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胞心中的格桑花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通讯员 李毅铭 本报记者 史效轩 发布时间:2008-04-13 12:18:29

溜索

  随着一阵尖利的金属摩擦响声,尼玛拉木背着邮包,绳子一头系在腰间,一头挂到溜索滑轮上,从澜沧江东岸 “飞”到西岸,神情从容、无所畏惧!

  邮路从澜沧江东岸云岭乡政府上游约20公里处被悬崖截断,只能靠溜索“渡”到西岸,再沿路往北走。10年里,尼玛拉木至少在这条溜索上来回走过1200次。乡里的同志说,1978年有两位邮递员在这里过溜时牺牲了,尼玛拉木的弟弟16岁那年也被汹涌的澜沧江水吞噬。也许尼玛拉木不愿意再提及这些伤心事,她给我们讲起了第一次过溜的经过:虽然生长在澜沧江边,但干邮递员以前从没过过溜索。1999年1月上班的第一天,老所长桑称边教她分发邮件,边教她过溜,拴好滑轮和绳子,所长往前溜过去接她,好害怕!但第二次就自己过了,次数多了,也就不害怕了。

  雨天过溜,险像环生,雨水容易让溜索刹车失灵,许多人过溜都避开这样的天气。尼玛拉木清晰地记得,第一回雨中过溜时,速度减不下来,结果撞在对面的木桩上,半天爬不起来,至今还心有余悸。

  尼玛拉木是个女儿、妻子、母亲,但她视事业高于一切。2001年5月,离产期只有一个多月时间,她仍然行走在邮路上、过溜索。桑称所长几次劝她休息,她总是回答说:“再跑两趟吧,我们农村妇女临产前还在地里劳动呢!”所长强行“没收”了她的邮包,她这才歇下来。产后才20多天,她把孩子托付给母亲照看,靠家里两头牦牛奶喂养,她又走上了邮路。现在孩子已经7岁了,只把奶奶、爷爷、父亲当作最亲近的人。
红衣

  尼玛拉木走邮路时经常穿在身上的那件红灯芯绒衣服,鲜艳夺目,好漂亮。记者问她:“干吗不穿绿色制服去送邮件呢?”

  她爽朗一笑:“穿红色衣服好处可多了。”她告诉记者,梅里峡谷属于砂壤堆积的裸露地貌,风化严重,草木难生,满眼枯黄色调,穿上一件红色衣服点缀其中,显得生机勃勃。“红色惹眼,老乡想叫我办点事,老远就看见我了。”

  盛夏,山间邮路上酷暑难当,从砂砾壤反射过来的强光叫人睁不开眼。毒蛇会在这时聚集在路边灌丛中纳凉,好多次,尼玛拉木被蛇吓得惊慌失措,背着沉重的邮包另辟险路前行。老乡告诉她,蛇最害怕红色,穿上红衣服蛇就会远远避开,可以放心行路。红色,成了尼玛拉木邮路上的保护色。

  2006年春季,进红坡村的邮路上方修建一条进村公路,开山炸石,尘土飞扬,但每次尼玛拉木穿着红色衣服从远处走来,工人们都要特意停工10多分钟,让她安全通过。

  尼玛拉木的邮包里,除了报纸、杂志、信件和挡雨的塑料布,充饥的糌粑面、饼干外,记者还发现了一叠用红布包裹着的移动电话充值卡。拉木告诉说,德钦山高路远,一封普通平信送到收件人手中,成本达167元,一份报纸的成本是3元左右,所以沿途尽量做一些增值业务,给单位多增加点收入。

   在迪庆,特别是在德钦县云岭乡这样偏远的藏区,在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的雪山峡谷深处,邮路成为艰辛的代名词,尼玛拉木是众多付出艰辛劳动的邮递员中的代表。德钦县邮政局局长杨利民告诉记者,常年奔波在雪山峡谷邮路上的邮递员,上了40岁年纪身体就“散架”了,有的积劳成疾,有的甚至牺牲在邮路上。

  去年,尼玛拉木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今年,她又获得了云南省首届“云南十大女杰”,并被选为在香格里拉传递的北京奥运会火炬手。虽然她有许多荣誉称号,但在沿途乡亲们都喜欢称她为“盛开的格桑梅朵”,因为,这是藏民心中最吉祥的花!

                   

责任编辑:和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