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遗保护中擦亮中华元素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记者 张燕 通讯员 和丽敏 发布时间:2024-09-24 10:56:00

近年来,维西县按照“既要百花齐放,又要同心同向”的工作思路,实施“文化兴县”战略,把非遗传承保护作为赓续壮大中华文脉、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坚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

在非遗传承中擦亮中华元素。维西县千人以上民族至少有1项非遗,如傈僳族“阿尺木刮”、藏族“塔城热巴”,汉族“大词戏”、纳西族“阿勒古歌”等。该县重视研究各民族非遗与中华文明的渊源关系,赋予中华文化认同的新使命。其中,傈僳族创世史诗《牧极倮极》叙述了一母同胞所生的汉、藏、彝、白、纳西、傣、傈僳等12个民族形成的过程;傈僳族长诗《祭天古歌》有《射日射月》《造纸用纸》等章节,与中华神话后羿射日和古代四大发明同源异流;藏族“塔城热巴”展示了唐宋时期各族先民在滇西北交往流动情况;纳西族《阿勒古歌》是茶马古道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的管窥再现;而汉族《大词戏》是中原文化融入维西发展而成的地方独特剧种。该县在非遗传承人培训中,以非遗共同性为内容,讲解中华文化主干与各民族文化枝叶的关系,鼓励民间艺人努力提炼具有中华风格、时代特征的优秀文化,持续推动源于中华文明的县域传统文化“枝繁干壮”工程。以体现党的二十大精神、民族团结内容的傈僳族民歌、汉族扬琴调、纳西族禅都广为传唱。

在同心同向中促进百花齐放。重视民族文化抢救保护工作,2016年至2023年,共实施民族文化保护传承项目29个。依托云南省民族文化项目,对源于中国四大发明的傈僳族造纸、源于春秋时代的傈僳族草木染、羊肠弦制作技术直接实施抢救保护;对被学术界称为“汉字大家庭诞生的最小的弟弟”的傈僳音节文字,则依托国家社科院、省古籍办的支持推动“中华字库”工程及古籍抢救工作。同时,对文化遗产协会、傈僳族发展研究会、大词戏古乐团、《阿勒古歌》协会、弦子锅庄协会、夕阳红龙狮协会、红色艺术协会等21个各族专业文化社团,通过指导修改《协会章程》,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指导思想,鼓励跨专业、跨族际交流,在保持文艺独特性的同时,推动单一民族独有文化向共享文化方向转变,着力构建“同心同向百花开”的新时代文化格局。

在交融平台上突出时代旋律。以非遗为基础,积极搭建中华文化为主线的交融促和平台。在共享春节文化的同时,推动民族单一节日向共享节日转变,既能促进交融,又可扩大影响力。在傈僳族“阔时节”期间先后举行了“(国际)傈僳族文化寻根之旅”、各族非遗展演、县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成果展演、边疆多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坛、同心阔步—各民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巡游宣传等,在各类活动中突出国旗、国歌、龙狮等中华民族共有形象符号。截至2023年,已形成每个乡镇有一项固定内容的中华文化交融平台。以云南省全面实施的“石榴红工程”和“三项计划”为契机,在维西县举办了“乘梦飞翔——各民族大学生夏令营”“中华同梦·青春同行——多民族大学生民族团结进步田野实践”等活动,并搭建云南民族大学“教学实习实训”、云南大学“田野学校”等研学促和基地。通过开展文化活动和搭建交流平台,构建了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双向融入的良性通道,形成共建共享共有精神家园良好格局。此外,各族文化社团和文化人才蓬勃发展,一批民族文化精品走出维西,走向全国乃至世界舞台,在对内促进多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同时,对外彰显了中国民族自治地方焕发的勃勃生机。


责任编辑:邹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