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州充分发挥中药材资源及地域优势,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中药材产业发展之路,中药材成为致富当地一方百姓、助力乡村振兴的优势主导产业。 政策引领 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 蕴藏中药材资源2000多种、药用植物867种,药用植物资源总面积为1074.55万亩,药用植物蕴藏量为18至20万吨……得益于海拔高差大、昼夜温差大等自然条件,迪庆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中药材发展底气十足。 近年来我州相继出台了《中共迪庆州委、迪庆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药材产业发展的意见》《迪庆州州委农办7部门关于迪庆州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22—2024年)》等文件,为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建立特色产业发展“六个一”机制,在市场、加工和种植基地3个主要环节,面向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3个主要主体,制定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扶持政策,并进一步完善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吸引一批发展前景好、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中药材种植养殖企业、收购流通企业、精深加工企业落户迪庆。同时,积极开展中药材种质资源收集及保护工作,坚持“内培”“外引”相结合,整合资源、优化布局,加强金融、人才、项目等要素集聚和保障,做强云木香、云当归等重点品种。 截至目前,我州中药材种植面积为15.19万亩,总产量预计4.03万吨,产值预计8.4亿元。全州从事中药材产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00多家,中药材产业从业农民近2万人,专业种植大户200多户。培育出云南香格里拉兰草药业有限公司、香格里拉市藏神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维西福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24家迪庆本土中药材种植养殖龙头企业。 开展规模化种植 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走进香格里拉市忠浩中药材种植有限责任公司的中药材种植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工人们忙着对中药材进行管护。 “以前村民们都是零散种植,不成规模,收益也不稳定。这些年通过规模化种植,建成了一个个标准化、规模化的种植基地,既方便管理又保证了效益和药材质量。”种植基地负责人松建忠介绍说。 近年来,我州依托生态资源优势,统筹整合土地、资金、人力、技术等要素,把迪庆中药材产业建设成为滇西北中药材产业发展示范区,建设了一批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同时,不断创新扶持方式,通过财政补助、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种植大户等中药材产业经营主体发展,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在有效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的同时,推动中药材产业规模化发展。 为帮助种植户提高种植技术,依托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组团式”科技服务力量,全州各县(市)、乡(镇)都实施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项目,支撑药材基地建设及技术服务,建立了以中国药科大学、云南中医学院、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农科院、云南白药集团药用植物研究所为支撑,州、县、乡协同联动、共同推进的药材产业技术服务体系。 松建忠告诉记者,以前,农户种植中药材主要依靠自产自销或中间商收购,经常出现滞销的情况,现在有了各大龙头企业,农户不愁销路,实现了中药材种植、加工、生产、销售一体化。 同时,随着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健全,越来越多的村民将土地流转出去,进基地务工,赚取双份收入。“土地租给公司后,我不仅可以在家养牲畜、操持家务,还可以常年在药材基地打工,每年有2万多元的收入,日子越过越好了。”在药材基地务工的村民阿宗那姆高兴地说。 搭建平台 推进精深加工 走进位于云南香格里拉产业园区的迪庆开发区三江生物开发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只见机器高速运转,几十名工人正在生产流水线上忙碌着,每一种中药材经过洗润、切片后在不同的生产线上被炮制成各类中药饮片,实现从“药材”到“药品”的完美蜕变。 从名不见经传的药材收购、粗加工企业到如今发展成为集中药材种植、收购、中药饮片研发、生产及销售于一体的高新健康产业公司,迪庆开发区三江生物开发有限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党委、政府的支持。为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我州立足药材产地初加工、饮片加工等需求,聚合省、州内涉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系统内部科研机构、技术推广体系和农业龙头企业资源力量,推进建设一批体制新、机制活、功能强、可持续的中药材技术创新平台,积极引进和培育中药材产业龙头企业,从事中药材加工、经营、销售,带动、培育、壮大中药材产业发展,延伸产业链,增强产品竞争力。同时,各级部门积极和企业对接沟通需求,纾困解难,为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下一步,我州将持续优化中药材产业区域布局,推动迪庆中药材基地建设,全面提高迪庆中药材产业科技支撑能力,完善产业发展配套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扩大优势主导品种的推广力度,提升中药材品质,打造香格里拉中药材区域品牌,为乡村全面振兴持续注入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