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庆百鸟集】㊾ 矶(jī)鹬(yù)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余富全 发布时间:2023-11-06 10:16:07

矶(jī)鹬(yù)是迪庆州境内的冬候鸟,每年9月前后,从北方的繁殖地来到迪庆高原的池塘、河岸、沼泽、山区溪流等多种淡水湿地生境,偏好有岩石的环境。笔者是在香格里拉市新整治的纳赤河畔拍到此鸟的。矶鹬是鸻(héng)形目丘鹬科矶鹬属的鸟类,英文名字叫Commom Sandpiper,学名是Actitis hypoleucos。

矶鹬体型较小(20厘米左右),上体羽橄榄褐色,头部具白色眉纹,尾羽橄榄褐色,缀黑褐色横斑,外侧尾羽白色,具黑斑;翅飞羽基部白色,展翅后形成白色翅斑十分明显;下体羽白色,在与翼角交界的地方有一道白色斑纹。嘴灰色,脚浅橄榄绿色。


矶鹬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一带的江河沿岸、湖泊、水库、池塘岸边,也出现于海岸、河口和附近沼泽湿地。夏季常沿着林中溪流进到高山森林地带。单独或成对活动。非繁殖期也成小群。停息时多栖于水边岩石、河中石头和其他突出物上。有时也栖于水边树上。停息时尾不断上下摆动。性机警,行走时步履缓慢轻盈,显出不慌不忙,同时频频地上下点头。受惊后立即起飞,通常沿水面低飞。矶主要以鞘翅目、直翅目、夜蛾、蝼蛄、甲虫等昆虫为食,也吃螺、蠕虫等无脊椎动物和小鱼以及蝌蚪等小型脊椎动物。


矶鹬的繁殖期为5月至7月末,营巢于河边沙滩草丛中,一年繁殖一窝,每窝产卵4至5枚。矶鹬是中国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即“三有”)陆生野生动物。


责任编辑:邹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