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迪庆州水利事业发展回眸 改革开放30年来,州委、州政府结合州情,提出“人畜饮水要上山,水利工程保重点”、“大力开发水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的思路,我州水利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自流灌溉、电力提灌齐头并进;人饮工程深得民心;堤防工程护佑良田;水电产业迅速发展;各项工作亮点频闪。据统计,到2007年底,全州共建成各类水利设施10994项,其中在金沙江、澜沧江沿线建成电力提灌站20处,装机达3.944万kw,建引水工程1730件,引水工程年设防总计供水能力达3.0166亿立方,全州有效灌溉面积达25.29万亩,全州建成农村人畜饮水工程946件,累计解决了24.77万人、52.52万头(只)大小牲畜的饮水困难,初步建成了防洪、排涝、灌溉、供水等工程体系,为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靠天吃饭”到“旱涝保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迪庆的水利事业开始进入改革开放、讲求经济效益的新阶段。全州水利工作以解决贫困山区群众脱贫致富为目标,认真落实“水利工程保重点,人畜饮水要上山”的要求,坚持新建工程与除险加固相结合的原则,对运行年代久、老化失修的骨干引水沟渠进行防渗加固处理,并进一步加大兴建“三面光”节水灌溉工程力度,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在“十五”期间,我州水利事业进入了又好又快发展时期,共向国家水利部、省水利厅争取资金并投入各类水利资金达1.5亿元,共建设“五小”水利工程2582件,岁修、清淤工程8138件,乡镇供水工程5件,引水除险加固和“三面光”工程73件。新建成了我州历史上第一座中型蓄水工程——桑那水库,及时缓解了香格里拉县城供水紧缺的矛盾,为香格里拉城市建设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城市供水基础设施,保障了充足的水源。“十五”期间,全州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32万亩,累计改善和恢复灌溉面积31.6万亩,新增防洪除涝面积2.05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15万亩,建设高稳产农田0.98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645万亩。由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全州种植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青稞、反季节蔬菜、高原马铃薯、葡萄、蚕桑、药材等特色优势作物发展势头强劲,通过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进一步优化了全州农业产业结构。 据统计,到2007年底,全州共建成各类水利工程10994件。建成香格里拉县桑那水库、维西县处垮夺水库等一批中、小型水库,水库总容量达0.1513亿立方,极大改善了城镇供水基础设施条件。在金沙江、澜沧江沿线建成电力提灌站20处,装机3.944万kw,其中:金沙江提灌工程列入省基建项目,共建成电力提灌站12站14级,装机3.867万kw;澜沧江一期电力提灌工程为扶贫项目,共建成2站4级,装机770kw。新建引水工程1730件,引水工程年设防总计供水能力达3.0166亿立方。全州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8.9万亩,比1979年增长83%,全州有效灌溉面积达25.29万亩。初步建成了防洪、排涝、灌溉、供水等工程体系,为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农田水利建设的逐步改善,进一步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益和抗自然灾害能力,农业生产效益明显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