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庆融媒记者 和丽瑶)盛夏时节,维西县塔城镇河水潺潺,杨柳依依。信步在腊普河边的健身步道上,只见清澈见底的河里游鱼嬉戏,干净整洁的村庄炊烟袅袅,一间间民宿在河光山色的映衬下显得更加靓丽。 塔城镇树绿水清的美好画卷是我州持续强化党建引领,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党组织和党员在河湖保护治理中充分发挥作用,推进美丽河湖建设的生动实践。 协调治理,打造美丽河湖 过度放牧、非法捕捞、垃圾乱倒曾是香格里拉市小中甸水库治理的“拦路虎”。如今,驱车行驶在水库沿线公路上,白桦林与碧波绿水相映成趣。水库边,随处可见由党员干部、群团组织、周边牧民群众组成的护河志愿队开展日常巡护的身影。 为切实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河湖保护治理中的“两个作用”,我州出台“党建+河(湖)长制”八条措施,以党建引领河(湖)长制的实施,通过凝聚“党建+河(湖)长制”思想共识,加强对河(湖)长制工作的领导,发挥河湖沿岸党员作用,突出典型引领,健全督导机制,推动各项措施落地见效,以实际工作成效推动“党建+河(湖)长制”工作提质增效。 同时,把“党建+河(湖)长制”与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有机融合,将生态环保等各项义务、责任列入村规民约,将河湖管理保护工作纳入村级组织“大岗位制”重要内容,把辖区内的所有河段纳入管护范围,切实打通基层河湖管护的堵点和盲区。结合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等,常态化开展“清四乱”“河长清河”等专项活动,通过河(湖)长带队,积极调动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带动各级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让党旗在河湖治理一线高高飘扬,让党员成为清湖爱河的“主心骨”,实现基层党建与河湖保护治理的双促进、双提升。今年以来,全州组织开展清河行动50余次,共有10566名党员、干部、群众参与,出动各类机械397台,清理河湖库渠493条(段),清理河道共计1748.36公里,清理垃圾、漂浮物460余吨,排查并解决河湖治理问题38个。 联建共建,建设干净河湖 2023年10月,迪庆州德钦县奔子栏镇和四川省甘孜州得荣县瓦卡镇开展“河畅 水清 岸绿 景美”联建共建清河行动,两地党员干部群众、青年志愿者全情投入,一丝不苟地打捞河道漂浮物、清理淤泥、捡拾岸边垃圾……一抹抹“党旗红”成为了河畔最靓丽的风景线。 近年来,我州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四川省甘孜州签订跨界河流联防联控机制,以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控、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为主要内容,强化跨界河流管理保护、联防联控,开展联合巡河。香格里拉市人民检察院与玉龙县人民检察院在案件线索发现、调查取证、强化监督效果、信息共享、介入支持、生态环境修复等方面联合共享共建,强化丽江、迪庆两地对金沙江生态保护跨区域检察的协作配合。此外,我州持续深化与周边地区的河湖沿岸党建带群建工作,开展河湖保护进家庭、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活动,动员各地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积极参与日常巡河巡湖,并运用各类渠道及时公开河(湖)长信息和河湖管理的相关情况,不断拓展公众参与渠道,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积极营造共建、共管、共享的良好氛围。 全民共治,打造幸福河湖 盛夏时节,德钦县云岭乡明永河河畔绿树成荫,景色宜人。 近年来,云岭乡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严格落实生态文明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从严落实保护治理责任,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鼓励村民群众积极参与日常巡河巡湖,推动河湖保护治理取得新成效。如今,参与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安全、杜绝人为破坏、保护河湖、建设美好家园已成为德钦县云岭乡广大党员群众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云岭乡的典型经验是我州以“党建+河(湖)长制”推动生态治理的一个缩影。多年来,全州河湖流域内的村(社区)将生态环保等各项义务、责任写入村规民约,党员带头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村规民约,推动党员在河湖管理保护中当先锋、作表率,带动各族群众清理垃圾、种植绿树、保护河湖环境,构建全民共同参与的河湖保护治理新格局。 同时,我州依托干部教育培训、“万名党员进党校”、党委(党组)会、“三会一课”等抓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法律法规、业务知识的学习教育,通过在报纸、微信公众号上进行宣传,发放知识手册,牧区流动党校宣讲等形式加强宣传教育,发动群众参与到河湖保护和整治工作中来,形成党群合力共治的新格局。截至目前,全州共有13条河湖被评为省级美丽河湖,实现主要入湖河道平均水质全面消除Ⅴ类,水质优良率达9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