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庆州维西县塔城镇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思考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杨绕才 朱芊羽 发布时间:2024-05-16 09:38:51

近年来,迪庆州维西县塔城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逐步成为迪庆州具有特色的乡村旅游示范点。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实现迪庆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迪庆州维西县塔城镇乡村旅游的主要做法

(一)立足本土特色,打造特色精品民宿

    深入推进建筑风貌规范和保护工作,积极申报传统村落项目。建设高标准特色民宿,打造了一批具有“乡愁”风味的乡村式住宿,使精品民宿集群成为塔城镇的地理标识。目前,塔城镇有以腊普文旅·策院、慢来悦等为代表的丙级民宿6家,其他精品民宿20余家。有以松赞塔城、四鸣精舍为代表的精品酒店10余家,其他各类酒店85家,吸收旅游从业人员1500余人。

(二)激活“味蕾”经济,释放旅游消费潜能

 打好绿色“食品牌”,以农兴旅、以旅促农,发展生态有机农业。培育了哈达农庄、金坷生物、玛萨土鸡等42家新型经营主体,建成一批富民强镇的“绿色食品”基地,做活美食、小吃等特色产业。建有特色农家乐及餐厅饭店90余家,使原本“小散弱”的小农经济发展成为“名特优”的农旅产业。哈达农庄生态养殖公司生猪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滇红重瓣食用藏玫瑰获得绿色食品认证,金坷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藏红花获得有机食品认证,被列为云南省十大名贵中药材。

(三)深挖民族特色,助推文旅融合发展

深入挖掘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和民间民俗文化,建成了一批以“非遗”传习所、民俗展览馆、云上乡愁书院等为支撑的特色场馆,进一步传承展示多民族和谐共融的民族文化,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四)依托资源优势,做活“山水文章”

立足全国、全省最美村庄、“滇金丝猴家园”“热巴之乡”“迪庆小江南”等优势,打造集观赏、娱乐、文化体验,以民宿、客栈为抓手提供蔬菜采摘、野生菌采摘、手工豆腐制作、农事活动深度体验、手工DIY、摸鱼体验等休闲体验活动。开发了一批如“三奶凉粉”“金秀豆花”等家庭式文化体验区,油葵和五彩稻成为网红打卡点。

(五)凝聚民族情感,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打造“腊普党建长廊”,组建村民服务管理委员会,建立“五户联帮联保”机制,织密基层服务管理网络,使基层党组织成为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推动乡村振兴的坚强堡垒。

 二、迪庆州维西县塔城镇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规划设计整体性、长远性不足,引领效果不佳

受资金匮乏和专业人才不足等因素制约,缺乏全域性、系统性和长远性的乡村旅游规划,“见子打子”、不顾长远的现象普遍存在。社会资本重引进轻管理,部分乡村旅游“人工痕迹”明显,民宿“城市化”倾向较重。区域协调发展缺位,各村(组)开发经营中往往从本区域的角度出发,存在一定程度的“各自为政”,资源与资金没有形成有效合力,存在规模小、经营者品牌意识淡薄的问题。

(二)基础设施有待完善,智慧旅游服务薄弱

第一,基础设施与旅游要素不匹配。现有的基础设施不能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多层次的需求。垃圾和污水处理等方面存在短板,休闲娱乐设施不完善。民宿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旅游旺季接待能力有限。部分道路、停车场、洗手间等公共设施简陋,介绍牌、路标等设施不齐全。

第二,信息化短板突出。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不高,智慧化公共营销体系尚未形成。游客信息获取渠道主要以亲朋好友口口相传和旅行社推荐为主,大众传媒、网络信息等渠道获取信息者较少,网络营销、产品推广、主客交流、网上预订等利用率较低。

 (三)产业融合深度不够,持续发展潜力受阻

第一,产业融合不够,供给侧失衡。文旅融合不充分,同质化竞争明显,产品开发过度依赖农业资源,模式较为单一。生态、农业、文化缺乏互动,协同效应不明显。乡村旅游与民族、宗教、农耕等文化挖掘开发不够,特别是对散落在乡村的大量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挖掘开发不够。乡村旅游项目多集中在采摘、垂钓、唱歌、观赏景色、棋牌活动、特色农产品的销售等方面,单一的“走马观花”特征明显。

第二,产业链条较短,助力产业兴旺动能不强。尚未形成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模式,产业间的关联性较弱。部分乡村在食、住、行、游、购、娱要素中往往只瞄准其中一项或少数几项要素,未能实现多要素的协同发展。游客多以半日游、一日游形式前来,停留时间短,重游率低,盈利点少。

(四)专业人才短缺,从业人员管理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大多是当地放下锄头离开田间的当地村民,受教育程度不高,缺乏乡村旅游专业知识及管理营销技能,并且基本未受过专业技能培训,服务质量难以满足游客需求。旅游营销策划、资源开发、行业管理和旅游接待等专业人才匮乏,对管理型、技术型人才及同时有着农业情怀、乡村旅游情怀、家乡情怀的人才引进重视程度不够,后期培训提升不足,规章制度及考评体系不健全,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快速长远发展。

