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来到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塔城镇启别村慢来悦民宿,房前屋后嫩绿萌芳蕊,新红茁绽芽。“90后”村民和艳群正有条不紊地收拾客房。“刚刚送走了一批客人,下午有一家人从上海过来,我得赶紧整理好房间。”和艳群笑呵呵地说。 每次见到和艳群,她脸上总是挂满了笑容。她说:“变化,都写在了笑脸上。” 和艳群的家乡位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腹心地带,风景秀美,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这里居住着藏族、傈僳族、纳西族、彝族、普米族、白族等不同民族,文化多元而精彩。 过去,因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原因,和艳群家生活并不宽裕。和村里其他年轻人一样,为了增加家庭收入,和艳群踏上了外出务工的道路。“外出务工不仅有出路,而且路子还宽。”离开校门,和艳群没有同其他老乡一样跨省打工,她说:“务工不用去远方,家乡就是好地方,只要能干,在哪儿都能赚钱。”和艳群选择在香格里拉市打工。 “向身边优秀的人学”是和艳群打工期间常说的一句话。请教、记录、观察、琢磨……和艳群边学边做,心中有了信心和底气,也积累了经验。 “自己做生意也并非一帆风顺。”回想过去,和艳群脸上显露出一丝无奈,“当时看到做广告赚钱,进去后才发现这个行业涉及范围广、内容复杂,有很多新知识需要去学习。”每个夜晚,和艳群回到家就继续翻材料、记笔记,台灯亮到深夜。2015年,和艳群在城里买了房,一切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对未来,她充满憧憬。 然而,2015年的一天,正忙于工作的和艳群接到电话,“你妈妈生病了,你赶快回来。”回到家,她急忙把母亲送到省城医院,不仅花光了积蓄,还欠了20多万元外债。和艳群关停生意,卖掉房子还债,回家照顾母亲。道阻、家贫、疾病,紧紧捆绑住了和艳群。这一年,她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底子薄、基础差,如何摆脱贫困?“在家照顾妈妈时我发现,山上的松茸多了起来,家乡的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于是,我打起了松茸主意。”和艳群说,村子里的交通、物流发生了巨大变化,她决定卖家乡的山货。 从收购到分拣,再到打包、发货,和艳群全心投入,山货上“云端”,卖出了好价钱。和艳群不再局限松茸,蜂蜜、土鸡等当地土特产都进入她的销售平台,仅用两年时间,她家就脱了贫。 从建档立卡贫困户到脱贫户,和艳群心中的斗志被点燃。“我想在家开民宿。”2019年,她向家人说出了下一步发展思路。父亲和文武担心了起来:“日子才好起来,又要去折腾,还要去借几百万元,亏了怎么能还得上。” “现在政策这么好,变化又那么大,你看看,路好、村美、生态美,我有信心做好民宿。”和艳群说服父亲,立即动手改造家里的老房。老家院子里一侧的木楞房现在变成了漂亮的民俗客栈接待大厅。漂亮的10间客房前,是烟雾缭绕的水池。院子的很多位置,被和艳群精心镶嵌进去一些花花草草…… 经过两年的建设,2022年3月,和艳群的民宿试营业了。民宿房间里配有观景阳台,可独赏远山风光;有火塘吧、草坪、帐篷等供客人休闲娱乐的活动场所;餐厅有精心制作的当地美食,让游客住得舒心、吃得安心。和艳群还利用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举办篝火晚会、非遗展演,开发纳西人家、农布酸奶坊、三奶凉粉、金秀豆花等家庭式体验项目,让游客游得养心。如今,她的民宿在游客中积攒了不错的口碑,一些游客慕名而来,回头客也络绎不绝。 和艳群不仅自己富起来,还帮助村民销售蜂蜜、核桃油等农特产品,带着大家增收。和艳群还是迪庆州香格里拉青年创业联盟的成员,这个联盟里有不同民族青年,他们一起分享创业经验,团结互助、充满朝气。 “路再怎么远,只要一直走下去,总能到达。”和艳群凭着这一股韧劲,爬坡迈坎,赏一路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