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井,茶马古道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纳西族人称其为“察卡”,“察”是食盐的意思,“卡” 是洞眼的意思。 2015年6月的一天,我们自治区成立50周年采访组来到风景如画的盐井,在阳光与风的伴行中,聆听盐田的动人传说,品尝“佳家面”的独特风味,领略红葡萄酒的醉人芳香。 在美丽的达美拥雪山下,在滔滔不绝的澜沧江畔,古盐田、“佳家面”、葡萄酒,这些古老的文明,正在微风中绽放崭新光彩,仿佛在诉说昔日沧桑,在诉说今日巨变…… 古盐田:盐民的新生活 对于盐井,晚清诗人刘廷赞的《盐井民国志》中有一首诗,是这样描写的: “沧江水灏淼,中蕴泻盐泉。未识通咸海,翻来喷大川。 浮云低霭护,修埂汲兰田。天意怜民苦,随风共日煎。" 这是昔日盐井盐民艰苦生活的真实写照,也反映出盐井盐民一直在用原始的方式背水、晒盐、打盐、扫盐、收盐,在风吹日晒中艰难求生,形成澜沧江畔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 今天的盐民,又是以怎样的方式在制盐?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来到澜沧江畔的加达村。 加达村位于澜沧江北岸,绿树环绕,盐田旁依。 加达村第一书记李晓愉告诉记者,现在,该村有制盐户143户,纯盐户26户;共有盐田1774块,最多的一家有60多块盐田。 “以前,背卤水晒盐,现在用水泵抽水晒盐,既方便又省力,大大提高了制盐效率。”李晓愉说。 电力的普及提升了传统制盐业。用水泵抽水晒盐,盐民一年制盐收入多的有2万元左右,少的也有七八千元。盐民措曲培家,有57块盐田,前两年被洪水冲毁了26块,现在只剩下31块,年收入1.2万元左右。 盐井产红盐、白盐两种盐。红盐每斤0.46元,白盐每斤0.68元,品质最好的每斤1.5元。红盐喂牲畜、做藏香,白盐打酥油茶,做化妆品、牙膏、沐浴液等。2013年,格拉丹东旅游开发公司利用白盐研制出一种化妆品,一套售价400余元,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李晓愉指着绛红色的盐田对记者说,如今,加达村村民人均年收入5100余元,盐田收入只占三分之一,三分之二是挖虫草、野生菌和搞旅游等其他收入。 借助旅游业的兴起,村民多吉办起了藏家乐,还出售小袋盐,有两三元一袋的,也有10元一袋的,年收入1.5万元。 “我们将借助旅游业发展传统制盐业,不仅要将盐井古老的制盐技术传承下去,还要结合现代技术进一步发扬广大,为群众增收服务。”李晓愉信心满满地说。 “佳家面”:变化的独特口味 提起盐井,记者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佳家面”。提起“佳家面”,又让记者想起了卓玛。 刚走进盐井一家据说最正宗的“佳家面”,热情的斯郎卓玛就迎上前来。2008年,记者曾采访过这家“佳家面”,今天一看,还是当年那个漂亮的卓玛,还是当年那个吃面大厅,也依然能见到当年的“佳家面”手工制作小作坊。 刚一落座,就听见吃面大厅里传来“小卓玛”一边加面、一边加油的甜美嗓音:“加油加油,打破纪录,终身免费!”、“吃不够20碗,留下来当上门女婿!”一听这话,吃面的客人立即放声大笑起来,大厅里非常热闹。 “佳家面”独特的食用方式,是客人一边吃面,服务员一边加面,直到你吃够为止。只是每碗面量很少,说是一碗,其实只有一筷子。一边吃,客人还可以用小石子记录碗数,据说最多有人吃了147碗,这是目前的最高纪录。 美味的“佳家面”,回味无穷的藏香猪肉,还有“小卓玛”甜美的吆喝声,让“佳家面”成为游客到盐井必吃的一道风味小吃。 吃完“佳家面”,记者就和斯郎卓玛闲聊起来。 斯郎卓玛今年29岁,12岁就开始创业做“佳家面”,至今已17年了。