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香格里拉,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春日画卷:雪山融水潺潺流淌,化作蜿蜒清溪,滋润着这片广袤的大地;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正含苞待放,似在酝酿一场绚烂的花事。在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中,香格里拉市虎跳峡镇红旗村洞举村民小组里,一场充满希望的劳作正在火热进行。 走进村庄,和玉光一家忙碌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正弓着腰在田地里铺设地膜,银亮的地膜随着锄头的起落渐次铺展,宛如给黄土地披上了片片铠甲。“趁着天气好,得把木香种子种下。”和玉光一边抹着额头的汗珠一边说,他的眼神中满是对未来的期许。 和玉光介绍,去年他家种了11亩木香挣了3万多元,尝到甜头的他今年又种了10亩木香,同时还种了2亩附子。“行情好的话能多赚万把块钱。”言语间,充满了对丰收的信心。 随着平土工序完成,地膜铺设工作紧随其后;地膜铺设完毕,盖土开沟的工序又有序展开。全家排成雁阵般的队伍,在田间忙碌着,弯腰起身的节奏里,地膜迎风簌簌作响,构成了一幅和谐幸福的劳动图景。 “种下春天的希望,秋天自然会收获答案。”和玉光看了眼手机里的天气预报开心地笑着,屏幕上跳动的“晴间多云”图标对高原药农来说无疑是最佳的种植窗口期。 时间回到去年初,和玉光家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调整种植结构,将荞麦、洋芋地改种耐寒、耐旱的木香。从此,每天天刚蒙蒙亮,和玉光一家就到地里管护药材。在那成片的药材地里,留下了他们深深浅浅的脚印,也见证了他们的辛勤付出。 一年的辛勤汗水换来了丰硕的回报。去年,和玉光家种植药材收入3万多元,收购药材收入5万多元,加上其他收入,家庭总收入首次突破10万元大关。这不仅是数字的增长,更是和玉光一家生活的巨大改变,是他们勤劳致富的生动写照。 在洞举村民小组,和玉光一家的故事并非个例。越来越多的村民正积极响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号召,凭借着勤劳的双手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片青山沃土上种下希望,用汗水酿造幸福。 四月的香格里拉,孕育着无限生机。相信在未来,洞举村将如这春日里茁壮成长的药材一般,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村民们也将收获更多的幸福与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