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航班计划保障到高原雪域驻村:一名东航人的乡村振兴“工作日记”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4-10 11:19:37



坐落于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南部的团结村,海拔3300余米,村委会驻地离小中甸镇政府所在地7.5公里,离香格里拉市城区43公里。这里村民共有487户,2410余人。全村党员268人,平均年龄在50岁。2023年5月,东航云南有限公司员工袁益江主动请缨,从公司飞行部航班运行保障部门走进了雪域高原的田间地头,开启了人生中最特殊的“工作任务”——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两年间,他用东航人的严谨与热忱,在乡村振兴的“计划表”上写下了一本沉甸甸的“工作日志”,实现了从运行一线到乡村振兴一线的转变。
图片
图片

起航:从“排班计划”到“振兴蓝图”

“乡村振兴工作和运行保障一样,没有精准计划就无法实现目标”。初到团结村,为深入了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详细情况,袁益江深入走访调研,了解村庄发展背景,系统梳理团结村优势资源、发展短板、战略机遇,聚焦发展方向,为村庄“把脉问诊”。他走遍12个村民小组25户脱贫户家庭,建立完善了相应的务工信息、在读学生信息等数据,并建立完善村局域网数据库,使村各个岗位随时随地可以提取网络共享数据,提升了“村两委”办事效率。为广泛宣传各项政策措施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2024年,他与村“两委”共同商议,把团结村村规民约、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申报政策、云南省“政府救助平台”使用说明、2025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等与百姓切身利益相关的政策制度制定印发“政策明白纸”宣传册,发放到每一户百姓家中,方便百姓随时查阅。宣传小册还印制了村两委及驻村工作队通讯录,方便百姓随时联系、反馈情况。
巡航:云端下的“产业跑道”
“乡村振兴的核心是特色产业振兴”。他深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规模性返贫,“输血”治标不治本,“造血”才是长久之策。为此,他积极配合村两委引进龙头企业,推动团结村产业发展。2024年,他协助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与岗曲生物有限公司签订合同,引进食用菌实验种植基地,带动本村劳动力就近务工,促进村、小组集体经济增收;面对高原特色产品“出山难”,2025年他集思广益,促成团结村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与禾妙生物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推广农特产品销售,产品销售额的5%作为团结村专项基金,用于突发困难户、在校大学生等群体的救助、奖励。同时,他还积极联系原单位,利用东航航空物流资源,优化物流运输环节,助推本村农特产品通过消费帮扶、网上销售等多领域开展销售,助力农民增收,为村集体经济持续增长创新突破。
护航:雪域深处的“暖心实事”
“村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在哪里,工作的‘靶点’就指向哪里”。袁益江在走访中发现,村幼儿园儿童饮用热水不方便,尤其冬季需要到室外来回接水饮用。2024年,他与村两委协商研究,严格按照《云南省驻村工作经费管理使用办法》,使用工作经费为团结村幼儿园购置了1台饮水机,先进的连续式高效节能加热技术和净化系统,为幼儿园带来了清新健康的饮水体验,解决了村幼儿园冬季集中温开水供应不足及饮水水质问题,全园学生的学习生活品质得到了明显提升。2023年11月,团结村一农户的孩子,因沉迷网络游戏,趁家长不注意,绑定家长的银行卡,前后几天内在游戏中充值了人民币共计60000.00元。接到村民求助后,团结村“两委”及驻村工作队一边安抚农户情绪,一边协助报案处理。其间,袁益江指导农户修改了手机支付密码,并协助农户在派出所完成向游戏公司提交退款申请的填写和提交,之后他又多次往返派出所沟通跟进退款进展,同时与农户不间断联系,进行安抚。最终绝大多数充值款得到了退还,“感谢你们不厌其烦地帮我办理退费手续,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帮我把钱追回来,太感谢了!”收到退费后,村民激动地握着袁益江的手激动地说道。
续航:种下的“未来航程”
“乡村振兴不是‘直飞航班’,而是需要一代代人接力‘转场’。”袁益江到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党组织关系转到了团结村石麦谷党支部,同时小中甸镇党委指定其为康司党支部党建指导员。驻村两年期间,他按时参加石麦谷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作为团结村康思党支部党建指导员,定期到支部与支委共同完善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指导协助支部完成“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的开展及台账记录。通过开展“第一书记讲党课”等活动,强化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身份意识,为实现村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在村里,袁益江还是村“两委”年轻成员竹玛拉姆、知史尼玛的“老师”,在日常工作中,他们遇到难题,他都会及时给予帮助指导。袁益江说道,“我们驻村工作队驻村的时间或长或短,但乡村振兴工作需要更多的本土年轻人参与进来,我们在驻村期间,能做的就是竭尽所能把自己所学教给他们,培养更多的本土人才”。
驻村的日子,袁益江把双脚深深扎进这片高原沃土,学会了在泥土中扎根、在雪山风里淬炼。乡村振兴,自己既是亲历者,更是冲锋者。从万米高空到雪山牧场,他发扬“高原雄鹰精神”架起了一座“空中振兴之桥”,让雪域高原的振兴梦,随着东航的银燕,飞向更辽阔的蓝天,而这也是每个驻村“东航人”的真实缩影。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雪域高原的沃土上,东航的“大飞机”播撒着希望的种子,累累硕果也将不断使农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来源:云南网)

责任编辑:卓玛拉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