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10月,白马雪山秋意正浓,远山上终年不化的积雪在阳光下分外壮美,如火如荼的秋叶,像雪山的灵魂尽情地展现万千姿态,这里不愧是被誉为中国最美秋景之一的世外桃源。在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40周年之际,白马雪山深秋山水画向我们走来,讲述着这段保护滇金丝猴的不凡之路。 保护区:从蹒跚学步到铿锵有力 已退休的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德钦分局原局长肖林的著作《守山》中,记载了35年的从业故事。“一个人的一生,总会守着一样什么东西。我守了35年的是白马雪山。”他酷爱野生动物摄影,曾获云南省政府颁发的科技进步二等奖、云南省林业厅颁发的自然保护区先进个人及福特汽车环保奖。 肖林出生于德钦县。1983年,他16岁时,得到德钦县政府将举行招考的消息,便和村里的小伙伴走路、搭车,历经两天奔波,抵达县城参加考试。很快,他就收到了县里寄来的录取通知书,成为当时白马雪山自然管理所的第一批员工。 此前,1979年中国科学院对横断山区域进行综合科学考察,发现了滇金丝猴的存在,让近百年的疑惑有了定论——滇金丝猴群还活跃在白马雪山的层林之中。这直接推动了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的建立。1983年,白马雪山云南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所成立,致力于保护滇金丝猴等珍稀野生动物。在德钦县城培训后,肖林和同伴们一起去奔子栏管理所。途中,翻越到海拔4329米的垭口,司机按照民族习惯停车。肖林看着远处“敦实厚重的雪山”,第一次和白马雪山迎面相遇。 那时候,这群16岁的少年不会知道,“我们的悲欢离合再没有离开过这座山,一直到老”。肖林说,“恨过他,爱过他,回头来已为这座山付出了整整35年的心血。”与滇金丝猴结缘,肖林点燃了工作热情。他和好朋友钟泰进行长达35年的野外考察,追踪滇金丝猴,收集第一手研究滇金丝猴种群生物生态学的资料。在野外考察时,他们背锅、背粮食、背睡袋、睡野外……在只有猎人和挖虫草的人才光顾的密林及流石滩中,走出了一幅属于自己的地图。后来滇金丝猴出名了,肖林也从以天为被、以地为床的一个滇金丝猴行为记录者,成为滇西北地区野生动物守护与培育者。 在崇山峻岭中,正是他和同事冒着严寒,忍受着思乡之苦,找到了第一群野外滇金丝猴,拍下了全国第一张滇金丝猴照片——《瞧!这一家子》。 正是有像肖林这样一代又一代的“白马人”,白马雪山的滇金丝保护事业才从无到有,从蹒跚学步到走得铿锵有力。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白马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马雪山省级保护区管理所也更名为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2000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同意调整扩大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范围扩大到维西县境内,将德钦县施坝、各么茸林区和维西县萨马阁林区914.96平方千米纳入保护区,保护区面积增加到2800余平方千米。2018年,国务院批复同意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增至2821.06平方千米。 如今,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以中国特有旗舰物种滇金丝猴及其栖息地高山针叶林和其他自然景观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腹心区。 