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钦县奔子栏镇夺通村位于金沙江畔的干热河谷,大部分村庄沿江而建,村委会下辖13个村民小组330户农户。 由于地处大山深处,缺少农田及灌溉水源,1964年,夺通村委会新村村民小组搬迁至金沙江畔。在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建起新房、开垦耕地,农户也由刚开始的几户人家发展到17户,乡镇公路穿村而过,水电网通到了家家户户。 长期以来,这里的人们靠种田、采松茸和制作木碗为生,村民靠山吃山,生态保护意识淡薄。 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理论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宣传引导下,村民的生态观念有了较大改变,他们深知绿水青山的重要性,从过去为了制作一只木碗砍伐一棵树的破坏生态角色转换为主动保山护林的卫士。数据显示,夺通村委会辖区范围内,近20年未发生过森林火灾,另外,随着村民环保意识增强,木碗制作原材料的获取也更加科学化。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新村村民小组开始摸索发展种植养殖产业,种植油橄榄、核桃、黄果等经济林,开发乳牛、土鸡、生猪、蜜蜂等养殖业,但始终没有形成规模化的产业。 蜜蜂养殖在新村村民小组有着上百年的历史,从山林深处搬迁到河谷地区后,村民始终传承着高山养蜂技艺,除了冬季大雪封山外,村民还会时常回到大山深处住上一段时间,养上几箱蜜蜂。 村民扎史次里从小就吃着土蜂蜜长大,对他而言,一碗酥油煎蜂蜜就是最香甜的味蕾记忆,因此,当他第一次去见捐助自己念完大学的深圳大姐时,送了对方一罐自家产的土蜂蜜。 2012年,深圳大姐带着自己的朋友王艺再次找到扎史次里,并要求一起进山考察蜂蜜项目。 在去蜜蜂养殖地的路上,扎史次里告诉王艺,过去,由于交通和通信落后,大山里的蜂蜜运不出去也卖不上好价格,因此,一直没有规模化养殖。 蜜蜂养殖地位于海拔2800米的高山,优质的生态环境养出的本土喜马拉雅蜜蜂让王艺有了投资蜂蜜产业的想法。 中华喜马拉雅蜜蜂群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几近苛刻,要有优质的生态环境、水源和富足多样的植被,它们专采海拔2800米到4000米的高山特有花卉以及乔木和野生药材的花蜜和树脂。 对于长期生活在大城市的王艺来说,好的食材千金难求。9年时间里,王艺和扎史次里一次次取样化验蜂蜜品质,对蜂蜜口感、气味、营养等进行仔细研究,经过长期钻研,二人认为养蜂产业前景广阔,于是积极动员村民扩大养殖,扎史次里以此为契机,和村民一起开办了专业合作社,养蜂产业初具规模。 2022年8月,王艺的深圳晟元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与合作社签下了收购协议,形成了“农户+合作社+企业”的产业模式,解决了村民蜂蜜销售难的问题。此外,王艺和扎史次里达成协议,每年都组织专家为蜂农进行专业培训,帮助蜂农提升养蜂技术,更好地规范收蜜流程,从而提升蜂蜜的产量。 2022年11月,大山深处的蜂蜜再次喜获丰收,一队队骡马驮着沉甸甸的蜂蜜走出山林,马帮铃儿叮当的声音和鸟鸣声奏响了欢快的丰收曲。当月14日,新村村民小组的活动室里热闹非凡,村民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大家都领到了合作社发放的蜂蜜款。 “今年,我家的收益最好,有1000斤蜂蜜,卖了8万块。”村民六斤高兴地说。村民们纷纷表示信心满满,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勤奋的劳动投身到乡村振兴的热潮中,把日子过得像蜜一样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