为什么叫“佳家面”?斯郎卓玛饶有兴致地道出了其中的缘由—— 起先,“佳家面”叫“加加面”,后来觉得与其他面不一样,味道好,就改成了“佳加面”,寓意好面一碗一碗加;再后来,又改成“加家面”,是指家家在做面;再后来,又改成了“佳家面”,寓指好面家家做,吃了不想再回家。 就这样,“佳家面”的名头越来越响,斯郎卓玛也富裕起来了:2000年,她刚开始做“佳家面”时,只是木头门面房,还是租的;2006年,她投资100万元,盖起了现在的门面房;最近几年,她的“佳家面”年收入达四、五十万元。 今年,斯郎卓玛准备投入600万元资金,盖一幢4层楼、拥有30间房、60个床位的宾馆,除了做“佳家面”,还出售土特产品等,预计年收入将达到六、七十万元。 “除了继续做好‘佳家面’,我还准备引进歌舞表演、篝火晚会等节目,与旅游接轨,让客人充分体验纳西族的风俗民情,把我们纳西族的优秀文化传承下去。”斯郎卓玛踌躇满志地说,一脸的灿烂,一脸的自信。 葡萄酒:“西藏的波尔多” 芒康红葡萄酒远近闻名,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西藏的波尔多”。 相传19世纪中叶,法国传教士来到芒康县盐井乡传教,修建了西藏唯一一座天主教堂,并带来葡萄种子,也带来了法国著名葡萄酒产区——波尔多地区的酿造技术。如今,盐井的老百姓户户种植葡萄,家家会酿造葡萄酒。 除了群众自酿葡萄酒,芒康藏东珍宝酒业有限公司也专门酿造红葡萄酒,这是当地目前唯一一家规模较大的红葡萄酒公司。 2007年,现任公司董事长的洛松次仁,收购由于经营不当而破产的原盐井青稞酒厂,注册商标“达美拥”,开始酿造红葡萄酒。 2009年,公司成功生产出第一批符合国家行业标准的优质红葡萄酒,开创了西藏葡萄酒产业商品化的先例,“达美拥”红葡萄酒自此享誉区内外。 自己富了,不忘带动当地群众增收,不忘回馈社会。 8年来,在洛松次仁的带动下,芒康藏东珍宝酒业有限公司以6元/公斤的高价收购当地老百姓的葡萄(市场价3.6元/公斤),与种植青稞每亩地收入1200元相比,种植葡萄每亩地可以收入5000元以上。 公司还采用“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对葡萄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并和当地农户签订了葡萄种植与收购协议,优化了农作物种植结构,增加了群众 收入。纳西村村民斯郎次仁,种了2亩葡萄,在公司学习了种植技术,葡萄产量高、品质好,去年他家的葡萄产量约5.6吨,收入3万多元。 记者了解到,如今有22名当地群众在公司工作,有在葡萄园里干活的,也有参与管理的,月平均工资3000元左右。 技术员吴昌丽告诉记者,公司种植的葡萄品种有“黑珍珠”、“赤霞珠”等,是100多年前法国传教士带进西藏的。葡萄酒的原料和酿造技术与法国波尔多产区一 脉相承。葡萄酒的味道纯正,口感细腻圆润,有软化血管、抗衰老、抗氧化等保健功效。去年,达美拥红葡萄酒销售额达2200万元,纯利润800多万元。 为了带动更多当地群众致富增收,目前公司正在建设新厂房,准备扩大经营规模。 走进新厂房,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安装新的酿酒设备。 公司相关负责人蒋飒告诉记者,新厂房占地47.8亩,总投资6000万元,预计年生产红葡萄酒3000吨。 “今后,我们还将增加葡萄酒品种,扩大葡萄种植规模,公司在纳西、木许、曲孜卡3个乡镇扩建葡萄种植项目3100亩,带动葡萄种植户1015户、6209 人;3年后,按每亩产量2000斤计算,将户均增收2.68万元,人均增收4380元,与种青稞相比,经济收入提高了150%以上。”蒋飒开心地说。 走出厂房,葡萄酒的余香还在鼻尖萦绕,久久不散。(中国西藏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