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阿勒泰》《去有风的地方》、《狂飙》、《繁花》、《与凤行》...... 你是否看过这些剧啊 一部影视作品“带火”一座城 如果你也有拍剧的梦想 那么 就是现在 让你施展才华 绽放光芒的舞台来啦 为积极融入“微短剧+文旅”新赛道,让更多人深度参与香格里拉包容多样的民族宗教文化内涵解读,不断扩大香格里拉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以微短剧引流赋能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经迪庆香格里拉短剧创作大赛筹备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在微短剧创作大赛前期组织开展“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跟着微短剧去香格里拉”剧本创作大赛。 如果你想参赛,想拿奖 以下内容全是重点 本次大赛围绕“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跟着微短剧去香格里拉”主题,聚焦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以剧本创作大赛呈现、展示和传播“香格里拉”“三江并流”“茶马古道”“虎跳峡高路”“日照金山”“人生第一座雪山”“松赞林寺”等多张自带IP的世界级品牌,迪庆多民族融合发展、多宗教和谐并存、多元地形地质地貌、生物多样性等资源优势,以不同的视角记录雪域高原的巨变、讴歌时代的跨越发展,在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推动迪庆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激励各族群众投身中国式现代化迪庆实践中发挥作用。 参赛对象 个人或单位均可参赛,不限年龄、身份、学历,鼓励在校学生踊跃投稿。 大赛组织 1.赛制:采用初审、终审二级赛制,赛事流程包括启动、征集、初审、终审、颁奖共5个环节。 2.评委:大赛初审评委不少于8人,负责参赛作品的价值观、合法性等初步审查,终审评委不少于5人,主要由剧本行业专家组成。 3.作品要求:参赛作品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内容必须包含迪庆元素,如:讲述迪庆故事、迪庆民族宗教文化、迪庆历史、迪庆地形地质地貌、迪庆生物多样性、迪庆产业发展或者沪滇帮扶迪庆20年故事等等,可以在迪庆文史资料、神话故事、真实事件以及迪庆籍学者撰写的小说、诗歌、散文、科普读物、专业书籍等基础上进行改编,也可以进行自由创作,其中,2000字以内为短视频剧本,2000-10000字为微短剧剧本/微纪录片剧本。 时间安排 1.大赛启动:2024年5月21日,由州广播电视局、团州委发文作出部署,省、州以及沪滇协作区相关媒体进行整体宣传报道。 2.作品征集:2024年5月21日至6月26日,申报机构或个人应在征集截止日期之前,填报相关信息并报送作品。 3.作品初评及终评:2024年7月9日前,由专家评审组对参赛入围作品进行初评、终评,按照作品最终得分及专家终评评议意见,经领导小组会议研究,2024年7月10日公布大赛获奖作品。 4.颁奖仪式:在“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跟着微短剧去香格里拉”微短剧大赛颁奖盛典中设置剧本单元,为获奖作品颁发奖杯、证书以及奖金、奖品。 奖项设置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跟着微短剧去香格里拉”剧本创作大赛按短视频剧本、微短剧剧本、微纪录片剧本3个单元分别设一、二、三等奖和入围奖,所有获奖作品由主办单位通报表扬,邀请专家评委现场点评,邀请州级领导颁发证书,并给予适当奖金奖励。 微短剧剧本单元一等奖1部(每部奖金50000元),二等奖3部(每部奖金20000元),三等奖10部(每部奖金5000元),入围奖20部(每部给予奖金1000元或同等价值迪庆青创产品礼盒奖励)。 微纪录片剧本单元一等奖1部(每部奖金30000元),二等奖3部(每部奖金10000元),三等奖10部(每部奖金3000元),入围奖20部(每部给予奖金1000元或同等价值迪庆青创产品礼盒奖励)。 短视频剧本单元一等奖1部(每部奖金5000元),二等奖3部(每部奖金2000元),三等奖10部(每部奖金1000元),入围奖20部(每部给予奖金500元或同等价值迪庆青创产品礼盒奖励)。 另外,活动主办方还将在获奖作品中选择部分作品推荐投资拍摄短视频、微短剧或微纪录片,推荐参加“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跟着微短剧去香格里拉”微短剧创作大赛。 