培育和壮大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支柱产业,坚定不移地实施资源转换战略,加快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在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地推动了全州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资源、生物资源开发成效明显。2007年农业总产值达到9.01亿元,比1978年增长16.8倍。 迪庆州认真落实党和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坚持以产业化、城镇化、工业化带动“三农”,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建成高稳产农田1.03万亩,基本农田4.4万亩,完成了3200户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任务,新建和清淤、恢复水毁各类水利设施2289件,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000亩,建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257件,解决了4万人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建成核桃基地近30万亩,葡萄基地0.38万亩,蚕桑基地1.36万亩,药材基地3万亩,红豆杉基地0.71万亩。还建立了农牧科技示范户578户,全州农业科技覆盖率达89%,建成了以野生菌、绿色食品加工为主的生物产业园区。年内即整合安排扶贫资金近亿元,实施了20个建制村的扶贫整村推进,完成异地搬迁300多户,解决了2万多人的温饱。2007年全州实施退牧还草工程20万亩,开发农村清洁能源取得实效,建成沼气池4600口,实施藏区太阳能温暖工程,安装太阳灶2600台和高效低排放生物灶2600台。高度重视水源、高原湖泊、湿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治理水土流失16.02平方公里,空气和水质量多年来保持了一级优良标准。人与自然更加亲近和谐。 以丰富的水能资源为依托,以电矿业为主的新型工业蓬勃发展,到2007年迪庆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户,规模以下工业企业1009户,实现工业总产值19.15亿元。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步伐不断加快。铜、铁、铅锌等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潜力巨大,其中铜资源探明储量达600多万金属吨,铁资源储量1亿多吨,铅锌矿资源储量200多万金属吨。在加强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的基础上,相继建成了羊拉铜矿、普朗铜矿、德钦江坡铁矿、金江安乐铅锌矿等一批重点项目,铁合金、贵金属、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已初具规模。 1997年9月,省政府通过组织专家科考、评审,在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研究的基础上,郑重向世界宣布:香格里拉就在中国云南的迪庆藏族自治州。从而揭开了世人久久不能释怀的“世纪梦想之谜”。2001年12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2003年7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以迪庆为核心的“三江并流”地区为世界自然遗产。2005年是香格里拉旅游文化丰收年,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新浪网等权威媒体举办的“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中,迪庆梅里雪山被评为“最美的雪山”,白茫雪山杜鹃林为“最美的森林”,虎跳峡、澜沧江峡谷双双评为“最美的峡谷”,在央视“中国魅力古镇”评选中,建塘镇获得了“最佳民族风情魅力名镇”的殊荣。与此同时,迪庆进一步加大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对外推介宣传,使旅游业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目前,迪庆已形成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在内的较完善的旅游产业体系。 位于高原腹地、金沙江岸边的云南格桑花卉公司基地里,盛开的郁金香五彩斑斓,东方百合、唐菖蒲争奇斗艳。经过10余年艰辛的科技创新研发,迪庆高原球根花卉已经建立起了一整套优质繁育体系,其中东方百合试管脱毒鳞茎培育技术和种植母本培育方法等种球生产的核心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壁垒,已向国家申报专利。科学技术一度落后的迪庆藏族自治州,如今处处盛开着鲜艳的科技之花。 州藏医院组织科研人员10余年刻苦攻关,采用传统工艺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地研制出了“七十味珍珠丸”、“香格里拉肾宝”等120多种名贵藏成药,广泛应用于临床,在治疗中、老年脑、心血管疾病,偏瘫,糖尿病,肾病,类风湿等方面起到了独特疗效。 迪庆州农科所在有关部门支持下,成功进行了高寒地区塑料日光温室蔬菜种植技术研究,“优质青稞良种选育及高效栽培示范”采取“自建基地+农户”的办法,使科技成果很快转化为生产力,过去从来不办菜园的藏族群众中,现在出现了大批蔬菜生产科技户,种植的品种从单一的大路菜扩展到细菜,面积扩大到2万多亩,菜农从相等的田地中获取了比种植粮食翻10多倍的经济效益,科技应用充分展示了高寒藏区生产反季蔬菜和无公害食品的优势潜力。 香格里拉县金沙江沿岸,土地肥沃,种桑养蚕历史悠久,因其山清水秀,气候温润,无污染,自然桑叶肥厚纤维质高,所产蚕茧经鉴定比其它茧高出3个质量等级,茧壳拉丝长达1.3公里,韧性特好。相形之下,这片“粮仓”和“鱼米之乡”由于发展经济门路单一,贫困人口集中。近5年来,香格里拉县注入科技、资金在这一地区扶持桑蚕产业发展,去年底,虎跳峡镇、金江镇、上江乡的万亩桑植区内,已有500农户附带养蚕,靠科技支撑,产业结构得到了调整,传统产业得到激活,荒山沙坡染绿,农民增收。 