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共治”绘就乡村治理新画卷——保和镇保和村党总支引领基层治理典型案例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4-12-04 15:38:41

保和村位于维西县保和镇,既属农村村民委员会,又地处建成区,是保和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下辖13个村民小组,其中11个村民小组位于建成区内与三大社区大杂居,2个村民小组是建成区外半山纯傈僳族村落;共有706户2205人,少数民族占比15%。设村党总支1个,下设5个党支部、10个党小组,共有128名党员。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人口分布形式让保和村的基层治理任务重、压力大。为破解基层治理难点、堵点、痛点,保和村党总支坚持党建引领,以党组织为主导、群众为主体、社会力量为补充,积极探索“三元共治”新模式,有效推动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格局,先后获得州级文明村、省级卫生村,一幅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生活幸福的乡村治理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坚持以党组织为主导,让乡村治理更有力度。乡村治理工作千头万绪,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关键。保和村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主导作用,建强群众身边的治理主心骨。一是党总支牵头抓总。党总支选优书记、配强班子,带头学习掌握党的创新理论、各项惠民政策,牵头统筹村内各项事务,构建“村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党员”工作落实体系,分级开列责任清单,确保党的政策能够落实到每一个群众。二是加强支部建设。积极开展支部评先创优,推动支部结对共建,以2个先进支部带动3个一般支部,制定针对性晋位提升措施,激发支部自身建设活力。探索设立“微课堂”,定期制作社会热点和政策学习材料,及时下达到各党支部,通过线上线下活动提升学习效果。以支部、党小组为单元格,结合主题党日等活动,开展防溺水演练、地质灾害演练等活动,织密全村安全“防护网”。三是发挥党员作用。积极发展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致富带头人等积极分子入党,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制定实施党员积分制管理考核办法,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机制,围绕护林防火、化解矛盾纠纷、公共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等公共事务,常态化组织党员志愿服务。创新开展“红色代办服务”实践活动,帮助办理群众各项民生实事,实现党员多操心、群众少跑腿。

坚持以群众为主体,让乡村治理更有温度。在乡村治理工作中坚持发动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一是引导村民自治。在村民小组成立村民服务管理委员会,委员会成员由村民小组中德高望重、熟悉情况、有责任心的党员和村民组成,通过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对邻里矛盾、婚恋纠纷等事项提前介入,做到事前“快一步”化解纠纷。二是创新政策宣讲。积极成立各类群众组织、行业协会和感恩教育宣讲服务队,依托党员会议、群众会议、包户会议等方式,开展党的创新理论、惠民惠农政策宣讲、健康文明生活新风教育等内容。设立网格员,制定“一月一入户”工作机制,入户宣讲电信诈骗、养老诈骗等法律知识,提升群众法治意识。三是推动移风易俗。成立“红白理事会”,由农村支部书记任理事长,老干部、老党员、村民代表等任干事,引导群众勤俭节约、简办 婚丧事宜,推动移风易俗走深走实。建设家风馆,征集“优秀家风家规家训”,倡树良好家风。建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每月入户开展“五网合一”家庭评分,对群众遵纪守法、保护生态、家庭卫生等方面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评分,每半年组织积分兑换和“文明户”评比,树立文明典范、培育淳朴民风。

坚持以社会力量为补充,让乡村治理更有广度。基层治理事务繁杂,必须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作用,激活全社会活力。一是整合下沉社会力量。保和村定期梳理基层治理工作中的问题,按月对接反馈,常态化开展合作,充分整合驻辖区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资源,推动资源力量下沉建成区的小组网格,组团服务城市建设、安全稳定、文明创建等各项工作。二是拓宽集体经济收入渠道。积极引入本地聚龙湖酒厂、汉化种养殖合作社等优秀民营企业,以村集体经济资金入股,参与收益分红,带动脱贫户就业,拓宽村集体经济收益渠道。三是创新“微公益”活动。聚焦特殊和困难群体的物质帮扶和精神层面的关心关爱,动员社会公益力量入村开展健康义诊、健康知识宣讲、免费理发等公益活动,增强群众获得感。依托村组党员干部、网格员,定期收集群众“微心愿”,统一制定服务清单,通过党组织对接社会各方接收人,实施“圆梦计划”,以小切口解决群众期盼问题。

(州委办供稿)

责任编辑:和雪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