白马雪山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云集了干热河谷带、山地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寒带等多种气候类型和生物群落类型,是欧亚大陆生物生态环境的缩影、“第三纪古热带生物区系的避难所,更是北温带植物体系的摇篮”,被誉为“世界花园之母”,其生物多样性具有国际重要意义。 白马雪山有7个植被类型、10个植被亚型和37个群系。共记录野生维管束植物2343种,陆生脊椎动物535种,其中很多物种都属特有分布,是世界珍贵的遗传资源基因库。 白马雪山保护区是滇金丝猴种群分布最集中的区域,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中国已知的23个群体中,保护区及周边地区分布有14个滇金丝猴种群,约2180至2830只,个体数量占中国滇金丝猴数量的65%。 根据国家重点野生保护动植物名录、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CUN)物种红色名录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Ⅱ,白马雪山共记录国家重点野生保护动植物113种,包括植物26种、动物87种。白马雪山所记录的野生动物物种中,还有55种被国际贸易公约CITES收录;有19种IUCN濒危/易危物种(5种濒危,14种易危)。这些物种种群数量稀少,具有极高的物种保护价值及栖息地保护价值。 高分辨率探头能自动捕捉2千米范围内猴群活动情况,工作人员足不出户,在工作站木屋里,通过屏幕就能观察它们的活动轨迹。如今,白马雪山保护区运用现代设备,守护“雪域精灵”滇金丝猴。 位于维西县塔城镇的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响古箐片区,有一批护林员和科研工作者。 “猴群的一举一动可以看得很清楚,不像以前,要跋山涉水,还不一定碰到猴群。”白马雪山保护区野生动物救护站站长赖建东在木屋监控室里通过视频记录远程查看滇金丝猴活动情况。 2019年,滇金丝猴全境保护网络正式建立,实施滇金丝猴种群监测巡护、栖息地廊道修复、社区保护、自然教育等项目,把红外相机、无人机、遥感技术等运用于滇金丝猴管护工作,研发“猴脸”自动识别、自动监测技术,实现滇金丝猴种群动态监测。从野外回收的红外相机里记录着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活动影像,为有针对性地进行生物保护提供信息支撑。 赖建东说,护猴员在保护好滇金丝猴的同时,也在积极保护生态环境,曾被过度利用的野生资源也在积极恢复中。 2020年,工作站建立了运用先进传输技术和高效探头设备的监控系统,可捕捉有效范围内滇金丝猴活动轨迹。赖建东说,为避免所建设备对周边环境的破坏,还采用太阳能储能电池为设备供电。运用现代设备观测猴群、保护滇金丝猴栖息地环境生态、改变当地群众的发展模式……在各界共同努力下,这里成了滇金丝猴的乐园。 社区共管:解决人猴争地矛盾 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滇金丝猴保护面临两个关键问题:一是防止偷盗猎,二是帮助保护区内和周边的村民发展经济,减少对白马雪山的资源依赖和环境破坏。当年,有7万多名群众依靠保护区的资源生活,包括薪柴、建材和农牧业用地。另外,保护区面积28万多公顷,光靠管护局130多名干部职工,人手不够。 为拯救濒危的滇金丝猴,1999年开始,白马雪山保护区与有关方面合作,探索“社区共管”模式,着力解决周边居民的生存发展问题,响古箐等几个村子被纳入试点。 作为全国最贫穷的地区之一,以天然林采伐为财政支柱的维西县,发现萨马阁林区的滇金丝猴群后,立即停止了周围天然林采伐,使萨马阁原始密林免受刀斧之灾,为滇金丝猴留得一片绿荫。 合理开发德钦县拖顶乡大村乡村旅游也是保护滇金丝猴最好的社区共管案例。大村是一个隐藏在金沙江西岸大山深处的一个别具特色的傈僳族山寨,这里是滇金丝猴保护区的外围。通过改善交通、生态植被更换、环境绿化、灯光照明、房屋改造等,助力大村乡村旅游发展。 