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共铸中国心】甘南好地方 北京好医生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7-15 10:27:42

背着药箱,踏过雨后泥泞的牧场小径,前来参加2018年“同心⋅共铸中国心”义诊活动的北京第六医院骨科主任孙祯杰大夫和几位志愿者,今天来到彭措卓玛家,为她们解决难题。

“扎西德勒!”远远望见几位北京来的客人,彭措卓玛大姐家的两个小姑娘兴奋地来到门口欢迎。彭措卓玛家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尕海镇,这里茫茫草原环绕着秀美的尕海湖,海拔达到3500米。

图为美丽的尕海湖。

彭措卓玛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三年前的一场车祸,造成她经常性头疼,走路像是踩棉花,乡镇里的医生没找出病根。借着义诊的机会,热心的镇卫生院的院长拉玛才让,请孙大夫来看看。图为出诊前,孙祯杰大夫细心准备可能用到的药品。

图为孙大夫与彭措卓玛家的小朋友玩游戏。

孙大夫参与各类下乡义诊活动有15年,赴藏区义诊已是第三次,和藏族同胞交流起来亲切温暖。一进家门,孙大夫将特意准备的小礼物送给家里的两位小女儿,逗得小姑娘直乐。“不是白给的,你们今天要当小翻译。”彭措卓玛听不懂汉语,孙大夫请两位小姑娘当小助手。

拿出叩诊锤,在大姐上下肢轻轻敲打,进行神经系统物理检查,仔细询问受伤经过和身体状况,虽然不在诊室,诊断流程一丝不苟。

“如果控制的好,症状可以逆转”,听了孙大夫的话,方才有点紧张的彭措卓玛微笑起来。经诊疗,病因是颈椎部位受外伤,颈椎神经受损。孙大夫将免费的对症药品交给一家人,并叮嘱同行的拉玛才让院长帮助大姐进行颈部影像学检查,以便进一步诊疗。图为郑大夫挥别彭措卓玛一家。

“我们镇卫生院百分之九十的医生都是藏医,西医奇缺,特别需要你们帮助医治临床上的疑难杂症。”拉玛才让院长感激地说。走出彭措卓玛家,一行人马不停蹄赶回乡卫生院义诊。不多时,十来位来看病的藏族同胞围拢在孙大夫身旁。藏区多高寒天气,风湿性关节炎和腰腿疼疾病多发。图为尕海镇卫生院内,前来向北京各医院专家看病的藏族同胞络绎不绝。

在为藏族群众诊疗疾病的同时,孙祯杰大夫向当地医生讲授诊疗经验技术,“授人以渔”。

“如果能够及早治疗,可以避免很多痛苦。”握着名叫尕尔藏的76岁老人因关节炎变形的双手,孙大夫感叹道。老人已经忍受病痛近10年时间。在多次义诊的经历中,孙大夫感到,如今藏族群众生活好了,基本的医疗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不过,受限于不正确的健康理念和医疗信息获取途径的匮乏,不少群众不知该去哪里寻医问药,还经常耽误治疗时机。

孙大夫与前来看病的藏族同胞和卫生院医务工作者聊上了微信。“以后自己和身边的人有健康问题,都可以在微信群里问!”孙大夫同几位有微信的患者和乡卫生院的大夫建立了微信群。这样一来,藏族群众直接向北京的专家远程沟通,把短期的义诊活动变成了长期的帮扶。

这次来到甘南,孙大夫也向当地医生了解藏医文化。“义诊的作用是双向的,也催促自己不断学习。”孙大夫在介绍说,在过去义诊中看到针灸疗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病方便易行,这位年近50的专家“回炉再造”,去大学学习针灸推拿。

一天高强度的义诊结束,孙大夫服用了复方丹参滴丸,减缓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感。虽然疲惫,看到车窗外挥手致意的藏族同胞,孙大夫脸上现出微笑。今年,同他一样,来自北京及全国各地200余家医疗机构的医务专家、爱心志愿者共800余人,参与到了“2018同心⋅共铸中国心”甘南行大型医疗公益活动中。

义诊队伍离开,卫生院的医护人员送别义诊队伍。返程路上,眼见草原秀美,道路平坦,牧民新村整洁美观。不久的将来,身体恢复健康的彭措卓玛和家人,也会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摆脱贫困。美丽的甘南草原上,藏族同胞幸福安康的新生活有来自北京医务工作者的辛勤付出。(中国西藏网

责任编辑:和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