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云南省委宣传部在云南广播电视台发布了2017年第二批“云岭楷模”,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公安局禁毒大队副大队长李敬忠、昭通市永善县茂林镇永兴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谭德才、楚雄中级人民法院民事二庭庭长倪志敏被授予“云岭楷模”荣誉称号。 发布现场,省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为谭德才、倪志敏和李敬忠家属颁发了“云岭楷模”荣誉证书。 那荡气回肠的一战 他用生命为战友挡住子弹 他是缉毒战线的“福尔摩斯”,是爱岗敬业的人民警察,还是公安禁毒的“情报尖兵”。他运用情报信息技术,为全队侦破各类重大毒品案件发挥了置关重要的作用,并带出了好几个“高徒”,使整个禁毒大队的破案水平突飞猛进。 生于1984年8月的景洪市公安局禁毒大队副大队长李敬忠,于2016年11月4日在抓捕毒贩时不幸壮烈牺牲,终年32岁。 那天,李敬忠与战友来到位于中缅边境的景哈乡勐滩河边一处橡胶林地埋伏,等到一伙境外毒贩即将在这里进行毒品交易时,李敬忠所在的指挥车便冲向毒贩的车辆,死死堵住其逃跑路线,他迅速推开车门实施抓捕。就在他靠近毒贩车辆的瞬间,“砰”的一声枪响,躲在车后座的毒贩向他开了一枪,子弹当场射穿他的颈总动脉并击碎颈椎,可他仍然往前猛冲3米扑向毒贩,为身后的战友挡住了毒贩的视线和子弹,也阻挡了毒贩逃亡的路线。这时,负隅顽抗的毒贩向李敬忠射出第二枪,击中了他的手部。 李敬忠虽然倒下了,但他用生命保障了战友的安全,保障了战友将毒贩成功擒获,保障了21公斤毒品被悉数缴获。 不当老板当村官 他带领村民勇闯致富路 从47岁走马上任到60岁离任,13年的村官之路,谭德才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也带领村民闯出了高寒山区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谭德才天资聪明,虽只读过小学,但他勤奋好学,烧瓦、木工等样样精通。土地到户以后,谭德才任原谭家营社社长。1994年7月1日,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做出一个决定,“不当老板当村官”。 为改变甘杉村的落后面貌,谭德才决定把科技兴农放在首位,在稳粮的基础上兴办乡镇企业。他率先垂范,带领群众推广地膜单株定向玉米移栽1200亩,使甘杉村的玉米种植面积比原来增加了400亩,玉米单产由原来的三四百斤提高到六七百斤。后又推广洋芋垄作等农业科技。全村粮食产量大幅度提升,两年就解决温饱问题,告别了寅吃卯粮的历史。 2002年,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甘杉村当年就争取到2000亩退耕还林指标。利用来之不易的退耕还林指标,谭德才带领村民高标准造林争取补助。 谭德才刚任村主任的时候,那时的甘杉村一贫如洗,山上光秃秃的,谭德才在谭家营造的3000多亩林子是点缀甘杉最大的一片绿色;如今的甘杉村,龙门寨集镇已有100户人家,谭家营集镇已有88户人家,家家住着小洋楼,全村的人工林也达18000多亩,昔日苍凉的荒坡如今已经披上了绿装。 公正办案 他愿一辈子坚守审判一线 他是楚雄州法院系统的“办案能手”,也是被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表彰的“全省优秀法官”。身材瘦小,厚厚的眼镜,一脸专注,不善言辞的倪志敏,默默地坚守着神圣的审判台20多年。 1993年7月从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系法学专业毕业后,他便来到楚雄州中级人民法院工作,至今,他共承办审结民商事案件1000余件,参与了2000余件民商事案件的审判工作。23年来,几千件案件的重负在他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眼睛被诊断患有眼底黄斑劈裂,左眼几乎无光感,右眼矫正视力只到0.6。但他对审判事业的热情却丝毫没有减弱:他最大的爱好就是看法律书籍,最大的兴趣就是和同行们讨论法律问题。 在楚雄法院,从院长到普通干警,曾经不止一次遇到过案件当事人因为担心是否能公正办案而询问的情况,但当他们说出案件承办人是倪志敏时,大家都是众口一词,“只要是倪志敏办的,没问题”。 倪志敏通过自己的审判实践,用一身正气向社会传达公正的力量,让每一个案件当事人不分高低贵贱都能体会到法律所蕴含的良知和人性光芒。虽然视力越来越弱,要贴着电脑打印判决书,但倪志敏的信念却更加坚定执着:“只要我的眼睛还能看清判决书,我就不能离开审判台。一辈子能在审判一线作一名普通的法官,就是我最大的幸福。”(云南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