(五)旅游产品营销方式落后,未形成品牌效应

滇金丝猴国家公园、千年银杏王、精品民宿等深受游客青睐,但由于缺乏统一营销规划和专业团队包装支持,知名度不高,市场辐射能力较弱。客源范围较窄,仅限于周边区域及其招商引资企业旅行团游客,市场推广与周边景区联动不深,难以形成二级市场分流。营销乏力和知名度较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其一,市场主体营销理念较为落后,一定程度上还延续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被动营销观念;营销策略单一,投入力度不够,营销方式大多为当地广告、口碑流传、旅行社推荐和“驴友”网站;客源多依靠旅行社团队和迪庆周边熟人介绍,“等客上门”特征明显,主动宣传不足,不能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营销。其二,乡村旅游开发起步晚、起点低,没有形成“叫得响”的特色品牌。其三,“单打独斗”特征明显,整体联动不足,与周边各县(市)、乡(镇)、村和外部区域联系合作少、联动弱。

(六)管理机制不健全,市场主体培育不够

第一,管理较为粗放,机制不够健全。乡村旅游组织管理形式滞后,政策法规和外商合作服务机制不健全,业务部门审批及业务内容不明确,服务不一致、不到位。党委政府对市场的监督考核和对自身发展乡村旅游的考核监督机制不完善,对企业管理力度小,农家乐等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和经营的不当行为得不到有效规范。

第二,资金保障不足,可持续投入机制尚未建立。各级党委政府资金投入较多,采取了系列措施鼓励社会资本注入乡村旅游并给予税收优惠和政策优待,但支持乡村旅游发展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持续投入仍然不足,涉农资金和乡村振兴资金合力不够。

第三,市场主体培育不足,产业提档升级难度大。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经营举步维艰。部分企业乡村旅游产品单一,服务水平不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造成不同程度的亏损,制约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如:面对疫情时应对不及时或无相应应对能力,专业管理人才稀缺,经营方式粗放,管理不规范,在重大节假日或者旅游高峰期存在漫天要价、服务态度恶劣等现象。二是群众参与乡村旅游积极性不高。乡村老人、孩子、妇女居多,筹集资金能力较弱,文化水平较低,加之自主开发乡村旅游项目有一定风险,其对乡村旅游知晓甚少、不感兴趣,导致不想不愿不敢发展乡村旅游。村民获取信息的渠道狭窄,对乡村旅游市场不熟悉,对开发项目的程序和要求不了解、不明白。

三、迪庆州维西县塔城镇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思考

(一)整体规划引导,树立全域旅游发展理念

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以全域旅游为导向,实现乡村旅游提质扩容,转型升级。立足资源现状和客源市场需求,科学编制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坚持“全域布局、景镇一体、产镇互动”原则,采用“一组一品”“一家一艺”的模式,建立休闲娱乐、观光旅游等多元一体的特色乡村旅游产业。具体规划要落实到每个村组,根据农产品种植户、牲畜养殖户、农副产品加工户、特色旅游产品销售户等不同特点,打造具有不同功能的游客接待户。同时树立全域旅游的观念,拓展延伸产业链条。充分挖掘人文历史与自然生态资源,树立大局意识,“捆绑”整合使用各种项目和资金,积极鼓励引入民间资本、外来资本参与乡村旅游产业链条。做好群众工作,促使其积极投入到乡村旅游中。丰富乡村旅游的产品形式,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发展、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二)完善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强化“互联网+”赋能

第一,加强硬件设施建设,补齐发展短板。着力改善乡村旅游通行道路、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指示牌、垃圾污水处理等公共基础服务设施。整合利用农村危房改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传统村落及民居保护等项目建设,坚持“原汁原味”与舒适品位相结合,创造良好的乡村旅游环境。

第二,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实现数字化管理。加快“互联网+乡村旅游”建设,建立景区、住宿、餐饮、购物、娱乐、交通等要素的一体化智慧旅游服务体系,推动乡村旅游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积极搭建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平台,为游客吃、住、行、游、购、娱提供高品质的服务。整合各类旅游网站、社交平台、移动App 等网络资源,提供乡村旅游的产、供、销等供应链信息;依托互联网进行推广和营销,探索在淘宝、京东、天猫等平台经营乡村旅游产品;充分运用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加大宣传营销,形成良性互动推广平台;注重从业人员在乡村智慧旅游、电商方面的实用技能培训,提高电子商务经营能力。

