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网讯 (记者 黄晓丽) 近年来,维西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机制,不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持续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成效明显。2023年10月,维西县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七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加强统筹谋划,推动生态责任落实落地。该县把生态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及时调整充实领导机构,由党政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系统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污染防治攻坚、生态修复治理、生态环保督察整改等工作。建立领导责任、工作调度、考核评价、督导问责“四项机制”,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和督查清单,严格落实生态主体功能定位和准入清单管理,构建了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责任链条。 注重协同创新,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该县强化“三线一单”成果应用,严格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光叶珙桐等2537种野生植物,云豹、小熊猫等716种野生脊椎动物得到有效保护。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形成以松茸管理为切入点的白马雪山社区共管机制,滇金丝猴种群从2003年的4群600只增长到目前的14群近3000只,占全国滇金丝猴种群数量的70%以上。设181名河长、198名林长,选聘11132名生态管护员,实施县、乡、村、组四级生态环境网格化管理模式,全县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机制、政策支撑、资金保障等日趋完善。全面实行“一个问题、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模式,持续抓好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强化系统治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家园。该县以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目标,坚持生态系统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青山保卫战,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逐年递增。完成11个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1721亩、义务植树1303万株,人工造林、森林抚育、石漠化治理94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2.4%。严格落实长江流域“十年禁渔”政策,在“两江”流域增殖放流土著珍稀鱼类114万尾。联合开展环境保护执法专项行动,及时发现处置线索问题,2018年以来,共立案查处36起环境违法案件。 培育绿色动能,打通“两山”双向转化通道。该县构建以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清洁能源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积极将良好的生态优势逐步转变为生态红利和发展活力。累计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78个,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家,加大生物资源的价值挖掘,维西糯山药、攀天阁老黑谷被农业农村部评为“中国十大优异农作物种质资源”,“维西傈家乌鸡”进入全国畜禽遗传资源名单,中药材、冰葡萄、糯山药、生猪、肉牛等特色产业规模持续壮大。依托良好的生态和多元文化,着力打造全州乡村旅游先行示范区,推动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有机融合,全县文旅产业对GDP贡献率增长到8%;全县发电量突破70亿千瓦时、产值突破20亿元;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率不断提高,持续带动群众稳定增收,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 实施绿美行动,着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该县结合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总结推广“一角钱工程”“四美创建”要求等成功经验,深入开展全域环境整治,全县城镇污水处理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100%;国控及省控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园林县城、“美丽县城”、2个省级绿美乡镇,1个绿美河湖对象被确定为省级绿美河湖标杆典型对象,群众对人居环境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