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打开致富路 “小火车”链接新生活——中路乡咱利村党总支引领脱贫群众增收致富案例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4-12-04 10:54:54

维西县中路乡咱利村是傈僳族聚居的少数民族村,地处澜沧江沿岸,年平均气温11摄氏度。受地形和气候限制,过去的咱利村没有一个像样的产业,群众靠传统产业为生,年人均收入较低。近年来,该村以党建为引领,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走出了一条产业强村富民的振兴路。

精心谋划致富路。咱利村党总支结合实际,鼓励、支持群众因地制宜种植中药材。从走村入户动员到深入山间地头手把手指导,从选种、日常管理的解疑答惑到帮助对接市场打开销路,在党总支带领下,经过几年的发展,中药材种植已经成为咱利村的支柱产业和群众增收的主要渠道。截至2023年,咱利村老汉、古咱、别咱村民小组种植木香面积达1500亩,群众腰包鼓了,笑容多了,对团结奋斗、共创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动力也更足了。

外出考察“取真经”。为解决群众中药材种、收过程中的运输难题,村党总支组织乡内精干力量到丽江市华坪县十万亩山地芒果基地对单轨道运输机进行实地考察。考察中发现,轨道运输机解放了作物种、收过程中的大量劳动力,有效降低了高半山区的运输成本,提高了群众的经济效益,而且单轨运输在投资建设、占地以及安全性能等各方面与咱利村的适配度较高,能解决常规道路建设费用高,占地面积大,容易破坏水土结构、当地生态和耕地保护线的问题,是解决运输难题,推动咱利村产业发展的最优选择。

因地制宜建轨道。在上级的关心支持下,2023年咱利村投入资金305万元新建了三条单轨道运输线路,总长10500米,辐射木香基地11500亩。咱利村的中药材“小火车”开通后,木香运输成本大大降低,群众的收益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别咱、古咱、老汉村民小组143户群众实现增收,咱利村农民纯收入增加至315.42万元,农民人均增收2.2万元,木香种植专业合作社总产值增加到1500万元。

(州委办 供稿)


责任编辑:和雪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