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胞心中的格桑花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通讯员 李毅铭 本报记者 史效轩 发布时间:2008-04-13 12:18:29

尼玛拉木穿着那件最喜爱的红灯芯绒上衣,两个沉重的绿色邮包十字交叉背在身后,又一次走在梅里雪山脚下澜沧江边的弯弯险道上。

  离尼诺村民小组还有一段路,尼玛拉木就被等候在家门口的春宗阿妈认出来了,老人布满皱纹的脸庞堆满笑容,双眼盯着山道说:“像格桑花一样鲜艳漂亮!肯定是尼玛拉木来了。”几分钟后,尼玛拉木满头汗水站在老人面前,她打开邮包,把代买的创可贴、药品和发票、找补,一一交到老人家手中,谢过“进家喝碗酥油茶解解渴”的盛情邀请,匆忙地向下一站走去。

  尼玛拉木脚下这条像哈达一样系在大山上的小路,有117公里长,最宽处只有两尺,窄的地方需要侧身才能走过,遇悬崖绝壁,就靠两根溜索滑到对岸。因为经常走这条路的人是乡邮员,当地藏民亲切地将其称为“山间邮路”。尼玛拉木已经在这条艰险的山路上奔走了10年,每月走5趟,行程总计超过7万公里,从不间断、毫无缺损地把党报党刊、信件、汇票和入学通知书、居民身份证等送到居住在雪山峡谷深处的藏族群众手中。

  “全乡每一位父老乡亲都是我的服务对象,看到他们打开报刊和信件时开心的模样,我觉得自己从事的工作无比光荣!”尼玛拉木自豪地说。一条“山间邮路”,尼玛拉木把它走成了维系德钦县云岭乡5400多藏族百姓的“心路”。

山 道

  陡峭的山道,常遇落石袭击。许多次尼玛拉木都机敏地躲过了,而2002年冬天的那一次她没有躲过,一群山羊蹬落下一些碎石,滚石从陡峭的山坡上直奔山下的尼玛拉木而来。尼玛拉木身背沉重的邮包,稍微跑慢了一步,茶杯大的石块砸在她的右脚背,顿时鲜血直流。

  钻心的疼痛,让尼玛拉木难以忍受,她一屁股坐到地上,双手捏住受伤的脚,眼泪止不住地流了出来。没有药、没有包扎的绷带,她抓了一把细灰撒在伤口上,止住了血。“返回吧,前边的路还长着呢,怕走不动了。”这个念头在心里一闪而过后,又被她否定了:“没有完成任务返回,我做什么邮递员?”尼玛拉木撩起衣袖擦干泪水,奋力起身,一瘸一拐向前走去!

  云岭乡下辖红坡、查里桶、果念、西当、斯农5个村委会,分散于东、南、西、北4个方向。

  尼玛拉木的任务不但要把每天源源运来的报刊、信件等送到每个村委会,沿途还要分发给群众,她先用两天时间送完澜沧江下游10公里处的查里桶村和东侧山壁7公里处的红坡村,第三天开始走西路和北路,踏上果念、西当、斯农3个村单程为41.5公里的邮路,平均5天半走完一个来回。10年,3600多个日夜,这位年仅33岁,身高只有1.56米的藏家女,把格桑梅朵般绚烂的青春年华融进绿色邮路,周而复始忠实地履行着一个邮递员的职责。

  2003年7月的一天晚上,尼玛拉木冒着大雨,踩过一道道泥石流从北线刚回到所里,桑称所长交给她一份特快专递。尼玛拉木才从北线回来,又要往北线去,况且伸手不见五指,大雨如注,需要步行5个小时的悬崖山路。她刚要出门,被所长拦住了,“不能走,你一人去遇到险情怎么办?回家好好休息一夜,明天一早去送,出了问题我扛着。”尼玛拉木回到家里,整夜睡不踏实,早上5点钟就起身出发了,行走5小时把信件交给尼诺村民小组此里农布时,汗水和雨水浇透了她的全身。此里农布一家人望着尼玛拉木雨中远去的背影,感动得连连为她默念平安!

  每年中高考过后,送录取通知书是尼玛拉木最辛苦的事。一次,为了送一封高考录取通知书,尼玛拉木跑了6天,才在一个高山牧场找到这名考生,看着考生激动的神情,她满身的疲劳瞬间烟消云散。村民们说:“尼玛拉木干了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误过我们的事”。2004年7月,为了到羊咱村民小组鲁追家送一封挂号信,她连闯3道泥石流,衣裤浸满了泥浆,当鲁追从尼玛拉木手中接过无半点污损的信件时,不住地责怪自己让尼玛受苦了,逢人便讲:“万一姑娘在途中出点什么危险,我一家人怎么担当得起?”

责任编辑:和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