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昭阳区蹚出从“造血”到“固血”的扶贫路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8-21 16:53:18

    近年来,昭阳区把产业扶贫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促增收、助脱贫,探索从“造血”到“固血”的扶贫模式,取得明显效果。

    昭阳区委、政府严格按照“良种良法、高度组织化、基层党组织主导农民专业合作社”三个全覆盖要求,采取“培育+培优”的方式,对产业基础好的地方,着力“培优”,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对产业基础薄弱的地方,着眼“培育”,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有效形成大产业“顶天立地”、小产业“铺天盖地”局面。按照市委、市政府打造昭通中心城市“苹果之城”要求,昭阳区充分发挥产业办公室、农投公司、易地搬迁公司作用,统筹整合涉农资金1.3亿元,突出发展苹果和马铃薯两大“拳头产业”。今年,计划投入5898万元用于苹果、马铃薯产业发展,目前已投入3360.8万元,完成苹果新植5万余亩,实施老果园标准化提升改造17万亩,苹果种植面积达38万亩,预计年总产量达48.6万吨,总产值28.7亿元,受益人口31万余人,人均年收入达9000元以上,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1.1万余户3万余人。预计到2020年,全区苹果种植面积达60万亩,年总产量达80万吨,总产值达60亿元。完成马铃薯种植2.8万亩,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5460户2.2万人,实现产值近1亿元。同时,对产业基础薄弱的地方,采取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的方式,重点培育种养殖、电商扶贫、乡村旅游等富民产业,有效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

    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市场化运作原则,将土地等生产要素流转给种植大户、致富能人、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实施规模化生产。每亩每年的租金少则几百元,多则一千多元。现已成功引进陕西海升、国投中鲁等龙头企业入驻昭阳。目前,共流转土地6.7万亩,增加群众资产性收入7000万元。

    引导贫困群众加入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以入股分红、吸纳务工、股权合作、托管代养等方式,最大程度地保障贫困群众利益,坚决不让一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游离在合作组织之外。截至目前,全区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1043个、联合社11个,入社成员5.5万户19.9万人,实现全区所有贫困村全覆盖。建立国家级示范社2个、省级示范社10个、市级示范社31个,有效带动和促进了贫困群众增收。

    昭阳区抓好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分类分批组织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4283人次、现场培训7688人次、引导性适用技术培训2823人次,对培训合格人员,有序引导到产业扶贫基地、公益岗位务工就业,目前提供了32850个就业岗位,达成用工意向3970人。同时,充分利用东西部扶贫协作机遇,有序组织输出25批次440人,带动6779人到广东务工。今年上半年,全区外出务工人员达45000余人,实现务工收入21.3亿元。

    推进贫困村、贫困户与市场主体对接,现已成功引进陕西海升集团、湖南商会、东达公司等企业落户昭阳,建设苹果、马铃薯、生猪养殖等基地6个,辐射带动本地企业建设农业庄园21个、家庭农场128个、专业合作社143个,吸纳1200余贫困人口就近就地务工,人均增收3000余元。

    昭阳区以“提升一批富裕村、壮大一批薄弱村、消除一批空壳村”为目标,区委组织部牵头组建成立村集体公司,安排2220万元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以71个村集体经济未达标村为重点,优化集体收益管理、使用、监管制度,强化村集体经济自我发展能力,促进贫困户增收致富。目前,已有70个行政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达2—5万元。

    (通讯员 徐曼丽 阳廷安)

责任编辑:实习生 师竹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