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嘴鸭是中国家鸭的祖先之一,在迪庆州境内,部分为留鸟,部分为越冬候鸟。高原湖泊、湿地、水塘以及城市公园景观湖内,一年四季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它是雁形目鸭科鸭属的鸟类,英文名字叫Eastern Spot-billed Duck,学名为Anas zonorhyncha,当地人俗称野鸭子、花嘴鸭、黄嘴尖鸭等。迁徙的斑嘴鸭每年4月份飞往繁殖地,9月末10月初飞回越冬地。 斑嘴鸭是体型较大的野鸭,身长58厘米到63厘米。体羽大部分棕褐色,羽缘色浅,头顶色重,棕白色眉纹和黑褐色贯眼纹对比明显,三级飞羽白色,尾羽黑褐色,羽缘色浅。嘴黑而嘴端黄,且在繁殖期黄色嘴端顶尖有一黑点,是斑嘴鸭的本种特征。虹膜褐色,脚珊瑚红。 斑嘴鸭栖息于内陆各类大小湖泊、水库、江河、水塘、河口、沙洲和沼泽地带,迁徙期间和冬季也出现在沿海和农田地带。除繁殖期外,常成群活动,也与其它鸭类混群。斑嘴鸭脚趾间有蹼,但很少潜水,游泳时尾露出水面,善于在水中觅食、戏水。喜欢干净,常在水中和陆地上梳理羽毛精心“打扮”,睡觉或休息时互相照看。斑嘴鸭的主要食物是水生植物的叶、嫩芽、茎、根和松藻、浮藻等,以及草籽和种子,也吃谷物种子、昆虫、软体动物。斑嘴鸭的繁殖期5月到7月,营巢于湖泊、河流等水域岸边草丛中,每窝产卵8—14枚,通常9—10枚。 斑嘴鸭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8年ver3.1—无危(LC),是中国“三有”保护鸟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