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我们到县城需要走路几个小时,现在坐车20分钟就到了。”德钦县云岭乡西当村尼农小组的定主说,“宽敞的马路不仅方便了我们出行,还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过去,位于梅里雪山脚下的尼农小组是偏僻的代名词,距离县城不远,但澜沧江峡谷成了横亘在眼前的天堑,从溜索到木桥,从木桥到横跨江面的钢筋水泥大桥,村民们经历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过去的土路变成柏油路,犹如挂在峡谷中的彩虹,许多家庭有了汽车,建起客栈,出入雨崩的游客在尼农小组吃住,村民在家门前就可以挣钱了。 地处澜沧江峡谷沿线的扎龙小组,以前到县城要走路一天,村民多住在破旧的土掌房里,村庄的道路都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物资只能靠人背马驮运进来,许多老人一辈子没有走出过大山。如今,通达的交通带来了出行的便利,泥泞的道路变成了干净平坦的水泥路,一座座小洋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汽车拉着几吨的物资不到一小时就从县城赶到了村里。 “过去,我们村里道路泥泞,一不小心就会摔倒,现在好了,村里小巷都铺上了水泥路。”云岭乡斯农村村民农布说,“自从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以来,路面变得更干净了,村里每月3次组织村民轮流清扫道路及房前屋后垃圾,环境变干净了,路好走了,日子越过越好。” 10年来,德钦县的乡村变得越来越好,最为直观的变化,莫过于道路了。10年前,记者到佛山乡江坡村说达小组,走的是一条狭窄且坎坷的土路。5年前,记者再到说达小组,颠簸的土路不见了,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记者第三次到说达小组,村里的小路也变成了干净整洁的卫生路,村后的荒地还开辟为一条观光栈道,不少村民的传统民房改成民宿,璀璨的路灯照亮了说达人的新生活。 除了进村入户的道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德钦县的国道、省道更是飞速发展。过去乘车从德钦县城到香格里拉市城区,往往要走两天,中途留宿一夜。后来,沿线建成了柏油路,但冬天依然被大雪封堵。如今,一个个隧道直接从山腹钻了出去,大雪封山几个月的记忆成为了永远的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