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报记者: 我们了解到,党的十八大以来,迪庆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在涉藏地区的执政基础不断夯实,基层党组织在迪庆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请详细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谢谢。 中共迪庆州委常委、州委组织部部长 李加坤: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也感谢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迪庆州基层党建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党的十八大以来,迪庆州认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反分裂斗争的桥头堡、民族团结的工作队、群众致富的带头人”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以提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为重点,全面实施“云岭雪域强基行动计划”,分领域推动新时代新迪庆基层党建工作创特色、出实效、上水平,为迪庆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筑牢了基层基础。 一是突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迪庆儿女“拥护核心、心向北京”的思想根基不断夯实。认真落实“五个第一”机制,各级党组织及时跟进学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做到第一时间学习领会、第一时间贯彻落实。扎实抓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10年来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中央第六次、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等内容,举办各类培训班261期、培训各级干部6.73万人次,完成两轮“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培训普通党员8.09万人次。深入开展机关“忠诚”教育、农村“感恩”教育、寺院“法治”教育、学校“爱国”教育,全州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拥护核心、心向北京”的自觉性更加坚定,“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行动力更加坚决。 二是突出抓好组织体系建设,迪庆各级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不断提升。树牢大抓基层导向,积极探索“一个村民小组建立一个党支部”,推进基层党组织联建共建,在维稳一线、虫草山上、疫情防控一线组建临时党组织,持续建强基层战斗堡垒。严格坚持政治标准,加大在重点群体、薄弱领域发展党员力度,党员数量持续增加、结构不断优化,特别是党员在全州人口中的占比较大,每10人中就有1名党员。着力提高保障水平,乡村党组织工作经费“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每年乡镇党委达到20万元、村党总支达到10万元、村民小组党支部达到1万元;整合资金2.8亿元,重建和修缮了1127个村组活动场所;全面实施“红旗工程”,命名了286个示范乡村组,通报表扬了150个“红旗党组织”、300个(名)“红旗党员家庭”和“红旗党员标兵”。 三是突出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基层党建服务和保障中心大局的效能不断彰显。做实抓党建促基层治理,大力推进党建网、维稳网、防疫网等“多网合一”,积极探索建立民管委等村民自治新模式,建立健全“1+N”党建联盟和社区大党委机制,基层治理能力明显提高。做实抓党建促宗教和顺,在反分裂斗争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的共识更加深入人心。做实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以来先后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4900余名,轮训扶贫干部32173人次,把1700名致富能手发展为党员、550多名党员致富能手培养为村组干部。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3.4亿元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172个村收益达到5万元以上,为更好发挥党建“红色引擎”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就介绍这些情况,谢谢。 云岭先锋杂志社记者: 我们知道,迪庆是涉藏地区,也是民族地区。党中央非常重视涉藏地区和民族地区的干部队伍建设,十分关心爱护在高海拔地区工作生活的干部。请问,迪庆州在干部队伍建设和关心关爱干部方面有哪些举措和成效?谢谢。 中共迪庆州委常委、州委组织部部长 李加坤: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也感谢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迪庆州干部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感谢大家对在高海拔地区工作生活的干部的关心和厚爱。 党的十八大以来,迪庆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 “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努力建设一支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态度特别坚决、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的民族地区干部队伍”和涉藏地区干部要“把党和国家的关心转化为工作动力,在各自岗位上作出更大成绩”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选优干部、配强班子,聚优人才、建强队伍,为新时代新迪庆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干部人才保障。 