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昭通马铃薯:从口粮品到致富产业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7-24 10:14:03

昭通洋芋备受关注

聚集世界目光 看好发展前景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除南美洲的秘鲁外,再也找不到这种高海拔的种植区了。”2016年7月12日在昭通召开的马铃薯种薯国际论坛上,国际马铃薯中心原副主席彼得·范德·扎格博士的论述得到与会中外专家学者的一致认可。

“从区域优势和运输半径来看,昭通马铃薯种薯除提供中国西南地区种植外,在供给东南亚、南亚国家种植中也有着世界其他地区无法超越的优势,基于这个原因,昭通种薯发展的潜力非常乐观。”

两年多来,昭通马铃薯产业究竟如何发展成了中外专家学者和业界的热门话题。

专家们认为,昭通气候条件与马铃薯原产地(南美安第斯山区)十分相似,马铃薯种植区域自然隔离条件较好,生产的种薯质量好、退化慢,是国内外马铃薯种薯扩繁最佳地区之一。随着世界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实施,世界种薯需求量将越来越大,马铃薯种薯市场也将急剧扩张。世界各低海拔地区想要获得高品质种薯,既可以从欧洲、北美获得,也可以从云南昭通获得。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的改善,藏身乌蒙山腹地,南丝绸之路重镇要冲,地处云、贵、川三省交界“咽喉西蜀、锁钥南滇”的昭通,聚集了世界马铃薯业界的目光,国内外专家学者十分看好昭通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前景。

如何把特色产业变成支柱产业,把优势资源变成经济优势?在7月8日至10日召开的2018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上,来自国内外的2600多位马铃薯专家、学者和企业家、行业精英围绕“马铃薯产业与脱贫攻坚”主题,开展主题报告、现场观摩、专题研讨,共话马铃薯产业发展,共谋产业扶贫良策,形成了乌蒙山区马铃薯产业发展战略。专家学者建议,昭通要充分发挥气候优势、地域优势,交通优势,建成优质种薯扩繁基地,为外界提供优质的马铃薯和种薯,将马铃薯培育成群众增收致富的大产业,将带动一方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打造“两个基地” 延伸产业链

“借鉴现代烟草的成功经验,破解昭通马铃薯发展的困局。”昭通市提出,紧扣省委、省政府提出云南要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目标,按照良种、良法,高度组织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三个全覆盖的措施,着力打造中国南方优质马铃薯生产基地,立足大西南、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中国马铃薯优质种薯基地。

马铃薯是昭通第二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300万亩左右,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全国的十分之一。然而,长期以来,昭通种植的马铃薯种源退化严重,组织化程度不高,病虫害防治不够,亩产量不高,全年产量仅在300万吨左右,产业发展一直未能摆脱“大资源小产业”困境。

为改变品质单一、品种退化严重这一难题,2017年,昭通投资4500万元建成了西南最大的马铃薯原原种雾培育种中心,从省内外科研院所选择了10多种适合本地栽培的品种,实现年产马铃薯原原种1000万粒以上,通过扩繁,能够满足150万亩种薯需求。此外,昭通市农科院还研究了一种高效栽培技术,使每株的结粒从过去的2至5粒增加到25至100粒以上,翻了近50倍。

“昭通马铃薯组培、雾培技术已经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种子协会马铃薯分会副会长、宁夏马铃薯产业协会会长马玉龙在参观途中对昭通马铃薯育种技术点赞。

“支部上山,党员下地。”在昭阳区靖安镇西魁梁子上迈万亩马铃薯基地内,鲜红的标语牌尤其醒目。为破解组织化程度不高,没有规模效应的现状,通过农业、供销和各基层组织,昭通全市成立专业合作社,通过高度组织化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将农户组织起来,实现规模化种植、规范化管理,确保良种、良法落到实处。据悉,今年昭通全市在马铃薯主产优势区行政村已经实现“党支部+合作社”全覆盖,惠及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

为确保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昭通在重点培育本土龙头企事业的基础上,还积极引进云南农垦集团,在昭通成立农投公司,从种植、加工、销售进行全产业链建设。该公司总经理助理魏新告诉记者,农垦集团入驻昭通一年多来,围绕昭通苹果、天麻、花椒、马铃薯、特色经作、特色养殖等“六大高原特色产业”,积极探索多层次、多领域、多途径的产业开发合作。在马铃薯种植上,已经在镇雄建成年产1800吨天使土豆片的生产线,在鲁甸文屏镇建成87.47亩马铃薯科技育种中心,年产原原种200万粒,满足25万亩种植需求。

“把填饱肚子的口粮培育成增收致富的产业,昭通的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已经连续10年参加中国马铃薯大会的山西农科院的杜培兵认为,昭通马铃薯种植面积大,组织化程度高,产业链完善,产量和效益高,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的人来说,感到十分振奋和欣慰。

