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大地颤动,山崩地裂,房倒屋塌,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共造成617人死亡,112人失踪,3143人受伤,22.97万人紧急转移安置,108.84万群众失去了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 3年来,在曾经满目疮痍的废墟上,灾区实现了生活条件大变样、社会事业大跨越、基础设施大提升、产业结构大调整。昔日破碎的家园涅槃重生,处处焕发勃勃生机。 “灾区生产生活条件已经大大超过灾前水平” “经过3年的恢复重建,龙头山镇涅槃重生,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至少跨越了30年。”面对记者的采访,40岁出头、个子不高的龙头山镇党委书记李善云脸上透着欣慰和喜悦。 李善云终生铭记:2015年1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新春首次离京考察便来到鲁甸地震灾区。在震中龙头山镇,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甘家寨临时安置点,坐在救灾帐篷里与受灾群众拉家常,问寒问暖。在原镇政府满是废墟的院子里,他面色凝重地向在场的省、市、县、乡领导仔细询问地震伤亡、抗震救灾和过渡安置情况。在骡马口社区面对围拢来的干部群众,他深情地说,天灾无情人有情。老天爷把大家的家园毁了,党和政府一定要帮助大家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家园!大家要增强对美好生活的信心,不怕灾害,不怕困难,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把新家园建设得更好! 谆谆嘱托重如千钧。3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灾区各级党委、政府,干部群众万众一心,攻坚克难、砥砺奋进,把灾后恢复重建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政治任务、最大的德政实践,用心血和汗水向党和人民交出了合格答卷。截至今年7月底,鲁甸地震灾后恢复重建1761个规划项目已全部开工,完工1545个,累计完成投资256.2亿元,龙头山、火德红、包谷垴3个重点集镇和45个民房集中安置点全部建成,基本实现“户户安居、家家有业、乡乡提升、生态改善、设施改进、经济发展”的重建目标。 “灾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得到全面恢复并大大超过灾前水平。” 仲秋时节,行走在龙头山镇,记者看到在青山绿水间、深山峡谷中,一条条柏油路延伸其间,一个个青瓦白墙、美丽安全的集中安置点分外耀眼,一栋栋新居内欢声笑语,一所所学校内书声琅琅……李善云告诉记者,2016年底,全镇新建成了9个集中安置点,15748户重建户和531户修缮加固户已全部完成,所有受灾群众按时间节点和要求搬入新居。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坚持功能恢复与发展提高相结合,截至今年8月底,全镇10个行政村3个社区全部修通了柏油路,总里程达到200多公里。架设20多公里的引水管道,实现了沿河、沙坝、光明3个行政村跨村调水工程,使祖祖辈辈水贵如油的山村喝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彻底摆脱了吃水难。新建成12所中小学、一所幼儿园,12个村委会、12所卫生院,和地震前相比,全镇基础设施建设至少提前了30年至50年。 “3年前,总书记来看望我们,他就坐在我和老伴的身旁,拉着我的手问寒问暖。”在新建的甘家寨社区,在宽敞明亮的一楼客厅里,年逾古稀的甘正芬、邹体富老人坐在沙发上,抱着刚出生4个多月的孙子,指着墙上习近平总书记与他们夫妻俩亲切交谈的照片,幸福的笑容绽放在满是沧桑的脸上。 龙头山镇沿河村甘家寨在地震中发生大面积山体滑坡,整个村庄全部被掩埋,民房全部毁损,全村270人中21人遇难、31人失踪、45人受伤,被称为地震中“消失的村庄”。 为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看望慰问甘家寨村民时提出的“过渡安置好、房子要建好、生活要更好”要求,结合群众意愿,龙头山镇在龙泉社区拿出最好的地块建成了新的甘家寨新家园。 “做梦都没有想到会过上这么好的日子。”甘正芬和邹体富老人说,当时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已经全部实现,我们老两口仅花了1万多元就住进了90平方米一层半带花园的小楼,旁边是二儿子邹家贵家,日子是越过越好。 “二儿子在地震中失去了妻子和两个孩子,现在与同村在地震中失去丈夫和3个孩子的李继巧重组家庭,今年4月份又生了个大胖小子。”甘正芬和邹体富老人笑得合不拢嘴。 行走在龙头山镇骡马口甘家寨社区,这个在地震中“消失的村庄”如今涅槃重生, 89户村民已经在骡马口社区最好的位置生活了两年多,新增加了10多名人口,灾区群众有的利用自家的美丽小院开起了农家乐、客栈,有的跑运输,生活完全安定下来。 “这辈子做梦都没想到会住上这么漂亮的房子,生活有低保,加上儿孙们孝顺,吃穿不愁,看病大部分都在新农合报销,这得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回顾灾后3年多来的幸福生活,甘正芬有说不完的话。尽管听力不太好,邹体富老人多次抢过话茬表达对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感恩之情。 “党和政府的关怀激励我们自强不息,没有党中央的关心,没有社会各界的帮助,绝对没有现在的鲁甸。我们就是要通过宣传教育,让群众懂得感恩。”鲁甸县委书记夏维勇如是说。 “小小花椒树长成致富大产业” “我家去年花椒收入将近6万元,今年由于受到气候影响,花椒产量有所下降,但是售价比去年每斤增加5元,总收入不会减少。”秋日正午的阳光下,虽然热得直冒汗,正在晒场上分拣花椒的肖慈贤夫妇却高兴得合不拢嘴。 “小小花椒树长成致富大产业。”时任龙头山镇光明村 “花椒支书”、如今已是龙头山镇党委宣传委员的谭德军欣喜地告诉记者,自从习近平总书记在鲁甸灾区对鲁甸花椒产业给予充分肯定后,“救命树”花椒又成了“致富树”,花椒价格从2015年的平均每市斤42元上涨到今年的52元,龙头山镇花椒产值去年已经达到3亿元,并形成光明、沿河、龙头山3个花椒专业市场。每年花椒上市季节,吸引了重庆、四川近300个老板前来收购花椒。两年来,每到花椒收购季节,3个市场每天晚上人头攒动、灯火通明,形成了“花椒夜市”新景观。 为把小小花椒树做成致富大产业,2017年,鲁甸已建万亩优质生产基地5个,县级花椒科技示范样板6500亩,乡、村两级花椒科技示范样板1.5万余亩,并正在规划建设花椒交易市场和冷链物流交易市场。花椒产业已发展成为鲁甸种植规模最大、经济效益最好、带动效应最明显、群众脱贫致富最受益的绿色支柱产业。 3年来,灾区各县区围绕“家家有业”目标,大力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一大批特色优势产业顺势而起,产业化发展水平全面提高。在优势特色产业上,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着力巩固畜牧、烤烟、桑蚕、核桃、花椒等传统产业,做大做强以昭龙绿色产业发展示范带为龙头的高原特色农业,建成一批以昭通苹果、鲁甸樱桃为主的高原特色产业基地和庄园农业示范园;随着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中的65个特色产业项目全部建成,工矿企业已全面恢复生产,灾区业已建成昭阳、鲁甸等4个百亿元产业园区;在第三产业上,沿71公里的昭龙绿色产业发展示范带建成了生态景观带,将新型旅游小镇、观光旅游、生态种植、园区经济等融为一体,较好地促进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为灾区群众脱贫致富架起了金色桥梁。 花椒树下养殖土鸡,擦亮“椒林鸡”品牌;在地震废墟上建起地震遗址公园,挖掘朱提银文化发展旅游;通过电商平台把鲁甸花椒、昭通苹果、昭通天麻、巧家小碗红糖、鲁甸椒林鸡等农特产品卖到全国、全世界,通过园区聚集效应延长产业链……鲁甸地震灾区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势头强劲。 “重建脱贫齐头并进家家户户安居乐业” 暖暖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户照进厨房,40多岁的毛天礼正在家里包包子,做好后拿到周边村子里卖,一天能赚近百元。她家的院子里种着白菜、辣椒等蔬菜,院子外种着果树和花草。 毛天礼有3个儿子,一个开货车、一个在外打工,一个还在上学,加上她做生意的收入,家里年收入不低于10万元。 像毛天礼家一样,灾区群众重建脱贫齐头并进,实现了家家有业、户户安居的目标。 把恢复重建与脱贫攻坚同步推进,为灾区推开了脱贫的大门。在龙头山镇八宝村,村党总支书记李有波带头成立了合作社,村民以樱桃树入股,目前已有一定的规模。李有波还计划种植猕猴桃,树下养殖生态鸡和猪等,搞循环经济,发展绿色生态经济,吸引周边人群来消费,带动群众致富。 “在自家安置房里开个小超市,生意好时一天能赚两三百元。”记者在灾区看到,像鲁甸沙坝回龙湾集中安置点村民周鹏一样,利用安置房做起小生意的还有不少。 “恢复重建结束之时即是灾区脱贫之日”,灾区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把恢复重建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鲁甸灾区涉及的两市5县区共组织了1.14万名各级党员干部深入灾区驻村入户,“用身影说话、用行动指挥”“用双脚去衡量、用汗水去浇灌、用真情去感动”,3年共实现了18万余人的脱贫。 重建脱贫双推进,昭通市以灾后恢复重建为契机,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主动服务融入国家和省的发展战略,紧扣精准识别,精准施策,坚持“133”脱贫攻坚工作思路,全面实施脱贫攻坚、交通先行、产业培育、新型城镇化、教育兴昭、生态文明“六大战略”和《镇彝威革命老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行动计划》,决战贫困、决胜小康,决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输不起的硬仗,让昭通11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实现昭通跨越发展。 恢复重建的3年,是灾区生活条件大变样的3年,是灾区社会事业大跨越的3年,是灾区基础设施大提升的3年,是灾区产业结构大调整的3年,也是灾区自强不息精神大弘扬的3年。 “昭通恢复重建成绩斐然,昭通发展生机盎然。”历经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奋斗,鲁甸6.5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本实现了“户户安居、家家有业、乡乡提升、生态改善、设施改进、经济发展”的重建目标,向党和人民交出了满意答卷,获得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点赞。 一座座安全美丽的新家园在废墟上崛起,一项项产业正在蓄势待发。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下,灾区干部群众正以不屈的精神、高昂的斗志、百倍的信心,在新家园上昂扬奋进。(云南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