藏州阔步走向明天 从加快发展步入跨越发展的快车道,从基本稳定走向长治久安,这是历史的跨越,同样也是一个民族阔步走向明天的坚实步伐。 去年9月开始,一项关系云南藏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在迪庆藏族自治州开始实施,按照中央领导和省委领导多次到迪庆调研的指示精神,迪庆全面推进建设全国藏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示范区。 通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迪庆在全国藏区中的经济实力大幅度提高,成为全国藏区中发展最快、质量最高、效益最好的藏族自治州,在藏区的影响力和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各项经济指标的增幅由改革开放初期的最末梢跃入全省前列,在全国藏区中成为发展稳定最好的地区之一,发展的质量不断提高、协调性不断增强,步入了跨越发展、快速赶超的新阶段;在社会稳定方面,从基本稳定走向了长治久安,特别是去年以来,连续经受住了“10·17”、“3·14”的考验,社会持续保持了稳定发展的态势;政治上,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建立了巩固的政权,而且探索和积累了一些党在藏区执政的经验;民生上,通过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实施各项民心工程,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教育、医疗等条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充分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各族群众切身感受到党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藏区各族群众心向祖国,进一步提高了对国家的认同感,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 面对复杂变化的藏区形势,中央、省委领导多次到迪庆调研并指出,迪庆建设全国最好藏区之一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今后应该从建设全国藏区跨越发展、长治久安示范区方面努力。要求迪庆在特殊时期在藏区树立榜样、起好表率,以崭新的面貌,在维护藏区稳定、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促进繁荣发展中发挥至关重要的战略作用。 《迪庆建设全国藏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示范区规划纲要》,确定了示范区建设中,跨越发展试验区、社会和谐稳定示范区、重要生态功能区、民族文化重点保护区、加强党的建设5个方面的重点,以确保示范区建设的顺利推进。 通过实施生态立州、文化兴州、产业强州、和谐安州战略,在未来7年内,经济增长高于全国藏区水平,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在全国藏区中位居前列。基础设施和农业基础地位明显增强,旅游、生物、水电、矿产四大支柱产业培育取得明显成效,绿色生态经济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新型工业化和外向型经济基本形成。 行政管理、财税、金融和城乡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创新型和高新型经济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全社会科技投入占全州生产总值的8%以上。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8%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55%左右,中等教育入学率达到45%左右。原生态民族文化和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得到全面挖掘保护,文化产业在全州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15%以上。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率达到99%。初步建立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人均体育活动场地面积达到2平方米,广播电视覆盖率达100%。就业岗位基本满足社会需求,建立起完善的与迪庆经济社会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各民族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民主、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分配更加公平,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更加好转,民族更加团结,宗教更加有序,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基本消除贫困,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全州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人均住宅建筑面积30平方米左右,城乡医疗卫生设施更加完善。 可持续发展目标为: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全国同步。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森林覆盖率达到76%左右。城市绿化覆盖率在2010年的基础上提高5%;“两江”及主要河流治理取得新突破,“两江”上游生态功能区的保障作用明显增强,城乡环境质量进一步优化,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30年的改革成就,迪庆各族人民用自己的伟大实践谱写了光辉灿烂的历史篇章;30年的发展,又为迪庆各族人民以胜利的步伐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藏州迈上了新征程,迪庆前程似锦!(来源:云南日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