一是抓源头建设。坚持把公务员考录作为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建设的源头工程,贯彻落实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招录政策,10年来我州共招录公务员2325人,缓解了基层招人难、留人难的问题。立足培养优秀年轻干部,持续加大定向选调生招录力度,改善了干部队伍的学历、年龄、专业等结构。突出“急需、紧缺”导向,以产业和民生为重点,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招才引智政策措施,奏响了求贤若渴、广纳英才的最强音。 二是抓素质培养。建立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的干部素质培养体系,充分利用东西部协作、昆迪合作等平台,通过“送出去学”、“请进来教”等方式,大规模开展了干部教育培训,大幅度提高了干部素质能力。聚焦中青年干部、女干部后备力量不足的实际,在州委党校累计举办了10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举办了第一期全州妇女干部培训班,培养储备了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和女干部。打造“雪域人才”品牌,重点推进“八大人才”培养工程,着力建设“近悦远来”的雪域高原人才集聚高地,有效激发了人才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三是抓选拔任用。始终坚持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人事相宜,通过换届集中调整、日常加强配备,大力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优秀干部。鲜明树立重一线、重实干、重实绩、重公认的用人导向,注重在为民服务、项目建设、招商引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疫情防控中考察识别、选拔使用干部,引导广大干部在急难险重一线比拼竞赛、创先争优。着力加强干部的日常培养,实施少数民族干部、专业化干部培养计划,推动干部走出去锻炼、沉下去历练、到基层磨炼,全面提升干部的能力和本领。 四是抓从严管理。坚持把功夫下在平时,畅通干部监督渠道,发挥信访、电话、短信、网络“四位一体”的“12380”综合举报受理平台作用,实现干部监督常态化、日常化。坚持用制度来管干部,认真落实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因私出国(境)审批备案等规定,发挥提醒、函询、诫勉的震慑作用,加强对干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教育引导。坚持全方位考核干部,统筹开展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专项考核、任期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管理监督的重要依据,切实发挥考核在干部管理中的导向、评价和监督作用。 五是抓正向激励。充分发挥榜样示范和典型引领作用,10年来推荐表彰了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一批人民满意公务员、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有29名优秀人才获得迪庆首批雪域“名师、名医、名家”荣誉称号,形成了“用身边事激励身边人”的良好效应。始终坚持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靶向”效果,10年来提拔重用了一大批获得全国、全省表彰的先进个人,切实把典型树起来、干部用起来,调动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认真用好职务职级并行、职称评审和年度体检、休假、疗养等关心关爱政策,让广大干部人才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凝聚了迪庆干部人才感恩奋进的强大正能量。 我就介绍这些情况,谢谢。 云南日报记者: 刚才,王书记的发布中提到,要加快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标杆建设,请问格桑纳杰部长,迪庆州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标杆建设中有哪些具体做法及成效? 中共迪庆州委常委、州委统战部部长格桑纳杰: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标杆是我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迪庆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州委高度重视,召开八届州委十三次全会审议通过《迪庆州关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标杆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标杆的具体举措,着力巩固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成效。 一是以“五个第一”机制为保障,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入脑入心。落实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必学、党员干部培训必学、群众宣讲活动必学、学校思政课必学的要求,真正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在全州29个乡镇、197个村(社区)、2276个村(居)民小组全覆盖、集中有效的宣传教育,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二是坚持规划引领,着力做细做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围绕努力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标杆的要求,编制实施《迪庆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标杆规划(2021—2025年)》,深入实施政治引领、长治久安、培元固本、交融促和、示范带动、发展强基、教育引导、能力提升等“八大工程”和43项重点项目,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有形有感有效。 三是深入开展创建协作,民族团结进步区域共建取得新发展。