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西中药材产业的调查与思考 县农牧局和县综合贸易公司在生物园区建设的白芨引种试验园 农业科技人员手把手地指导当归种植户科学种植当归 “十五”以来,尤其是近年来维西县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走生态立县、文化兴县、产业强县的经济社会发展道路,依托丰富的生物资源优势,积极培育生物产业,中药材产业在创新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推动传统农业转化为现代农业的新兴产业。然而,在中药材发展进程中,维西面临机遇的同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新产业带给农民致富新希望 记者在维西县永春乡拖枝村农仕村民小组采访时了解到,种植中药材使该村民小组群众阔步迈向小康生活。去年,该村中药材收入最低的农户都在10000元以上,最高的达到12万元。今年,该村民小组中药材种植面积比上年增加了110亩,多数水田都种上了秦艽等中药材。过去,农仕村是一个以产水稻为主的村子,农民经济收入主要靠卖猪,尽管能够吃饱穿暖,但是,群众经济十分拮据。种植中药材迅速改变了该村的面貌,使该村成为声名遐迩的富裕村。村民老和告诉记者,种秦艽的经济效益是种水稻的6至8倍,每亩产值在6000元左右。我们村家家种中药材,户户依靠中药材走上致富路。 就像老和所说的那样,经济上的比较优势激发出农民发展秦艽、当归、木香等中药材的积极性,推动维西县中药材产业快速发展。据统计,今年,维西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9027亩,其中,市场价格一路走好的秦艽、当归、木香种植面积占到总面积的90%以上。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计算,今年维西县中药材产值将突破1亿元。 多种模式助跑维西中药材产业 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来形容维西县中药材发展模式十分贴切。从所有制形式看,有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民营企业、个体户投资开发中药材产业。从生产方式上看,有的企业通过向农户租用土地的方式进行规模化生产,有的企业吸纳农户以土地入股方式加入合作社开发中药材。然而,更多的是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模式。 记者在永春乡拖枝村采访时了解到,该村按照“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模式从事中药材生产、加工和销售。维西县综合贸易公司在这里建立了中药材试验园,成功引种了30多种名贵中药材,公司按照市场价格购买农民手中的中药材,协会为农户提供信息、技术等服务。按照这种模式,拖枝村今年中药材种植面积已经发展到3000多亩。 合作社模式在维西中药材生产行业广泛采用。佳顺公司在石灰窑以合作社模式开发中药材基地3000多亩,主要种植当归和木香。按照这种模式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全都由公司说了算,这种模式事实上是以工业化的理念来发展农业,有利于实现中药材产业的规模化、规范化生产,有利于把中药材产业做强做大,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益。维西县供销社按照这种模式在美光村建立了中药材生产合作社,农民以土地入股方式加入合作社,合作社和农民形成了利益共同体。作为社员,农民拥有优先在基地务工的权利,这样,社员既能获得入股分红,又能获得务工收入。 但是,维西县中药材生产绝大多数依然沿袭了一家一户小生产的传统模式,规模小、技术含量低,效益差。 潮起潮落话风险 上世纪70年代初,以当归为代表的维西县中药材曾独领风骚,光是当归种植面积就达到10000多亩,维西被列为全国药材生产基地县,“维西”的名字也随着中药材在国内外叫响。然而,这一辉煌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创造出来的。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生产什么、怎样生产政府说了算,产品实行统购统销,就像“皇帝的女儿一样不愁嫁”。到了上世纪80年代,维西县以当归为代表的中药材优势不复存在,生产效益迅速下跌,种植面积大幅下降。这一切都是市场使然。人们至今还清醒地记得市场经济大潮给人们带来的欢喜和忧愁。80年代中期,云木香价格一路飙升,中间商以及云木香种植户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出现了因经营木香而富裕起来的暴发户。在利益的驱动下,维西县木香种植面积大幅增长,不少客户囤积居奇试图大发木香财。可是,令人难以想像的情况出现了,云木香价格暴跌,跌至不敷生产成本。木香种植户因此亏本,囤积木香的客商血本无归。 教训十分深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基础性作用,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市场说了算,“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自打云木香走入低谷后,维西县中药材产业一蹶不振。直到“九五”期间,维西县才提出“发展生物产业,做强做大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思路。 “十五”以来,尤其是近年来,维西县委、政府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中药材生产快马加鞭,呈现出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纵观这几年来维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支持发展中药材产业;二是市场对秦艽、当归、木香等中药材的需求量大幅增长,价格在稳中有升;三是探索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生产经营模式;四是科技进步提高了生产效益。 但是,维西县中药材生产的风险依然存在,弱势地位还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拖枝村中药材协会会长杨文亮坦率地告诉记者,这几年,农民尝到了种植中药材的甜头,大家拿出好地种植中药材。可是谁也无法保证今后中药材价格能像现在一样一路走好。如果中药材价格暴跌,那么,中药材种植户的损失是及其惨重的。 杨会长的担心不无道理,从维西当前中药材生产的情况看,农户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方式从事中药材生产的还不到总数的20%,也就是说,与公司建立了直接利益关系的农户还不到20%,80%多的农户以小生产方式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博弈。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是很难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相适应的,一旦市场发生变化,受损的首先是农户。 为了探寻如何防范市场风险的问题,记者采访了维西县生物创新办的负责人。这位负责人说,现在维西县中药材生产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生产技术不断进步,效益显著增强,中药材已经成为富民强县的新兴产业。但是,我们无可否认,维西县中药材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市场培育不到位,信息不灵,技术含量低,缺乏深加工企业和拳头品牌。 针对中药材产业存在的困难和面临的挑战,维西县委、县政府积极打造生物园区,扶持龙头企业开发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的中药材品种。目前,以拖枝为中心的生物园区已经建立了中药材试验园,引种了30多个名贵中药材品种。这些名贵中药材品种是维西发展中药材产业的技术储备,市场需要什么产品,基地将迅速推出什么产品。针对中药材交易中缺少平台、信息不灵等问题,维西县抓紧筹建中药材交易市场,争取用5年左右的时间把维西生物园区建设成为驰名中外的中药材交易中心,让资金、技术和人才汇集维西开发中药材资源,把中药材产业做强做大。在政府的引导下,入住生物园区的企业积极走出去招商引资,扩大交流合作,据悉,维西县将在年内引进一至二家中药材深加工企业。 生物创新办的同志最后告诉记者,维西县中药材产业前景广阔。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吸引资金、技术和人才共同开发优势的中药材资源。 从中药材味道中品尝到甜头的维西中药材产业,一定能够创造出新的辉煌!(杨洪程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