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的迪庆高原,暖阳在蓝天、草甸、雪山之间尽情舒展。坐落于香格里拉市建塘镇纳赤河畔的迪庆州民族中学,新颖的校门、崭新的教学楼、美观的多功能体育馆,令人赏心悦目;歌声、笑声、加油声、琅琅读书声,营造出阳光、自信、活力、进取的人文氛围,和谐优美舒适的育人环境,提升了师生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 “建校40年来, 州民中从沼泽地上崛起,教学硕果累累,累计培养了近两万名学生,州民中先后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云南省文明单位、云南省一级高级中学教育教学先进学校等10余项国家级、50多项省级荣誉和100多项州级表彰。”该校负责人自豪地说。 受自然地理和社会历史等因素制约,迪庆教育事业长期处于十分落后的状态。数据显示,1949年前,全州学龄儿童入学率仅为19%,文盲率高达97.3%,即每百人只有2.7人识字。新中国成立后,迪庆努力普及小学教育,开展扫盲运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迪庆教育事业逐步走向正轨,在大力普及小学教育的同时,积极发展初中、高中、中专教育。1981年,在党的民族教育政策光辉照耀下,我州开始筹建迪庆州民族中学,在一片沼泽地建设教学楼、学生宿舍、教职工宿舍、食堂等基础设施。1983年9月,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中学挂牌成立,招收第一届初中学生100人、高中学生50人,开启了迪庆州民族教育教学的大幕。 2003年9月,根据州委、州政府“把州民中办成全州优质高中示范学校”有关要求,州民中实行初、高中分离办学,初中部迁往迪庆香格里拉经济开发区独立办学。2007年1月,州民中被省教育厅认定为“一级三等完全中学”。2010年起,全州教育综合改革州民中基础设施得到加强。2014年州民中全面完成改扩建工作,分为南北两个校区,校园面积扩大到285亩,校舍面积194234平方米。目前该校建成了校园景观绿化区、教学区、运动区和生活区4个功能区建设,按照高级中学一类的标准配备了近30万册图书,4间计算机教室配备256台计算机,建成2间电子阅览室、1间录播教室,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70多套、宽带专线6条、办公教研宽带51条、教室宽带64条,视频监控实现全覆盖,校园设施齐全,州民中面貌焕然一新,为开展现代化教育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州民中正式成立时,有在编教职工24人,其中专任教师14人,他们当中有高中学历、中专学历、大专学历和大学本科学历。随着职业教育、藏文初中班开办招生以及2003年初高中分离办学后在校生逐年增加。到2022年,学校教职工总人数达263人,是建校初期的11倍,其中专任教师232人,是建校初期的17倍,均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硕士研究生学历有8人,很多年轻教师正在攻读研究生。 州民中正式招生后,随着社会发展,招生人数及层次发生了很大变化。州民中成立初期,每年计划招生150人。1983年到2002年,共招生2236人,加走读班学生57人,共计毕业学生2293人,包括2个藏文初中班。这两个班的毕业生后来成为我州藏语文教学和卫生系统的藏医药人才。1984年4月16日,迪庆州职业中学设在州民中,毕业后成为我州水电岗位人才。1988年5月16日,迪庆职业中学归并到迪庆州农业学校。 此后该校招生人数逐年增加。截至2022年底, 州民中共招录高中阶段学生16458人,毕业学生13544人,在校生有2914人。截至2023年9月,全校共有5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642人。 过去,州民中教学方式主要是老师在黑板上写,学生用笔记录,方式单一,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实施教育综合改革后,州民中硬件设施得到大幅改善。2014年开始,州民中大力实施教育信息化,内地的优质教育资源乘着云端“飞”进了迪庆高原,如与四川省成都七中合作开展远程卫星直播教学,州民中直播班的师生可与名校师生同步备课、同步上课、同步考试,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想不到高中也和义务教育一样不用交学费,还有生活补助,我家就不需要为我拼凑学费了。”今年考入州民中的藏族学生七林庆幸自己赶上了好政策。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对迪庆教育事业给予扶持,一项项实实在在的教育惠民政策,让迪庆各族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近年来,在国家实施“两免一补”、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惠民政策的基础上,省委、省政府又在迪庆州全面启动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中职全覆盖”。 “1983年建校时,州民中只有9个班150名学生,如今发展到52个班近3000名学生。” 州民中校长李跃昆表示,在未来的发展中,州民中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团结带领全校师生贯彻落实好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落实《迪庆州教育振兴二十条措施》《迪庆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在教学改革、提质增效上赓续初心,勇立潮头,不断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办好迪庆人民满意的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