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普兰县西德村的土地上,只见孔雀河蜿蜒曲折、一路向南,村子四周绿树成荫、屋舍井然,好一片田园风光。举目眺望,岗次仁雪山巍然矗立,见证着这座小村近年来的发展与变化。 说起西德村,众人熟知这里是阿里地区最著名的糌粑产地。 也许是上天格外的眷顾,当岗次仁雪山融化的雪水流经西德村时,滋养了这里3000亩良田,孕育出独有的白青稞。这种青稞磨出来的糌粑口感细腻、口味香甜,而且亩产可达700斤,千百年来声名远扬。 长期以来,产量高、品质优良的西德糌粑,由于缺少市场化运作,乡亲们也只能靠它糊个肚儿圆。2002年开始,在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帮助下,该村成立了白糌粑加工厂,发展起白青稞产业。经过不懈努力,如今这项产业直接增加了当地群众的收入,有效助推了脱贫致富,更成为普兰县乃至阿里地区知名品牌和拳头产业。 寻着糌粑的醇香,记者带你走进西德村。 产业规模逐年壮大 西德村白糌粑加工厂最先由自治区国税局投资10万元于2002年成立,刚开始只是一个乡村作坊式的小工厂。 近年来,普兰县累计投入资金70万元,不断扩大工厂规模、完善相关建设,成立了西德糌粑清油加工专业合作社,注册了“西德村白糌粑”商标,工厂面积达到700平方米,水磨坊14座、机房2座,还建成了洗、炒青稞房等附属设施,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白青稞加工产业。 2016年,加工厂收购青稞44万斤,销售包括前年生产的糌粑在内共计47万斤,收购量和销售量都是历年最多,尽管如此,还是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 “在去年阿里地区畜产品交易会上,我们带去的7000斤糌粑一天就卖光了,还有不少人前来咨询怎样才能买到。”白糌粑加工厂负责人、村委会副主任普布次仁乐呵呵地说道。 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2016年,加工厂已实现收入32万元,受益人口覆盖全村141户590人,带动贫困户41户154人实现脱贫,顺利完成了西德整村脱贫任务。 群众腰包不断鼓起 发展产业的最终目的是带动群众致富增收。为此,西德村作了有益的尝试。 普布次仁告诉记者,目前,白青稞产业有三种途径帮助群众增收:一是收购青稞的直接收入,去年收购青稞44万斤,每斤收购价为西德村2.3元、其他村2.4元,为群众带来收入上百万元,如果对比1斤2元的市场价,则为群众多增收15万元;二是合作社轮流安排有劳动力的群众到工厂务工,每人每天工资70元;三是合作社帮扶,去年工厂拿出40%的资金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总计8万元。 在散发着浓郁青稞香味的炒房里,记者见到了西德村珞巴组群众米玛。他和妻子去年总计领取了6000元工资,自家还卖了4000斤白青稞,仅这两项就有1.5万元现金收入。 “厂里忙的时候需要20多人,不忙的时候也要将近10个人,各户在作业组的统一安排下,轮流派出劳动力到厂里打工,去年来打工的人基本都挣了2000元以上,今年青稞收购价又提到2.5元1斤,大家对收入很满意。”米玛说。 卖青稞赚钱,加工糌粑赚钱,合作社年底还分红,就这样,西德村群众的腰包一天天地鼓了起来。 让青稞产业走出普兰 看到西德白糌粑有如此火热的需求和广阔的市场,普兰县、镇、村三级党委、政府都在想方设法努力扩大产业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2016年,普兰县出资15万元,在普兰镇吉让、赤德、多油3个村试种白青稞918亩,今年又进一步扩种白青稞3188亩,全镇6个村中已有5个村种上了白青稞。 阿里地委、行署也高度重视西德白青稞产业的发展,在近期召开的七县县委书记现场交流会上,地委书记朱中奎带领各县县委书记来到白糌粑加工厂考察调研,指出要挖掘自身潜力,发挥自身优势,做强产业支撑,推动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全力以赴把西德白糌粑打造成阿里农业特色产业的标志性品牌。 为切实提升西德白糌粑产品知名度和附加值,普兰县第八批援藏干部多次深入西德白糌粑加工厂调研,并将援藏资金与精准扶贫产业相结合,投资800万元,对工厂进行全面改造,扩大生产线,还计划推出白青稞饼干、麦片等商品,以丰富产品种类,提高产品附加值。 硬件上去了,软件也要跟上。为了适应日益加速的发展形势,普兰县多次组织加工厂工作人员参加区、地、县相关业务培训,还组织6名工作人员到日喀则、拉萨等地的糌粑加工厂实地考察,学习糌粑生产与销售经验,为工厂下一步提质增效做好准备。 普兰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马克礼告诉记者,今年,自治区总工会授予西德村白糌粑加工厂“工资集体协商提质增效规范企业”荣誉称号,加工厂自己也提出了“创品牌、创业绩、创一流、创先锋”的企业中长期发展目标,尤其是全镇上下已经明确要紧紧围绕群众致富增收、促进精准脱贫这条主线,充分利用白青稞产业优势,坚持“多层次发展、高标准建设”的思路,带领群众大胆探索与实践,把糌粑加工与农业综合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助力全镇完成脱贫攻坚工作。 “我们不仅要让西德白糌粑满足本县群众的生活需要,更要让它走出普兰、走出阿里!”马克礼掷地有声地说道。(西藏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