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玛拉木穿着那件最喜爱的红灯芯绒上衣,两个沉重的绿色邮包十字交叉背在身后,又一次走在梅里雪山脚下澜沧江边的弯弯险道上。 离尼诺村民小组还有一段路,尼玛拉木就被等候在家门口的春宗阿妈认出来了,老人布满皱纹的脸庞堆满笑容,双眼盯着山道说:“像格桑花一样鲜艳漂亮!肯定是尼玛拉木来了。”几分钟后,尼玛拉木满头汗水站在老人面前,她打开邮包,把代买的创可贴、药品和发票、找补,一一交到老人家手中,谢过“进家喝碗酥油茶解解渴”的盛情邀请,匆忙地向下一站走去。 尼玛拉木脚下这条像哈达一样系在大山上的小路,有117公里长,最宽处只有两尺,窄的地方需要侧身才能走过,遇悬崖绝壁,就靠两根溜索滑到对岸。因为经常走这条路的人是乡邮员,当地藏民亲切地将其称为“山间邮路”。尼玛拉木已经在这条艰险的山路上奔走了10年,每月走5趟,行程总计超过7万公里,从不间断、毫无缺损地把党报党刊、信件、汇票和入学通知书、居民身份证等送到居住在雪山峡谷深处的藏族群众手中。 “全乡每一位父老乡亲都是我的服务对象,看到他们打开报刊和信件时开心的模样,我觉得自己从事的工作无比光荣!”尼玛拉木自豪地说。一条“山间邮路”,尼玛拉木把它走成了维系德钦县云岭乡5400多藏族百姓的“心路”。 陡峭的山道,常遇落石袭击。许多次尼玛拉木都机敏地躲过了,而2002年冬天的那一次她没有躲过,一群山羊蹬落下一些碎石,滚石从陡峭的山坡上直奔山下的尼玛拉木而来。尼玛拉木身背沉重的邮包,稍微跑慢了一步,茶杯大的石块砸在她的右脚背,顿时鲜血直流。 钻心的疼痛,让尼玛拉木难以忍受,她一屁股坐到地上,双手捏住受伤的脚,眼泪止不住地流了出来。没有药、没有包扎的绷带,她抓了一把细灰撒在伤口上,止住了血。“返回吧,前边的路还长着呢,怕走不动了。”这个念头在心里一闪而过后,又被她否定了:“没有完成任务返回,我做什么邮递员?”尼玛拉木撩起衣袖擦干泪水,奋力起身,一瘸一拐向前走去! 云岭乡下辖红坡、查里桶、果念、西当、斯农5个村委会,分散于东、南、西、北4个方向。 尼玛拉木的任务不但要把每天源源运来的报刊、信件等送到每个村委会,沿途还要分发给群众,她先用两天时间送完澜沧江下游10公里处的查里桶村和东侧山壁7公里处的红坡村,第三天开始走西路和北路,踏上果念、西当、斯农3个村单程为41.5公里的邮路,平均5天半走完一个来回。10年,3600多个日夜,这位年仅33岁,身高只有1.56米的藏家女,把格桑梅朵般绚烂的青春年华融进绿色邮路,周而复始忠实地履行着一个邮递员的职责。 2003年7月的一天晚上,尼玛拉木冒着大雨,踩过一道道泥石流从北线刚回到所里,桑称所长交给她一份特快专递。尼玛拉木才从北线回来,又要往北线去,况且伸手不见五指,大雨如注,需要步行5个小时的悬崖山路。她刚要出门,被所长拦住了,“不能走,你一人去遇到险情怎么办?回家好好休息一夜,明天一早去送,出了问题我扛着。”尼玛拉木回到家里,整夜睡不踏实,早上5点钟就起身出发了,行走5小时把信件交给尼诺村民小组此里农布时,汗水和雨水浇透了她的全身。此里农布一家人望着尼玛拉木雨中远去的背影,感动得连连为她默念平安! 每年中高考过后,送录取通知书是尼玛拉木最辛苦的事。一次,为了送一封高考录取通知书,尼玛拉木跑了6天,才在一个高山牧场找到这名考生,看着考生激动的神情,她满身的疲劳瞬间烟消云散。村民们说:“尼玛拉木干了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误过我们的事”。