大赛须知 1.参赛者应确认拥有其作品的完整著作权,主办方不承担因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纠纷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因此给主办方造成的经济损失,主办方有权要求参赛者承担。 2.所有参赛作品必须是原创,改编自同名小说的请务必注明,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如发生版权纠纷,责任由报送单位或个人自负,获得奖项予以撤销,奖金予以追回。 3.参赛者投稿时,应如实填写报名材料,提供真实准确的个人信息及联系方式。提供信息不完整、不真实的,主办方将取消其参评资格。 4.以团队形式参赛的,作者限10人以内。团队作品应指定一名主创成员报名,不得重复报送。 5.参评方同意授权主办方以非盈利目的在相关媒体及网络平台上择优展播作品、投拍短视频、微短剧、微纪录片。活动主办单位对参赛作品拥有使用及推广权,有权将参赛作品在媒体平台上展播,并择优推荐申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云南省广播电视局等相关扶持项目及推优评奖活动。 6.本次大赛不收取任何费用,概不退稿。凡参赛者报名成功,均视为已确认并遵守本通知的各项规定。 作品报送 本次大赛参赛作品报送时间为发布之日至2024年6月25日24时截止,逾期报送无效。作品可通过线上或线下进行报送。 ①线上报送:将参赛作品及加盖公章或签字的报名材料扫描件(签字仅限个人或团队作品报送)发送至赛事官方指定邮箱:dqzgbdst@163.com,邮件标题注明作品名称+参评个人/单位+联系方式。 ②线下报送:将参赛作品及加盖公章或签字的报名材料原件(签字仅限个人或团队作品报送)递送或邮寄至指定地址:迪庆州广播电视台总编室,收件人:和薇,电话:15894362711。主办方收到的所有参评材料,不再寄回报送机构、团体或个人。 让我们 以舞台为纸 以语言为墨 以剧为媒 展现青春的无限风采 我们等你来哟 附件1 注:版权所属单位/人须与版权承诺书承诺单位/人一致。 附件2 参赛作品版权承诺书 本单位/本人就授权给“‘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跟着微短剧去香格里拉’剧本创作大赛”的参评作品(以下简称“授权作品”)_________的版权和内容承诺如下: 1.本单位/本人保证具有签署本承诺书并履行相应义务的权利和授权,确保参加此次大赛不会与其他方权利相冲突。 2.本单位/本人保证对授权作品拥有完整独立著作权、版权、邻接权及信息网络传播权及转授权等所有权益,持有相关证明文件或授权文件,并同意将作品在活动期间在网上进行免费展播。 3.本单位/本人保证所有授权作品的版权和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不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版权以及其他合法权利,对由于授权作品的内容或权利瑕疵引发的争议或权利纠纷承担全部法律责任并自动放弃参评。 4.本单位/本人保证所有授权作品的相关作品及作者信息真实有效。 承诺单位/人: (盖章/签字)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年 月 日 联系地址: 注:版权方如为个人签字即可,勿盖公章;如为单位盖章即可勿签字。 附件3 剧本模板 一、 剧情简介 快速简洁的传达故事的核心创意,根据用途不同,常见的一句话梗概。 二、 人物小传 1. 女主:姓名、年龄、外貌、性格、简要概括 2. 男主:姓名、年龄、外貌、性格、简要概括 3. 配角1:姓名、年龄、外貌、性格、简要概括 4. 配角2:姓名、年龄、外貌、性格、简要概括 5. 反派:姓名、年龄、外貌、性格、简要概括 三、 大纲 2000字左右,写清故事走向,故事从开头到结尾的剧情,能够让人直观看出剧本的核心主线及亮点。 标注出付费卡点,章纲 如: 1-10集 。。。。。。。。。。 10-30集 。。。。。。。。。。 四、 正文 第一集 :集数标注 场1-1:要拍摄的场次 场1-2:要拍摄的第二场 夜/日:夜晚/白天 外/内:室内//室外 场景:剧情发生的地点 △:不涉及对话的人物动作、神态 角色os:角色内心所想 闪回:主要写回忆画面 示例: 第一集 01第一场 叶家院子门口 日 外 △沈千凝无精打采地走在回家进门的路上。 沈千凝难过地自言自语:才第一天到公司,凭什么都说我配不上羽西…… △黑衣人从背后捂住她的口鼻,往她脖子处注射迷幻剂。 沈千凝:呃…… △黑衣人收起针管奸笑,跑掉 △沈千凝视野变得模糊,左摇右晃向前移动,但几乎喊不出声音:救……救命…… △叶玉华貌似一脸担忧地跑过来,扶起沈千凝:嫂子。 