2020年至2023年,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与阿拉善、中华环保基金、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等国内民间组织合作,实施了社区发展综合示范、社区共管创新示范、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环保宣教等项目,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保护区。 启动维西县傈僳族社区可持续生活探索项目,服务于白马雪山保护区内的喇嘛寺社区。多次开展爱心捐赠活动,改善了基层管护员巡护条件。2020年6月,阿拉善基金会为白马雪山保护区基层管护员添置巡护背包240个,折合人民币4.8万元。当年7月,野生动物救护站作为项目执行部门发放野外巡护装备28套,为巡护员余元英户捐赠医疗补助5万元。积极争取云南省杨善洲绿化基金会及金华市乔博电动科技有限公司支持,为扶贫挂钩点霞若乡粗卡通村建档立卡户子女、德钦县第三小学及全乡7所幼儿园,共计捐赠书包、鞋子、衣服等物品近900件,价值45余万元,438名儿童受助。 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教育引导社区居民投身环境保护,分享保护区建设红利,进一步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共赢。在德钦、维西片区实施牧场管理、林下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粗卡通社区共管创新示范项目等,在巴迪乡罗义村罗通组开展树脂瓦替代房头板建设项目,在霞若乡月仁村实施社区替代能源推广项目,对塔城片区大草坝、小草坝和白济汛小河边3个牧棚进行升级改造,修缮屋顶、门窗,更换火塘、简易床等设施。 开展社区共管示范村建设项目,投入60万元,沿霞若乡粗卡通村河道种植桃树340棵、爬藤植物17000棵,河道桃花盛开、绿意盎然。投入15万元,在霞若乡粗卡通村开展文化氛围建设,组织开展社区共管培训、宣传活动4期,涵盖奔子栏、霞若、塔城、康普、巴迪片区。投入14万元,在康普乡开展养蜂产业建设,发展养蜂户26户,助力群众探索致富途径。 不断增强对外联络,争取资金,巩固社区共管示范村建设成效。香格里拉滇金丝猴保护协会积极争取资金,开展了面向群众的能力提升培训,在霞若乡月仁村开展旧房线路改造,有效排查了安全隐患。在粗卡通村开展群众参与清山行动。广泛开展生态保护进社区、进乡村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群众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将亟待解决的围栏替代、种植养殖提升等项目进行了入库管理。 近年来,前往白马雪山保护区从事观光、科考探险、研学、民间交流的游客与日俱增。仅塔城滇金丝猴景区达摩祖师洞游客年接待量近6万人,景区周边阿海洛、其宗等村组有马100匹,常年为游客提供牵马服务。良好的社区共管模式,让当地群众受益,从而形成了保护生态的共识。 灵灵家园:我们都是“白马雪山守护人” 1999年,在维西萨马阁林区,当地村民捡到两只被母猴遗弃并受了内伤的小滇金丝猴。维西县派专车将小猴送到昆明动物园救治。为方便治疗,兽医给公猴取名为“灵灵”、母猴取名为“方方”。1999年中国昆明世博会吉祥物确定为滇金丝猴“灵灵”,自此,迪庆滇金丝猴从白马雪山走向昆明、走向世界。 白马雪山保护区涌现出一批保护生态、守护灵灵家园的干部群众,他们用自己从狩猎人、砍伐人转化为护猴人、植树人的经历,带动更多人投入到环保事业中。 提布获得过“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2019“百名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称号。1994年,他参加工作就扎根保护区基层管理所。后来,白马雪山曲宗贡生态定位监测站筹备组建,提布被抽调到筹备组开展工作,挥洒青春与汗水,一干就是29年。 