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赤河石砌人工河堤 [编者按] 在纳帕海自然保护区,无数的黑颈鹤到当地藏民家中“做客”;在维西塔城萨玛阁滇金丝猴保护区,可爱的精灵滇金丝猴摆造型让游客尽情拍照;在普达措国家公园,顽皮的松鼠总爱和天南地北的游客来次“亲密接触”……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动物们成为人类的朋友呢?我想,这正是对迪庆坚持“生态立州”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路的最好佐证。 地处滇川藏三省区结合部青藏高原南缘的迪庆,是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核心区。它生态资源富集,绿地覆盖率达80%。这里集中了从亚热带到寒带的气候类型,汇聚了众多的山川地貌,是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迪庆的各级领导部门相当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坚持在发展中环保先行,走“生态立州”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全州已初步建立了适应环境保护工作的政策法规和管理体系,无论是在保护区还是国家公园的各族群众在保护的生态环境中受益,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共存共赢的意识已深入人心,并成为大家的一个个自觉行动。 人有爱心,动物有情。据纳帕海自然保护区负责人介绍,每年到纳帕海过冬的黑颈鹤日益增多,由20年前的22只增加到现在的324只;黑鹳达到127只、白尾海雕有3只、大白鹭也有8只;赤麻鸭、绿头鸭、斑头雁的数量更是增多到了10000多只。不仅种类越来越多,逗留的时间也在延长。而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滇金丝猴也从1983年的500多只上升到近年来的1200—1300多只。 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为发展中的香格里拉生态系统保护课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现在香格里拉的各族群众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比过去强多了。从过去砍树到现在护树,保护环境、保护动植物正逐渐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在我看来,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我们社会文明的很好体现。正如达瓦老人说的那样,试想今天和动物成为朋友的孩子,他长大后还会将猎枪瞄准这些可爱的动物吗? 水是万物之本,生命之源。龙潭河、纳赤河、奶子河就像三条玉带萦绕在香格里拉城区的三道美丽风景线,三条河流是香格里拉县城建设发展的灵魂,对城市供水、建设、景观及生态功能调节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曾几何时,香格里拉县城因三条河流的清澈而美丽迷人,后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居住人口的增长和旅游商贸等流动人员的增多三条河流逐渐受到污染,水体浑浊,美丽不再。治理和保护好“三河”,使其充分发挥生态调节功能,一直是全州各族干部群众以及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问题。 多种原因致使“三河”受污染 龙潭河发源于县城东面建塘镇勒德博山脚,由县城东南向西蜿蜒穿城汇入纳赤河,龙潭河流经城区的主干道;纳赤河源于县城东北面爬擦丫口东侧,由东向西穿城而过,汇入纳帕海,河道全长35公里,年平均流量2.3m3/s;奶子河源于城北建塘镇左瓜村池布唐喀腊山,自北向西南流经县城汇入纳帕海,全长5.6公里。 在纳赤河、奶子河城区流域附近,记者见到河内漂流着腐烂的动物尸体和大量的生活垃圾,散发出刺鼻臭味……沿岸居民介绍,10多年前,两条河流水质很好,而今居民经过这里忍不住掩鼻急走,甚至绕行。 近年来,在香格里拉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三河”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三条河流在入城前都是清亮的Ⅱ类水质,流经咫尺穿城后被这座城市污染成又黑又臭的Ⅴ类或劣Ⅴ类水质了。 污水直排污染。奶子河、纳赤河大部分河岸未铺设排污管道,沿岸居民生活污水大部分直接排放到河中。龙潭河康珠大道至香巴拉大道实现雨污分流,但香巴拉大道龙潭河桥以西就雨污合流,污水不间断地直排入龙潭河内,长征大道以西的龙潭河只在一侧铺设了管道,另一侧污水直排河内。纳赤河中段、龙潭河中段(即长征大道附近),早期铺设了排污管道,但遇强降雨时有污水回流外冒现象。有的居民区虽已铺设管网,但污水未入网管而直接排入河中。 未经达标排放。由于污水处理厂运转困难,部分污水未经处理排入纳赤河流进纳帕海,对纳帕海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倾倒垃圾污染。部分单位、企业和居民随意向河中倾倒垃圾,造成河流污染,水质恶化。纳赤河上段,有人将牲畜死尸丢入河内,随水漂浮,大量的生活和建筑垃圾倾倒在沿河两岸,河内沉淀物增多,水流不畅。龙潭河从龙潭公园起的以西段,沿河居民把生活垃圾倾倒入河中,因河道内杂物和沿岸建筑物等影响,河水不能顺利流过,到了雨季,发黑发臭的污水返流,造成街道的严重污染和交通不便。奶子河全程也有不同程度的垃圾污染,并对下游克松村、下学村、康吉村共290户1100多人饮用水源造成污染,饮水安全受到威胁。 全民动员治理“三河”十余载 多年来,州委、州政府,香格里拉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从未间断过对城区河流的治理与保护,特别是“十五”以来,围绕“三河”治理与保护做了大量的工作,污染情况虽未得到根治,但已做出了应有的努力,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实施了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工程。1997年铺设排水管网,2000年开始,实施了污水处理厂工程,总投资6060万元,建成日处理污水1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实施了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工程。已投资1300万元改造和新建污水管28049米,提高了污水收集率。 实施生态治理工程。为确保龙潭河、纳赤河和奶子河周边生态环境,采取政府补贴方式,先后关闭了多家采石场,对河道沿线直观坡面进行生态绿化等,强化了河道生态环境建设。