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庆州招商招商综述 1994年以前的迪庆招商引资工作是一片空白,当时除了国家和省财政下拨到迪庆的资金外,几乎没有一笔州外资金注入到迪庆各项事业建设。 思路决定出路,要么抱残守缺,画地为牢,要么打开山门,引水养鱼,融入到世界,更好地实现科学发展。州委、州政府“早招商,早发展,大招商,大发展,不招商,难发展”的观念和全州招商引资“一盘棋”的思想,让我州的招商引资实现了长足发展。 在迪庆招商引资工作逐渐起步的1997年,迪庆与外商签订项目23个,合同协议引进州外资金2.47亿元,实际到位资金0.79亿元。在州外事招商局未成立的1997年至2001年的5年间,迪庆共签订项目104项,其中相当部分是结转项目,合同协议引进州外资金19.41亿元,实际到位6.18亿元。 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州举全州之力改善投资环境,优化服务,从建州之初的没有一寸柏油路面,到如今的以香格里拉县城为中心,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迪庆机场从无到有,开通了香格里拉至昆明、拉萨、广州、深圳、上海、西双版纳、成都等航线,丽迪铁路开工在即,迪庆三位一体的交通格局初步构建;在全国藏区率先实现所有乡镇电话传输光缆化、交换程控化;移动通信和广播电视实现覆盖所有乡镇;供水、供电适应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需要;餐饮住宿特别是星级酒店从无到有,基本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求;三县及开发区政府驻地的市容市貌明显改观。 在大力改善投资硬环境的同时,为切实搞好服务,解决外来企业的后顾之忧,我州先后成立了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外来投资服务中心、外来投资投诉中心和便民服务等机构,强化对外来投资企业的跟踪服务,出台实施了《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的若干暂行规定》、《迪庆州招商引资奖励暂行办法》、《迪庆州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州级领导联系推进制》、《迪庆州重点外来投资企业挂牌保护制度》等一系列旨在促进有效利用外资,推动外企良性发展的政策措施。与此同时,全州各地进一步建立完善和推行了招商引资责任制、重点项目领导联系推进制、引资中介奖励制、项目跟踪问效制和政企对话制。与此同时,我州进一步改革招商引资方式,充分借用“昆交会”、“珠洽会”、“西博会”和网络平台,以项目招商、展会招商、网上招商、小分队招商等形式,深入挖掘客户资源,搭平台、给政策,做好服务,放手让企业做大做强;区域协作从无到有,滇沪合作、昆迪庆合作力度,积极争取各方对我州的支援。 招商引资工作不仅要引进来,还得让企业站得住,能发展。我州把后续服务工作作为企业实现投资目标和投资回报的基本保障,通过对外来企业的联系、跟踪、协调,逐渐使后续服务工作成为一项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措施,同时虚心听取意见建议,不断改进服务质量。使外来企业落地生根,发展壮大。 栽下梧桐,凤必来栖。如今,我州共有140多家外来投资企业,其中不仅有国内北京、上海等10多个省区市的客商,韩国、新加坡、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企业也纷纷抢滩迪庆,新加坡阿曼集团、悦榕集团等战略投资企业更是把迪庆作为未来支撑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点之一来培育。跨国打工的洋人也纷纷来到迪庆。据州外事招商局统计,截至到2007年底,全州共有外籍就业人员45人,分别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等国。过去一年,我州共有新签约和上年结转项目106项,协议引进州外资金158.97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9.43亿元。任何一项指标均成倍地超过未成立招商引资职能部门之前5年的总和。“十五”期间,全州共签订经济合作项目350项,协议总投资282.58亿元,实际引进州外资金29.47亿元,是“十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84.5亿元的34.9%,相当于建州至1993年国家对我州固定资产投资额3.7亿元的7.96倍。开放搞活,引水养鱼,借鸡生蛋,源源不断的州外资金的注入为迪庆的跨越发展提供了生生不息的动力。(记者:安永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