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4日,刚返回北川县擂鼓镇的受灾群众在自家倒塌的房屋前吃午饭。 日前,众多四川北川县的受灾群众陆续返回家乡。面对地震后的断壁残垣,灾区群众积极乐观,以坚强的心态重建家园。 新华社记者 朱峥 摄 5月24日,北川县擂鼓镇的一家人在准备午饭。 日前,众多四川北川县的受灾群众陆续返回家乡。面对地震后的断壁残垣,灾区群众积极乐观,以坚强的心态重建家园。 新华社记者 朱峥 摄? 5月24日清晨,在四川地震重灾区什邡市红白镇一个受灾群众安置点,人们清洗衣物。 新华社记者才扬摄 绵竹县广济镇的受灾群众在插秧(5月24日摄)。 地处地震灾区的绵竹县各乡镇受灾群众,在灾后坚强面对生活,积极展开生产自救。 ????新华社记者 王晔彪 摄 5月24日,几位北川县擂鼓镇受灾群众在安置帐篷内吃午饭。 日前,众多四川北川县的受灾群众陆续返回家乡。面对地震后的断壁残垣,灾区群众积极乐观,以坚强的心态重建家园。 新华社记者 朱峥 摄 5月24日,返回北川县擂鼓镇的受灾群众一起搬运援助物资。 日前,众多四川北川县的受灾群众陆续返回家乡。面对地震后的断壁残垣,灾区群众积极乐观,以坚强的心态重建家园。 新华社记者 朱峥 摄 5月24日,两位北川县擂鼓镇受灾群众在抢收庄稼。 日前,众多四川北川县的受灾群众陆续返回家乡。面对地震后的断壁残垣,灾区群众积极乐观,以坚强的心态重建家园。 新华社记者 朱峥 摄 5月22日,四川绵竹市东北镇天齐村五年级学生韦超在废墟上晾晒课本。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韦超用5天时间在自家倒塌的废墟上找到了所有的课本,准备到正在搭建的简易教室上课。在这次大地震中,天齐村98%的房屋垮塌。 新华社记者李刚摄
5月23日,四川省彭州市龙门山镇白水河村70岁的甘云亭老人(右)与自己的老伴在收拾地震后的家。 地震发生时,正在家门口洗脚的甘云亭踢飞洗脚盆冲向屋内,将正在刷锅的老伴拉到了街上。地震发生后,房子倒了,老两口去县城的女儿家住了几天后,又回到村里,开始抗灾自救。他说,房子倒了不怕,只要有信心就会建起更好的家。 新华社记者 郝同前摄
5月23日,四川省彭州市龙门山镇白水河村70岁的甘云亭老人(左)与自己的老伴在搭建临时房屋。? 新华社记者 郝同前摄
5月23日,在四川什邡市蓥华镇仁和村,受灾群众在吃晚饭。 目前,这里的食品保障充足,受灾群众每天都可以在各个救援物资发放点领取食品。 新华社记者朱炜摄
5月23日,在四川什邡市蓥华镇仁和村,王家君(左)在做晚饭。 目前,这里的食品保障充足,受灾群众每天都可以在各个救援物资发放点领取食品。 新华社记者朱炜摄
5月23日,在四川什邡市蓥华镇仁和村,受灾群众在吃晚饭。 目前,这里的食品保障充足,受灾群众每天都可以在各个救援物资发放点领取食品。 新华社记者朱炜摄 ?
5月23日,在四川什邡市蓥华镇仁和村,王家君(左)在做晚饭。 目前,这里的食品保障充足,受灾群众每天都可以在各个救援物资发放点领取食品。 新华社记者朱炜摄 5月19日,虽然相框损坏了,夫妻俩还是仔细地把结婚照擦拭干净。 四川省什邡市蓥华镇仁和村三组的梁正彬一家很幸运,大地震发生时,包括老父母和年幼女儿在内的全家5口人都跑出了轰然倒塌的房屋。“平安就是福!”他们默默收拾废墟中的家,准备重建家园。 新华社发(张晓理 摄) 5月19日,梁正彬废墟中的临时小家充满温馨。 新华社发(张晓理 摄) 5月21日,陇南市武都区枫相乡枫相塬村受灾群众从废墟中搬运生活用品。? 新华社记者聂建江摄 5月21日,陇南市武都区枫相乡枫相塬村受灾群众石红琴和她的孩子在防震棚前玩耍。 新华社记者聂建江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