对龙潭河上段进行全面治理,总投资达2960万元,治理规模131794平方米,建成龙潭河绿色走廊64830平方米。目前,龙潭河直观坡面生态绿化已初见成效。 加大环境管理和执法力度。制定出台了“城市建设管理办法”、“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城市土地管理办法”等。新建项目废水一律要求达标排放,基本建设项目坚持生产线与污染治理同步实施等。加大了环境执法力度,帮助排污不达标的宾馆、酒店制定整改方案,限期整改。先后搬迁了龙潭河旁屠宰加工厂等一批对城区河流造成污染的企业,责令藏龙生物酒店等数家企业纳入城市排污管网等。 重视规划在“三河”治理与保护中的作用。1985年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了龙潭河为城市景观水系,源头为龙潭公园,下游为城市小游园的河道治理与保护方案;2002年香格里拉县政府下发了河道及有关道路控规,责成有关部门对涉及控规范围的建设项目进行控制;2006年香格里拉县政府委托上海同济大学规划设计院对县城水系做了初步规划方案;2008年香格里拉县正式实施“城区内河道道路红线外建筑层高及限高方案”和香格里拉县城“‘三河’规划控制方案”,规定了红线、蓝线控制范围,河道两侧30米至50米内不得进行影响或破坏生态环境的一切活动。为“三河”治理与保护提供了行政和法律依据。 拓宽渠道,筹集资金,引进先进技术,积极推进“三河”治理工程。目前,州政府安排州国投公司筹措资金,负责“三河”治理,目前“三河”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已进入项目可行性研究意见征集和资料收集阶段。 “三河”治理与保护为何难? 州、县政府和有关部门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三河”的保护与治理取得了较大的成绩,部分河段生态已逐渐恢复,但因治理任务繁重、资金缺乏等原因,“三河”保护与治理工作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 由于香格里拉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区人口不断增加,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对生态的需求和依赖超出了原生态的调节功能,而理应先期建设的排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又往往滞后,排污渠道不畅。记者在香格里拉污水厂采访时,该厂负责人告诉记者,污水处理运行成本高(1.35元/吨),污水处理费偏低(0.3元/吨,在供水费中计收),污水处理厂难以正常运转。虽然“三河”沿岸湿地保护规划方案已出台,但因财力限制,河岸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无法进行,沿河红蓝线控制区内的土地仍在出售、转让、建筑房屋、种菜等,控制区逐渐被挤占或污染。 旅游业的兴起,导致香格里拉城区宾馆酒店数量大大增加。而部分宾馆酒店、洗车场自行开凿水井,无偿使用地下水,既造成河流水位下降、流量减少,调节和净化功能衰退,也逃避了对所排放污水处理应承担的费用(污水处理费在供水费中计收)。城区部分居民环保意识不强,极个别人只顾自己方便,不顾公共环境,随意排放污水,随意倾倒垃圾,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难以养成。 建立长效机制保护与治理“三河” “三河”的保护与治理是香格里拉县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需要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引起高度重视。“三河”治理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配合,通力协作;“三河”的治理关键是要处理好城市污水,使“三河”及周边呈现良好的生态环境。近日,州政协专门组织人员通过实地调研,就进一步做好“三河”保护与治理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完善城市排水功能,坚持扩城先扩网,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按规划、按标准铺设城区雨污分流管网。对已铺设管网区域污水未入网的要采取措施使其入网,提高管网使用效率。 污水处理厂因收支额差大,难以正常运转,可采取政府补一点,上面要一点,适当增加征收污水处理费等办法,使污水厂正常运行,污水达标排放。完善污水处理费收缴机制,制止宾馆酒店、洗车场等用水大户开采地下水,并让其承担与排污水量相当的污水处理费。 对沿河两岸控制区内的建筑物进行调查评估,为拆迁工作打好基础。严格执行规划,不在控制区内新建任何项目。想方设法筹集资金,逐步征收控制区内土地,拆迁河岸建筑物。采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措施,保护蓝线控制区湿地。 加强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群众保护生态的意识。采取多种形式,利用文字、图片资料和各种媒体,结合“生态立州”战略的实施,深入宣传“三河”在香格里拉县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宣传贯彻“环境保护法”、“水污染法”等,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培养环保的生活方式,逐步改变治理与污染的轮翻攀升现象。只要每个人改变一些不良习惯,不需要很大的投入,也能取得很大的环境成效。 建立“三河”保护奖罚机制。把保护“三河”作为城区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与相关部门与沿河岸单位、企业、居民逐一签订河道及环境保护责任书,保护有功者奖,举报或制止污染者奖,随意向河中倾倒垃圾、排放污水者罚,严重破坏或污染河流及环境者重罚。 举全城之力,每年对“三河”河道进行一至二次清理;各职能部门每年开展一至二次联合检查,综合执法,进一步加强河流及环境的保护与管理。县、乡、村三级政府及时采取措施、筹集资金,为克松村、下学村、康吉村修建自来水管,解决人畜饮水问题。 香格里拉县城区“三河”保护与治理工作难度大、困难多、任重道远,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强领导,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职责,既要统一协调、相互配合,又要合理分工、各负其责,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保护与治理工作。使“三河”得到从根本上治理,实现长久保护。使香格里拉水更清,天更蓝,环境更优美。(记者:李清填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