深入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区域共建行动,与西藏、四川、青海三省区六个州(市)建立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协作机制,与省内大理州、保山市建立了创建联盟。与毗邻有关县(市)建立了“滇西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圈”等协作机制,逐步构建了民族团结进步共创共建共享的大格局。 四是加强民族宗教工作机构建设,不断壮大基层民族工作力量。为进一步适应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要求,迪庆州委、州政府成立了“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中心”,并在全省率先成立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教育实践中心”和“民族团结进步协会”,不断壮大基层民族工作力量,加快形成党政主导、社会组织参与的民族事务治理社会化服务新体系。 五是加强民族事务法治建设,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按照“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工作原则,以适应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为目标,2021年启动了《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条例》修订工作,为促进迪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提供有效法治保障。 下一步,我州将全面贯彻落实好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根本遵循,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上来,切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和涉藏工作的战略性任务抓紧抓好,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创造经验、作出示范,谱写迪庆各族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篇章。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经济日报记者: 李清培副州长,您好!文旅产业作为迪庆州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必定在疫情爆发后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我想请问一下2022年以来迪庆州文旅产业恢复情况如何?采取了哪些政策措施助力文旅行业复工复产? 迪庆州政府副州长 李清培: 首先,感谢这个记者的提问,感谢您和今天在座的、不在座的媒体朋友对迪庆香格里拉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关心和关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迪庆州文旅行业受到较大冲击和影响,市场经营主面临较多困难。为积极支持文旅行业稳岗就业、纾困解难,推动文化旅游业恢复发展。一是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纾困帮扶政策措施。二是迪庆州出台了《迪庆州人民政府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安排600万元财政资金开展文旅行业解困纾困工作。 截至目前,迪庆州已全面完成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旅行社质保金暂退工作,暂退比例100%,暂退金额753万元。补助5家旅行社获纾困资金170万元。解决23户文旅中小微企业(不含个体工商户)贷款,获贷资金1.54亿元,平均利率4.31%。同时召开文旅企业代表座谈会、举办“云上端午”赛马节、徒步露营等系列活动吸引游客来迪,总之,疫情期间我们按照纾困、提质、宣传、培训等措施对文旅行业进行提质升级。 2022年7月,迪庆州接待旅游者224.51万人次,与2021年7月接待人次143.1万人次相比同比增长56.89%,恢复至2019年同期接待人次270.25万人次的 83.07%;旅游收入25.85 亿元,与2021年7月接待收入18.3亿元相比同比增长 41.27%,恢复至2019年同期旅游收入28.38亿元的 91.09%。 当前,我州采取规范旅游市场、降低旅游景区门票、免费为游客开放机关企事业单位提车场、人性化处理自驾游车辆违章等一系列措施,努力保持当前文旅产业复苏的良好态势。 云南网记者: 迪庆有着良好的生态优势,在打造生态文明建设高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世界的“香格里拉”方面有什么具体的举措? 迪庆州政府副州长 李清培: 感谢这位记者对迪庆生态文明建设和文化旅游产业的关心关注。“天蓝、水清、山绿、湖美、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相生,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幸福”这是迪庆各级党委政府追求的目标,也是迪庆生态环境保护绘就的宏伟蓝图。近年来,迪庆州坚持生态立州战略不动摇,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出了一条保护第一、绿色发展的具有迪庆州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生态保护方面: 一是保护生态资源守护“金山银山”。迪庆州位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核心区,生态资源极为丰富,为保护好生态资源,我们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保护自然资源的法规政策,建立了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纳帕海、碧塔海、哈巴雪山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达32万公顷,占全州国土面积的13.4%,生态保护红线占全州国土面积的67.29%。持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农村能源建设等生态工程,1.6万余名生态护林员奔忙守护在迪庆广袤的森林中,1万多个家庭也因此实现了就近转移就业提高收入。