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兴则文明兴。进入新时代,生态文明发展成为一道必答题。这份答卷写在迪庆的绿水青山间,更写在迪庆高原人民的心里。 2015年以来,迪庆州上下求索,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持续筑牢滇西北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好生物多样性,迪庆州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不断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水平由低到高,实现从“向湿地要草地”到“人草畜配套平衡”,从“木头财政”到“林下生金”等的生态蝶变。 十年来,迪庆高原绿意盎然,一份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环境更优美、人民生活更幸福的绿色答卷呼之欲出。绿色,已成为渲染新时代迪庆发展的底色。 环境 越来越美 在香格里拉市龙潭公园,时常可看到端着“长枪短炮”的摄影师在静静地守候。“这里不仅有常见的鸟类,还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水獭。”迪庆州摄影家协会会员陈红卫说。几年前,由于长期沉淀有生活垃圾、动植物腐殖体、恶臭淤泥等杂物,水体呈黑臭状态,龙潭河成为了群众口中的“臭水沟”。自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以来,迪庆州坚持治水先“治人”,压实各级河长保护治理责任,每年定期、不定期开展巡查,编制实施龙潭河“一河一策”,强化龙潭河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和执法监管,水质不断转好,龙潭河成为一条市民和动物欢聚的“幸福河”。 龙潭河的整治与变化,只是迪庆铁腕治污治乱的一个缩影。十年来,迪庆州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禀赋,聚焦人居环境提升整治,着力补齐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短板,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为了空气常新,编制《迪庆州碳达峰实施方案》,完成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印发《迪庆州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上马,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鼓励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及节能技术改造,全面开展餐饮油烟污染治理工作。为了绿水长流,以全面推进河(湖)长制工作为抓手,持续开展水资源水权交易、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医疗机构污水处理设施补短板专项行动。为了家园更美,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组织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情况大排查,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分类指导、因户施策、统筹推进农村卫生户厕建设…… 与此同时,迪庆州还依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青山保卫战,持续推进纳帕海、碧塔海国际重要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迪庆州滇西北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项目,打出了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名片”。始终坚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香格里拉”大家园。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美丽迪庆建设成果丰硕。2024年1至10月,香格里拉市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100%,全州18个国控省控地表水监测断面(点位)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为94.4%,全州共建成公园68个,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达889.07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77平方米…… 生物 越来越多 冬季,位于纳帕海一派生机盎然,成群结队的鸟儿时而自由自在地游弋在水面上,时而展翅翱翔于天际,纳帕海的代表性鸟类黑颈鹤昂头信步于湖边的湿地中。据统计,纳帕海的黑颈鹤在1984年仅有61只,2023年已达506只。在迪庆,增加的不仅仅是黑颈鹤,截至目前,迪庆有记录的鸟类已经达到454种,占云南鸟类的44.5%,占全国鸟类的30.1%,迪庆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鸟类天堂”。 2019年,曾在我国绝迹的彩鹮现身纳帕海省级自然保护区;2023年,在曲宗贡U型谷发现消失23年的拟刺棒南星; 2024年,在迪庆州碧罗雪山发现我省最大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云南榧树古树群落;在迪庆州德钦县羊拉乡监测点拍摄到雪豹影像;在迪庆州香格里拉市格咱乡境内首次捕捉到兔狲活动影像……十年来,随着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迪庆州生物多样性频繁“上新”,生物多样性“家底”愈加厚实,境内分布的滇金丝猴、黑颈鹤等珍稀濒危动物种群数量逐年增加,红豆杉、光叶珙桐等珍稀植物生存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迪庆州始终坚持筑牢生态防线,严守生态红线,依照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路线和规划方案,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模范的重要抓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遵循,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深入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等重大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加大造林绿化力度,推进了境内生态系统治理与修复,森林覆盖率达63.98%,极大改善了野生动植物生长栖息环境。同时,提出“社区共建共管共享”的新举措,让很多过去的“砍树人”“狩猎者”变成了“护林人”和“保护者”。如今,通过长期不懈的保护和宣传教育,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得到不断增强,逐渐形成人人参与和支持的良好氛围。 生态饭 越吃越香 洛茸村作为普达措国家公园内唯一的自然村,凭借保护生态,吃上了“生态旅游饭”,成为令人称羡的村落。“过去靠打猎、伐木不仅难以填饱肚子,还破坏了环境!”洛茸村担任护林员已逾31年的都吉七林感慨地说:“护林防火虽说辛苦,但能在家门口就业,这还是一份造福子孙后代的工作。”如今,洛茸村家家户户吃上“生态饭”,人人都乐于当“护林人”。 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十年来,迪庆州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在守住生态红线的同时,立足资源优势,积极培育壮大生态旅游产业,有力推动了生态美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绿水流金,生态变现。近年来,迪庆州依托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田园风景,以新产业、新业态及多民族多元文化故事来丰富乡村旅游内涵,打造新的旅游消费亮点,亲子游、农耕文化、生产劳作等旅游体验,把游客引进来、产品带出去、消费在当地,旅游带动产业发展呈现新局面。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着力把哈巴雪山、纳帕海等景区景点打造成为户外旅游IP、全国入门级雪山、踏雪观鸟、户外网红打卡地,探索“体育+乡村旅游”模式,策划举办越野赛、登山赛、品松茸等活动,扩大影响力,提升美誉度。2024年1至7月,迪庆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1608.07万人次,同比2023年增长27.46%。 在森林覆盖率达86.4%的香格里拉市洛吉乡洛吉村,每年的菌子采摘为洛吉村村民带来900多万元收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迪庆州无数的小村落里落到了实处。 迪庆州还结合实际制定《迪庆州食用菌产业“3510”发展规划》《迪庆州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补充措施及任务清单》,编制《迪庆州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工作方案》,成立林下食用菌、林下中药材、西藏白灵芝三个工作专班,力争到2026年、2028年、2030年分别建设3万亩、6万亩、10万亩林草产业示范基地。还邀请专家学者为迪庆林下经济发展“问诊把脉”,与省内外公司联合开展技术创新、品牌推广、市场拓展,制定《迪庆州林草产业招商引资指南》,包装谋划一批林下产业招商项目,逐步建立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实现联农带农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