2004年7月,为了到羊咱村民小组鲁追家送一封挂号信,她连闯3道泥石流,衣裤浸满了泥浆,当鲁追从尼玛拉木手中接过无半点污损的信件时,不住地责怪自己让尼玛受苦了,逢人便讲:“万一姑娘在途中出点什么危险,我一家人怎么担当得起?” 随着一阵尖利的金属摩擦响声,尼玛拉木背着邮包,绳子一头系在腰间,一头挂到溜索滑轮上,从澜沧江东岸 “飞”到西岸,神情从容、无所畏惧! 邮路从澜沧江东岸云岭乡政府上游约20公里处被悬崖截断,只能靠溜索“渡”到西岸,再沿路往北走。10年里,尼玛拉木至少在这条溜索上来回走过1200次。乡里的同志说,1978年有两位邮递员在这里过溜时牺牲了,尼玛拉木的弟弟16岁那年也被汹涌的澜沧江水吞噬。也许尼玛拉木不愿意再提及这些伤心事,她给我们讲起了第一次过溜的经过:虽然生长在澜沧江边,但干邮递员以前从没过过溜索。1999年1月上班的第一天,老所长桑称边教她分发邮件,边教她过溜,拴好滑轮和绳子,所长往前溜过去接她,好害怕!但第二次就自己过了,次数多了,也就不害怕了。 雨天过溜,险像环生,雨水容易让溜索刹车失灵,许多人过溜都避开这样的天气。尼玛拉木清晰地记得,第一回雨中过溜时,速度减不下来,结果撞在对面的木桩上,半天爬不起来,至今还心有余悸。 尼玛拉木是个女儿、妻子、母亲,但她视事业高于一切。2001年5月,离产期只有一个多月时间,她仍然行走在邮路上、过溜索。桑称所长几次劝她休息,她总是回答说:“再跑两趟吧,我们农村妇女临产前还在地里劳动呢!”所长强行“没收”了她的邮包,她这才歇下来。产后才20多天,她把孩子托付给母亲照看,靠家里两头牦牛奶喂养,她又走上了邮路。现在孩子已经7岁了,只把奶奶、爷爷、父亲当作最亲近的人。 尼玛拉木走邮路时经常穿在身上的那件红灯芯绒衣服,鲜艳夺目,好漂亮。记者问她:“干吗不穿绿色制服去送邮件呢?” 她爽朗一笑:“穿红色衣服好处可多了。”她告诉记者,梅里峡谷属于砂壤堆积的裸露地貌,风化严重,草木难生,满眼枯黄色调,穿上一件红色衣服点缀其中,显得生机勃勃。“红色惹眼,老乡想叫我办点事,老远就看见我了。” 盛夏,山间邮路上酷暑难当,从砂砾壤反射过来的强光叫人睁不开眼。毒蛇会在这时聚集在路边灌丛中纳凉,好多次,尼玛拉木被蛇吓得惊慌失措,背着沉重的邮包另辟险路前行。老乡告诉她,蛇最害怕红色,穿上红衣服蛇就会远远避开,可以放心行路。红色,成了尼玛拉木邮路上的保护色。 2006年春季,进红坡村的邮路上方修建一条进村公路,开山炸石,尘土飞扬,但每次尼玛拉木穿着红色衣服从远处走来,工人们都要特意停工10多分钟,让她安全通过。 尼玛拉木的邮包里,除了报纸、杂志、信件和挡雨的塑料布,充饥的糌粑面、饼干外,记者还发现了一叠用红布包裹着的移动电话充值卡。拉木告诉说,德钦山高路远,一封普通平信送到收件人手中,成本达167元,一份报纸的成本是3元左右,所以沿途尽量做一些增值业务,给单位多增加点收入。 在迪庆,特别是在德钦县云岭乡这样偏远的藏区,在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的雪山峡谷深处,邮路成为艰辛的代名词,尼玛拉木是众多付出艰辛劳动的邮递员中的代表。德钦县邮政局局长杨利民告诉记者,常年奔波在雪山峡谷邮路上的邮递员,上了40岁年纪身体就“散架”了,有的积劳成疾,有的甚至牺牲在邮路上。 去年,尼玛拉木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今年,她又获得了云南省首届“云南十大女杰”,并被选为在香格里拉传递的北京奥运会火炬手。虽然她有许多荣誉称号,但在沿途乡亲们都喜欢称她为“盛开的格桑梅朵”,因为,这是藏民心中最吉祥的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