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鵟(kuáng)在迪庆州境内高海拔地区为旅鸟,低海拔的金沙江、澜沧江河谷地区为冬候鸟,每年10月末开始,从繁殖地迁往越冬地的大鵟途经迪庆高海拔地区,到低海拔的两江河谷地区越冬。第二年3月末4月初飞往繁殖地。据资料介绍,大鵟在青藏高原是留鸟。在我国,繁殖地还有东北、西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大鵟是鹰形目鹰科鵟属的鸟类,是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ver3.1—无危(LC),为联合国《濒危野生动物名录》其中一种。它的英文名字叫Upland Buzzard,学名为Buteo hemilasius。 大鵟是大型猛禽,身长57厘米到67厘米。全身棕色,有几种色型,淡色型、暗色型和中间型等类型,其中以淡色型较为常见。头与身子的比例显得较小,翅显得较长,翅上初级飞羽基部具大的白色斑块;下体深色区域通常位于腿部位置,且在腹部不相连,有些个体在脚部有被毛,虹膜黄或偏白,嘴蓝灰色,脚黄色。雌雄相似,雌比雄略大。 大鵟栖息于山地、山脚平原和草原地区,也出现在高山林缘和开阔的山地草原和荒漠地带,垂直分布高度可以达到4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区。冬季也出现在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农田、芦苇沼泽、村庄、甚至城市附近。平时单独或成小群活动,飞翔时两翼鼓动较慢,常在中午天暖时在空中做圆圈状翱翔。此外还有上飞、下飞、斜垂飞、、直线飞、低飞而转斜垂树上飞、树间飞、空中驱赶飞、追逐嬉戏、打斗等飞行方式,堪称花样繁多。休息时多栖于地上、山顶、树梢或其它突出物体上。主要食物为啮齿动物、蛙、蜥蜴、野兔、蛇、鼠兔、旱獭、雉鸡、石鸡、昆虫等动物性食物。觅食方式主要通过空中飞翔寻找,或者站在地上和高处等待,其中捕蛇技术十分高超。大鵟繁殖期为5月到7月,巢建在悬崖峭壁或树上,通常附近有小的灌木掩护。每窝产卵2—4枚,偶尔也有多至5枚的。(余富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