多年来,提布和其他两名工作人员投身“社区共管”实践中,利用业余时间帮助村民做农活,谁家遇到困难就第一时间提供帮助。为助力村民发展养殖业,提布甚至用自己的工资购买医疗器械和兽药,为村民提供免费服务。 地处高半山区的茨卡桶村,村民零零散散居住在各个山头。疾病诊断、疫情防控、猪羊阉割、科学养殖等,提布经常奔波在山路中,累计为村民提供了5000多次上门服务,犹如春雨润物细无声,与村民建立了亲人般的关系。 曾有猎捕习惯的村民登巴“手痒”,又想上山偷猎一点野味。当他带着弩弓、铁丝扣等工具上山走到半路时,突然想起提布曾经向他说:“保护区是野生动植物和大家的共同家园,保护野生动植物对国家好、对我们子孙后代好。” 于是,登巴果断返回村里,有村民问他到哪里去了?他坦诚地说:“本来是去打猎的,路上想到提布的话就回来了。他对我们那么好,我如果还打猎就对不起他了。” 目前,茨卡桶片区偷猎、偷伐等现象明显减少,全体村民把保护区当作自己的家园,积极投身到社区共管促进村民生活条件改善和生物资源保护工作中。 救治猴子、劝猴架……作为保护区第一批护猴员,余建华从最初的不理解、不熟悉,变为现在一天不见猴子就很想念。如今,有28名村民成为护猴员,大家根据滇金丝猴的特征,给在维西县响古箐一带活动的滇金丝猴各猴群“家长”分别起了名字:“九哥”“米粒”“白脸”“红点”…… 余建华每天早上8时许上山,下午4时下山,与滇金丝猴成了“朋友”。护猴员工作还解决了他的生活问题,每月有1800元收入。“现在,我能认出80%的猴子。”他说。 过去,响古箐周边不少村民为生计上山打猎、砍伐树木,滇金丝猴栖息环境受到影响,保护形势严峻。白马雪山保护区成立后,响古箐世代靠打猎为生的村民,相继开始了转型之路。45岁的余建华加入巡护员队伍,从猎人变成巡护员,已保护滇金丝猴28年。 “护猴队刚成立的时候,第一任务就是寻找滇金丝猴的踪迹。为找到它们,我们翻山越岭,每天走十几公里山路。遇到下雨天,山里云雾弥漫,能见度仅有几米,我们只能在大树、岩石下躲雨。下雪天就更难了,有的地方积雪没过腰际,我们只能相互搀扶着缓缓前行。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猴群还是被我们找到了。”余建华回忆道。 1996年3月底,护猴队在德维交界的萨玛阁原始森林中发现滇金丝猴种群,数量约300只。 寻找到猴群的踪迹,只是保护工作的开始,余建华随即开始了长达10年的“追踪”生涯。直至2005年,余建华才逐渐与野生滇金丝猴建立了良好信任关系,实现了近距离观察和追踪猴群。2008年5月14日,余建华与救护站员工和鑫明共同完成了滇金丝猴展示群的分群工作(即从野外种群中分离出几个滇金丝猴家庭用作科学研究和科普宣教展示),并成功将滇金丝猴展示群从3500米以上高海拔区域引导至2300米至3000米的低海拔展示区。 如今,余建华仍然在响古箐带领护猴队完成展示群的日常管养工作,并积极配合保护区开展滇金丝猴野外种群的监测。清晨,他把守护的滇金丝猴从夜宿点招引到观猴点,给它们投喂松萝,迎接前来参观的游客。待到夜幕降临,所有滇金丝猴上树休息了,确保猴群安全没问题后余建华才下山回家,与家人围坐在火塘边共进晚餐。第二天一早,猴子还没醒,他又来到猴群边……当看到猴子精神状态不好时,他就联系野生动物救护站,为猴子排忧解难。 在此过程中,余建华向专业人士请教滇金丝猴相关知识,再加上28年来对滇金丝猴的观察与了解,他已成为当地人称赞的“土专家”,相继获得“精灵卫士”“生态文明建设标兵”“云南十大环保杰出人物”等荣誉。 在余建华和护猴队的守护下,响古箐滇金丝猴展示群先后有130只猴宝宝出生,成活率85%以上,有85只滇金丝猴被放归野外,很好地补充了野外猴群数量。“20多年前,滇金丝猴生活在高海拔地区,一见到人就跑,大家跟了好多年才和猴子建立起‘友谊’。那时,村民的保护意识还不强,我们就挨家挨户做工作,引导村民保护环境。”余建华感慨道。 如今,在余建华的言传身教下,他的儿子余忠华也在白马雪山保护区从事巡护工作,讲起滇金丝猴保护工作同样头头是道,成了名副其实的“护猴二代”。从“老余”到“小余”,一代代巡护员都在努力守护着雪山上最美的精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