沈千凝捂着肚子,仔细一看:玉华……快……快,送我去医院,我担心宝宝……。 △没等沈千凝说完,叶玉华嘲笑着,附在叶玉华耳边轻声地:嫂子,对不起。 △叶玉华拿出一把匕首,朝着自己扎了一刀。然后把刀强行塞到沈千凝手里,而后倒下。 △沈千凝感觉到叶玉华给了自己什么东西,看不清楚,就拿起来仔细看 叶羽西从后面过来,难以置信:不……沈千凝!你? △沈千凝看清匕首,吓得慢慢往后退,得匕首掉到地上。 △叶羽西跑过来,抱着叶玉华。 叶玉华装可怜:嫂子,我待你如亲姐姐,你为什么? 沈千凝有些清醒过来,声音也大了些指着叶玉华:我……没有,是她……,是她自己…… △叶羽西怒不可遏,卡住她的脖子把沈千凝摔在地上:你以为我眼瞎吗!你好狠! 叶玉华装可怜:哥哥……我好痛,血……哥哥,我会不会死…… △叶羽西抱起叶玉华离开,回头看一眼沈千凝,歉疚地:玉华,哥哥给你做主。 △沈千凝无力的趴在地上,看着叶羽西抱着叶玉华离开,眼角流下泪水。 沈千凝:(画外音)羽西,你为什么不信我。 附件4 序: 黑幕 无声 剧院中央 舞台一盏光照亮着 由远及近的镜头 一名凤阳花鼓舞者 敲着鼓 唱着歌 但是我们听不到任何声音 伴随着孙凤城老师的vo:凤阳花鼓是我热爱一生的事情,我会一直唱下去,直到我唱不动的那一天为止。 镜头缓缓落定 由远及近的花鼓声响 舞者完成最后的动作站在舞台中央 伴随着救护车得声音 画面隐黑 1-1 日 医院-病房 内 人物 医生 李奶奶 秦晓云 △ 李奶奶躺在病床上,戴着氧气罩。 秦晓云:奶奶.我是晓云.您睁眼看看我。 秦晓云转身看向大夫 秦晓云:大夫,我奶奶她什么时候能醒过来? 医生:病人目前的情况不太稳定,可能随时会醒过来,也可能…… 秦晓云:医生,您想想办法,救救我奶奶吧。 医生:这段时间呢,你就多陪她说说话,说些让她开心的事儿.对病人得恢复会有很大帮助的。 说完医生走出病房 秦晓云:开心得事情…那个箱子! △秦晓云若有所思 1-2 日 家里-奶奶的房间 内 人物 秦晓云 △都市空镜 △一束光照在一个上锁的箱子,秦晓云用钥匙打开箱子,里面是一张合照(年轻的李奶奶与年轻孙凤城的合照),还有一个花鼓。秦晓云翻开照片背后,后面写着1981年,凤阳留念。秦晓云拿起花鼓。若有所思。画面最后定格在鼓面上。 出片名:《花鼓新声》 1-3 日凤阳汽车站 外 人物 秦晓云 △秦晓云从凤阳汽车站出来,她看着眼前这个完全陌生的城市。 可跟随晓云的视角,展现凤阳的特色建筑标志风采。(航拍一些素材) 1-4 日 孙凤城(老年)家中 内 人物 孙凤城 秦晓云 △秦晓云站在门口敲门,孙凤城老师开门。 孙凤城:姑娘,你找谁? 秦晓云:请问您是孙凤城老师吗? 孙凤城:我是孙凤城啊,你是? 秦晓云:孙老师可找到您了,李琴您还记得吗?我是她孙女,我叫秦晓云。 △孙凤城看着秦晓云。 孙凤城:李琴?你是李琴的孙女? 秦晓云点点头:嗯 孙凤城:像,像年轻时候的李琴,快进来坐,进来坐。 △秦晓云进屋,坐在沙发上,孙凤城老师给她倒了杯水。 △秦晓云拿出照片。 秦晓云:孙老师,这次冒昧的前来打扰您,是因为我奶奶现在在医院重度昏迷,医生让我们说一些我奶奶喜欢的事情,她或许才能醒过来。 孙凤城:李琴昏迷了? △秦晓云点点头,递给孙凤城照片。 秦晓云:我奶奶很珍视这张照片和这只鼓,她每次看这张照片的时候就总会笑。所以,我就想来跟您了解一下,您跟我奶奶之间发生过什么事情。还有这面花鼓有着什么故事。 △孙凤城看着照片,眼中满含泪水。 孙凤城:我与你奶奶的故事,要从1978年说起……那一年你奶奶刚到文工团,那一年也是我们凤阳小岗村大包干开始的第一年…… 孙凤城回忆 1-5 日 文工团 内 人物 孙凤城(青年) 团长 文工团演员若干 李琴 △李琴第一天来文工团报到,正巧碰上了孙凤城带领剧团要去小岗村慰问演出。 团长:凤城,这是新来咱们团的小李,就交给你了啊。 △孙凤城一边化妆,一边微笑的看着李琴。 孙凤城:你叫什么名字? 李琴:师傅好 我叫李琴。 孙凤城:李琴.正好今天要去小岗村慰问演出,你跟着一起去看看吧。 李琴(开心点头):好。 …………(部分省略) 黑幕 无声 舞台一盏光照亮着 由远及近的镜头 一名凤阳花鼓舞者 敲着鼓 唱着歌 场下掌声雷动 1-19 日 演出后台 内 人物人物 孙凤城(老年)学生若干 秦晓云 李奶奶 △孙凤城带领学生在小岗村演出《花鼓新声》,演出完毕。后台孙凤城正在忙活着 身后一声 “师傅” 秦晓云推着奶奶:师傅! 孙凤城转身 秦晓云推着奶奶。两位老人时隔多年,终于见面了。 △孙凤城拉着李奶奶的手。 李奶奶微弱的气声说 李奶奶:师傅,你说你会一直唱下去,你做到了。 孙凤城VO:凤阳花鼓是我热爱一生的事情,我会一直唱下去,直到我唱不动的那一天为止。 结尾:几组老资料视频(旧社会得花鼓影像资料,新中国成立之前,为了生活在人家门口唱乞讨曲的资料画面) 新中国成立的影像资料,花鼓与时俱进,从门前乞讨搬上荧幕舞台,展示花鼓的转变,创新历程。 剧终 2023年11月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