(三)加快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深入挖掘乡村旅游新内涵

第一,深挖地域特色旅游产品,开发乡村旅游新业态。运用好生态、民族、宗教这三大资源,加强乡村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推进乡村民族风情、乡村养生度假、乡村康体运动、乡村摄影写生、乡村美食购物、乡村科普教育等乡村产品系列设计与开发,推出游客喜闻乐见的乡村旅游产品,讲好“乡村故事”,做好“下里巴人”。坚持“精、专、深”和“一村一品”的发展布局,深挖地域特色资源,形成差异化、特色化、品牌化、标准化的旅游产品。注重民族风俗文化、宗教文化、人文历史等文化资源的挖掘,加快乡村旅游文化项目建设,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新,无中生有”。围绕休闲农业开发农业观光、美食购物、农耕文化、家庭旅游,围绕古村落开发古村落观光、“美丽乡村”主题旅游,围绕乡村生态资源开发乡村生态、休闲体育、健康养生和休闲度假旅游等。

第二,坚持全域统筹,打造乡村旅游精品路线。全面统筹乡村旅游资源,坚持政府主导、规划引导,优化空间布局,打造乡村旅游精品路线。依托“香格里拉滇金丝猴国家公园”“达摩祖师洞”两大品牌,重点打造巴珠玫瑰公园、启别哈达迪庆州乡村旅游先行示范区、其宗农古顶——祖师洞徒步朝圣游、塔城启别腊普田园风光休闲游、柯那史跨底小草坝徒步探险游、腊普河沿河自行车赛道、腊普河漂流、多那阁傈僳族风情园以及塔城镇其宗村二级油路经济开发带,建设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农家小院分布带、接待点、民族文化广场及餐饮休闲吧和中药材交易市场等。

(四)创新人才体系,加大人才引进和储备

健全乡村旅游人才的培养、引进和激励机制,坚持“内培外引”实施领军人才培育工程,培养旅游企业总经理领军人才、乡村旅游领军人才、优秀营销员、服务之星和金牌导游领军人才。加强人员岗前、在岗和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管理、决策、经营和服务水平。同时,注重人才机制的制定、中高层人才培养计划、后备干部储备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制定激励政策,多渠道、大力度引进、培养和储备人才。特别是建立乡土工匠、乡间艺人、“非遗”传承人、回乡创业人员、返乡大学生、种植养殖大户、退休职工干部等人才库。

(五)拓宽宣传营销渠道和丰富营销手段,开拓客源市场

一方面,坚持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转变宣传营销观念,创新营销手段。充分利用杂志、电视、报刊等大众媒体进行宣传推介,运用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兴媒体,做好乡村旅游资讯发布、信息查询、网络预订、在线购买等业务;在机场、高速公路出入口、收费站等位置,建设广告标牌,提高知名度。通过大型旅游网站、旅游频道、摄影协会微信等渠道进行网络营销,以城乡间政府间交流、旅游节庆、大型演出、各种会议为渠道,进行宣传推广。国家重大节假日节庆、民族宗教重大活动期间,加大推广投入力度。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和不同收入旅游者,采取不同的营销宣传手段,增强宣传营销的实效性。另一方面,细分市场进入和市场联动,拓展客源市场。依托区位、资源、政策等优势,选择细分市场进入和市场联动,形成二级旅游市场,明确市场定位对口营销。塔城镇乡村旅游市场的区域定位主要立足迪庆州,将周边乡(镇)、县(市)作为核心市场。同时以滇西片区为重点拓展周边州(市),争取云南省乃至省外或海外乡村旅游市场份额。加强区域协作,形成资源共享、多方互送客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格局。如:加强与虎跳峡、普达措、松赞林寺、白水台、丽江等景区和地区的合作联动,主动与云南周边省(市)或沿海、经济发达省(市)的旅行社加强业务联系等。

(六)优化乡村旅游环境,激活发展体制机制

 第一,构建管理体系,提升发展质量。县级层面成立乡村旅游发展领导小组,组建旅游委员会并增设乡村旅游处,设立乡村旅游事业发展中心,增加全额拨款事业编制。乡(镇)建立乡村旅游管理办公室及服务中心等管理机构,村级建立农家乐工作服务点和合作社等组织。构建乡村旅游部门联动体系、乡村旅游行业自律体系和乡村旅游规范管理与标准体系,制定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示范村、示范农庄、示范农户和新型农家乐等认定标准。明确乡村旅游管理协调机构及其相应职责,定期召开项目建设进度汇报会,对乡村旅游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汇总分析。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制定乡村旅游考核和奖励办法,将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纳入各项考核。

第二,创新政策体系,优化发展环境。强化政策支撑体系建设,在体制机制、业态培育、模式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逐步形成州、县(市)、乡(镇)、村四级政策体系。建立政府扶持、金融支持、村民投入、社会投资的多元化投入体系,统筹使用好发改、农业农村、交通、林业、水务等部门的资金。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引进社会资金参与,建立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弥补资金不足的短板。制定出台乡村旅游优惠政策,解决好乡村旅游企业的用水、用气、用电和税收优惠等问题。强化服务管理,简政放权,为市场主体提供优良的营商环境。建立完善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的准入和监管制度,鼓励支持工商资本和品牌企业与农民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强化集体土地流转管理,引导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等形式流转土地。注重保护乡村原生风貌、生态环境、民族村寨和古村落文化遗产,让游客“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

责任编辑:余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