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扶贫产业 激发内生动力 西藏让农牧民腰包鼓起来 上半年西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幅居全国首位 目前西藏贫困发生率已下降到6%之内 秋冬季节,西藏牛羊成群,青稞飘香。在拉萨市达孜区,刚收割完家里的青稞,45岁的曲珍就赶到雪乡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当起了缝纫工。“以前,收完青稞就在家闲着。最近,合作社接到一大批校服订单,大家都在加班加点。”这个成立于2012年底的专业合作社,如今已吸引27名像曲珍这样的农牧民稳定就业,每个月能为他们每人带来2800元至6000元的收入。 “近3年来,我们通过因地制宜发展扶贫产业,激发农牧民增收的内生动力。今年上半年,达孜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623元,75%以上都是产业和工资性收入,比之前高出不少。”拉萨市达孜区委书记张干说。而5年前,当地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中,各种惠农补贴、公益性岗位等政策性收入占四成左右。 西藏是我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中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区。今年上半年,西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009元,同比增长12.5%,增幅居全国首位,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长47.3%。 在发展牦牛、青稞、矿泉水、民族特色手工艺品等高原特色产业的同时,西藏各地在农牧民培训和转移就业上想办法,妥善处理产业发展与农牧民就近就业、能干会干的关系,最大限度让他们分享发展红利。据介绍,今年上半年,西藏各类基建项目建设带动19.3万农牧民转移就业,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大幅增加。 目前,西藏贫困发生率已下降到6%之内。今年,自治区计划实现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3%以上、15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9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努力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 (人民网西藏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