十年来,通过山地“复绿”和城乡“增绿”实现了森林覆盖率达77.63%,位居全省第3。 二是推进生态建设绘制“山水画卷”。始终把生态作为立州之本,以建设美丽迪庆为主线,提出了深入推进高原生态森林城市为载体的“绿美迪庆”建设。持续开展最美城市、最美集镇、最美村庄和最美家庭“四美创建”活动,累计创建州级生态文明村164个,省级生态文明乡(镇)29个,实现全州所有乡(镇)全覆盖。持续开展农村“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和城市“暖入户、树进城、河变湖”工程,全面提高城乡生态颜值。扎实抓好环保督察整改工作,坚决落实好河(湖)长制和林长制,对183条河流,10座水库,7个湖泊,4条渠道开展了排查整治,河(湖)长制从“见河长”转向“见行动、见成效”。 三是让绿色成为迪庆的“生态底色”。长期以来,迪庆州委、州政府始终坚持既要生态环境的高颜值,也要提升绿色发展质量,严把项目审批生态环境关,杜绝高耗能、高污染项目落地迪庆,让“绿色水电”“绿色矿山”“绿色产业”成为迪庆的标签,特别是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打造世界的“香格里拉”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指数的增长点、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支撑点。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五美”建设要求打造生态文明建设高地: 一是涵养生态美。力争森林覆盖率居于全省前列,力争三县市生态示范创建取得显著成效。二是创建环境美。继续保持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纳入国家和省考核的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居于全省前列。三是提升城市美。持续推进“美丽县城”创建、高原生态森林城市建设,力争城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居于全省中上水平。四是塑造乡村美。以村庄管理规划、农村污水垃圾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为主攻方向,大幅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五是展现山水美。将梅里雪山、纳帕海、普达措等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景区,建设沿河湖生态廊道、生态景观,建设美丽公路、美丽铁路。 “香格里拉”是迪庆呈现给世界的礼物,我们将守护好这片净土上的每一棵树、每一座山,让生态迪庆逐绿而行,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方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香格里拉名扬天下,省委省政府提出把迪庆打造成为世界的“香格里拉”,州委州政府出台了《迪庆州关于打造世界的“香格里拉”的实施意见》,围绕“四个一流”建设标准加大工作落实力度。 在完善基础设施方面,以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为契机,香丽高速已经全线运营、丽香铁路即将通车、迪庆机场临开口岸已验收,迪庆州到四川稻城、到怒江贡山等环线已建成,与四川、西藏和怒江、丽江交界的互联互通公路正在按照绿美公路的要求升级改造,通过十年的努力,基本实现了出州公路高速化、通县公路高等化、达乡公路等级化、通村公路全硬化,为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交通设施基础。旅游服务设施方面,全州共有A级景区20家、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1个(独克宗古城),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2个(香格里拉市、德钦县),旅行社53家。 在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方面,迪庆州目前正在抓紧推进“七望梅里”、巴拉格宗小镇、阿布吉旅游景区、独克宗古城提质扩容暨香格里拉月光城、松赞林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德钦梅里特色小镇等重大项目,2021年完成旅游固定资产投资21.46亿元。 在高端酒店建设方面,近年来,许多业主依托迪庆州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打造精品客栈、帐篷酒店、民宿等旅游新业态,在推动旅游经济发展的同时,带动周边百姓就业、脱贫致富,为迪庆半山酒店打造奠定了良好基础。特别是松赞文旅集团打造的香格里拉松赞林卡等6个半山酒店,通过住宿+行程的旅游产品,为我省半山酒店建设提供了可复制模式,为迪庆半山酒店建设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 在提高管理水平方面,一是通过开展导游(讲解员)大赛”、导游岗前培训、酒店业务培训、乡村旅游培训、旅行社业务培训等方式不断提升行业服务水平,每年培训2000人次左右行业人员。二是组织开展迪庆州文化和旅游行业文明建设“彩云行动”三年计划(2021- 2023年),通过开展十个专项行动,推动全行业文明经营、文明服务和游客文明旅游,着力提升行业文明程度和旅游文化业软实力,以文明旅游建设成果增强游客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大文旅融合力度,打造了端午赛马节、金秋赛马节、德钦弦子节、维西阔时节等节庆文化品牌,依托普达措国家公园等载体,拓展研学旅行线路,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完善了藏香制作、黑陶制作、唐卡绘画等参与性项目,打造世界的香格里拉·虎跳峡哈巴国际越野挑战赛、香格里拉生态体育公园徒步赛、香格里拉户外大会、德钦县梅里100极限耐力赛、冬季观鸟节等品牌体育赛事。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第十一党代会精神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直面问题挑战,只为发展想办法、不为落后找理由,问准迪庆文旅发展之痛,问实迪庆文旅发展之策,聚焦短板弱项,坚持守正创新,实现“疫中突围”,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围绕培育新产品、新业态、新主体、新项目的目标,进一步提升世界的“香格里拉”品牌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