把“温饱薯”变为“致富薯”

坚持以现代农业理念为引领,借鉴云南烟草产业发展经验和“第一车间”模式,昭通在马铃薯主产县区集中打造7个2000亩以上的脱毒原种和一级种薯繁育精准扶贫示范基地,按照人均1亩的标准,吸纳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实现参与贫困人口年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马铃薯是昭通贫困群众参与度较高的产业,也是最具实效的产业之一。昭通市委书记杨亚林说,全市共有64万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马铃薯,马铃薯产业收入约占其家庭收入的32%。在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角声中,昭通打响了群众“温饱薯”变“致富薯”产业大会战。

盛夏7月,正是马铃薯花开的季节。记者在鲁甸县水磨镇铁厂村看到,漫山遍野紫色、红色的马铃薯花迎风摇曳。正在地里劳动的卢应德老人喜滋滋地告诉记者,他去年以10多亩山地和3万元资金加入鲁甸新兴专业合作社,老伴和他都在合作社打工,一年下来,租金、工资、分红等各项收入已经超过10万元。

“小洋芋变成脱贫致富大产业。”在水磨镇,像卢应德老人一样靠种马铃薯不但脱了贫,而且还过上了好日子的就有3200多位。

“昭通已经把马铃薯从一个土豆豆变成了金蛋蛋。” 在鲁甸水磨镇参观的甘肃兰州榆中佰凡马铃薯种植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袁军锋由衷地说。

半山土豆载希望。2017年,昭通市将马铃薯作为昭通高原特色农业六大主导产业之一进行重点培育,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马铃薯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意见》,明确到2020年全市马铃薯二级以内脱毒良种覆盖率达100%,种植面积320万亩,平均单产每亩达2000公斤,鲜薯总产量640万吨,实现农业产值89亿元,主产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可折价净收入2800元以上,将成为推动昭通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力军、贫困山区人民稳定脱贫的主导产业。

“大力兴办马铃薯加工业,依托科技创新大力发展马铃薯精粉、变性淀粉、速冻薯条、膨化休闲食品、马铃薯乳酸钙、生物胶等精深加工产品,促进马铃薯产业优化升级。”

“跟着洋芋来旅游”,通过“旅游+”形式,全力推动马铃薯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昭通马铃薯百亿元产业集群正在形成。(蔡侯友 沈迅 谢毅 文/图)

新闻链接

最适宜种植区域之一

云南地处低纬高原,呈典型的立体气候,具有与马铃薯原产地相似的气候优势条件,生产季节气温相对稳定,生产安全,贮藏费用低,损耗少,是马铃薯的最适宜种植区域之一。

全国冬作马铃薯最大产区

2017年,全省马铃薯面积879.1万亩,比2010年增加139.45万亩,增长18.8%;鲜薯总产量1033.5万吨,比2010年增加269.25万吨,增长35.2%。其中,冬马铃薯面积大幅上升,达到300多万亩。

育种水平全国领先

截至目前,全省已选育和审定了80多个马铃薯品种(包括鲜食、淀粉、薯条、炸片等特色专用品种),约占全国改革开放以来审定品种的1/6。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如合作88、会-2号、丽薯6号、宣薯2号、云薯304等全国知名。截至2016年共选育马铃薯新品种50余个。

具备健全的技术推广体系

通过与国际马铃薯中心(CIP)、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等国内外马铃薯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以及加大对新品种选育和新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全省已初步建立了一支集马铃薯基础研究、资源保存、品种选育、栽培管理和技术推广的科技队伍,具备了较为健全的省、州市、县、乡马铃薯技术推广体系。

马铃薯出口大省

云南一年四季均种植马铃薯,周年均有鲜薯上市,特别是冬马铃薯,超过80%外销到全国27个省市区。据中国海关信息中心及中商产业研究院提供的数据,从2010到2017年,云南省马铃薯贸易出口量和出口额平均占全国的10.37%和18.75%,据全国第二位,是全国马铃薯出口大省。

发展六大优势

气候优势、空间优势、品种优势、品质优势、种薯优势、区位优势。

绿色发展之路

省委、省政府提出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食品牌”,为马铃薯产业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全省将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的发展新路子,走好特色路,打好绿色牌,加快马铃薯产业发展的转型升级,将云南打造成为面向全国和南亚、东南亚的马铃薯脱毒种薯和商品薯生产交易中心,以及马铃薯产品加工基地。

产业发展目标

力争到2020年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1200万亩,鲜薯总产量达到1800万吨;力争鲜薯加工比例达10%。(记者 蔡侯友 整理)(来源:云南日报)

责任编辑:李毅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