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宁县通红甸乡,有个“牛书记”,他不姓牛,可是村民都亲切地称他“牛书记”“牛专家”。这个“牛书记”就是华宁县通红甸乡肉牛养殖党支部书记李开学。在脱贫攻坚中,李开学充分发挥党支部书记作用,大力发展规模化肉牛养殖,以一人带十人、十人带一村的发展模式,带领党员、群众脱贫致富。 探索发展肉牛养殖 从“牛亏损”成为了“牛专家” 2012年,担任山羊母村长麦地小组组长的李开学抱着打破脱贫瓶颈的想法,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并借贷25万元,建盖了400平方米的标准化牛舍,只身一人到山东引进了40头肉牛,开始肉牛养殖的探索。由于自然环境差别较大,导致引进的牛“水土不服”、迅速消瘦,为了减少损失,他只好将这批牛低价贱卖,直接损失接近25万元,李开学成了村民口中的“牛亏损”。 但是,这次失败并没有击退他养牛的决心,他开始埋头钻研养殖技术,种植优质牧草130余亩,多方位优化养殖条件,并再次借贷引进一批良种母牛和优良种公牛。通过科学养殖,李开学家年出栏肉牛30头,肉牛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其他村民看到了李开学的成功,开始对养牛产生兴趣,都向他请教养牛技术,李开学从“牛亏损”成为了“牛专家”。 建立肉牛养殖党支部 带动党员发展肉牛养殖 2013年,通红甸乡党委决定成立肉牛养殖党支部,由李开学任支部书记。这下可乐坏了李开学,他早就想把养牛的经验和大家交流,希望更多村民能够投入到肉牛养殖致富行动中来。 为凝聚发展合力,李开学反复到村子里找有带动性的党员做工作,介绍养殖肉牛的市场及效益,并希望他们加入党支部,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养殖,推动全村肉牛养殖规模化。同时,得到了民建云南省委社联部的帮助,为养殖户提供贷款利息补助和养殖技术培训经费补助。在李开学的带领下,肉牛养殖党支部发展壮大了起来。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李开学说:“自己富了不算真正的富裕,群众都富了才是真正的富裕。” 在担任支部书记以后,他积极带领支部党员定期为养殖户开展技术培训,定期上门帮助贫困户解决养殖中遇到的问题,开展“学政策理论、学养殖技术、学经营管理,争做群众贴心人、争做致富带头人、争做产业领衔人”为主题的党日活动,由支部带头外出多方寻求合作销售企业稳定销售渠道。通过“党员+示范户+贫困户”的方式,以一人带十人、十人带一村,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目前,长麦地小组肉牛存栏153头,肉牛养殖逐步形成了规模化、专业化的格局。通过发展肉牛产业,推动贫困户增收致富,该小组贫困户由2011年的12户23人下降到目前的1户5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4998元增长到目前的8445元。 (记者 吴坤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