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庆州生物产业迅速发展纪实 如果把迪庆经济社会的发展比作一艘借改革开放东风在浪潮中奋勇前进的油轮,那么我州非公经济的发展正如助推油轮前进的风帆,而生物产业却正如开启油轮发动的金钥匙,为我州经济产业的发展开启了驶向前方的马达。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我州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生物资源,为我州生物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立足州情,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依托丰富的优势资源,我州迈出了坚定的步伐—— 找到了一把金钥匙 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以后,我州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1997年我州建州四十周年时,全州私营企业从1985年的2户增至51户。1998年,国家实行天然林禁伐政策,支撑我州的“木头财政”彻底结束。州委、州政府立足实际,确立了“生态立州、文化兴州、产业强州”的思路。 在我州发展思路的指引下,许多私人资本开始流向生物产业,生物产业逐步起步,“十五”期间,我州非公有制经济由饮食服务、小商品零售批发等传统服务业开始向产品加工、食品、医药、饮品等多种产业领域转移。生物产业以“做大基地、做强企业、做精产品、做响品牌”的工作思路,通过培育“食品、药品、饮品、观赏品”四大工程和建设“绿色产业园区、香格里拉松茸及野生菌类加工园区、香格里拉花园、香格里拉高山植物园”四大园区,已呈现出快速、持续、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生物产业“十五”期间的异军突起,有力推动了生物产业“十一五”初期的快速发展,2007年,我州生物产业实现产值9亿元,占全州国民生产总值的20.44%,年均增长20.6%以上,上缴税费3800万元,带动农户5万多户,促进农户增收6600万元。今年上半年,我州生物产业各企业共计实现产值21560万元。 目前,我州已有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3家,州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11家,州级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型龙头企业13家。青稞基地、药材基地、葡萄基地、蚕桑基地、核桃基地等初具规模,形成了“香格里拉·藏秘”、“藏乡醇”、“香格里拉·藏龙”、“舒达”等一批在省内和周边藏区有一定知名度的产品品牌。 如今,我州生物产业遍地开花,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通过龙头企业的培育,生产规模扩大,增加就业岗位,拓宽就业门路,正在上演—— 一出出诱人的“神话” 位于国道214线附近,距香格里拉县城3公里有一片整齐的园区特别引人注目,这便是我州为了进一步开拓松茸市场,2004年开发建设了迪庆州松茸园区。园区占地面积达300亩,总投资达4600万元,基础设施完备,按照国际食品生产HACCP标准设计建设完成,是目前中国最好的松茸加工园区。如今已有香格里拉圣宝食品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中甸野生食品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和智园食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3家企业落户园区。 我州已拥有进出口经营权的松茸加工企业达6家,松茸加工企业总资产超过1亿元。并且通过了“香格里拉松茸”原产地认证、HACCP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实现了就地商检就地报关,开通了直达日本大阪航班。 在香格里拉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我州形成了青稞酒为主、松茸及森林蔬菜加工、牦牛系列食品加工、核桃系列食品加工开发格局。在生物食品有序开发的同时,我州的观赏品工程也不甘落后,格桑花卉公司通过多年的研究,现已成功生产出东方百合脱毒试管鳞茎,大规模繁殖出可用于开花球生产的小子球。香格里拉高山植物园目前已开发出云南丁香、灯台报春、云南大百合、绿绒蒿等50余种新品种,并已少量投放市场,运用于当地园林绿化和庭院装点。维西兰花产业在维西兰花协会的推动下,有了很大发展,2007年实现产量141万盆,产值13902万元。 到过迪庆香格里拉的人都会津津有味地提到“尼西土鸡”的美味,如今的“尼西鸡”不仅深受当地人喜欢,其美誉已经传遍四方,为了建立特色畜产品生产基地,立足迪庆尼西鸡资源优势,绿林尼西鸡开发有限公司成立后专门从事尼西鸡规模化养殖,并建成了饲养尼西鸡种鸡1200羽的尼西养殖厂,为我州尼西鸡规模化养殖提供了更好的条件。目前,我州还有2户特种野猪养殖企业,建立基地4000头,出栏特种野猪4600头,实现产值563万元,带动农户800户。 在实践中思考,在实践中前进,充分发挥我州生物资源优势,加强生物资源开发创新系统的建设,加强力量,形成合力,共同促进生物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放眼未来发展名特优生物产品 2001年成立的香格里拉藏龙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最初以藏龙酒店、藏龙氧气厂等进行多元化的模式运营,2003年在在多元化运转模式的支撑下,开始投产有机食品。经过几年的努力,如今,藏龙公司生产的高原野生蔬菜、野生菌、牦牛肉等几大系列产品已经走向全国大中小城市,公司通过“公司+基地”的生产经营模式,带动农民增产增收。 如今我州生物产业的确迈出了新的步伐,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州生物创新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十一五”期间,我州生物产业的发展目标已由追求生物产品数量向稳定总量、优化质量转变,注重品牌培育,发展名特优新生物产品。并且在发展过程中加快红豆杉、蚕桑、药材、葡萄、花卉、干果等基地建设,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通过龙头企业的培育,生产规模扩大,增加就业岗位,拓宽就业门路,真正把生物产业培育成为富民强州的支柱产业。(记者 王劲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