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云南篇 大理古生村(一):青山绿水记住乡愁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6-16 10:58:4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云南考察,三次给云南各族干部群众回信,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对云岭大地各族人民饱含浓浓深情,为云南发展擘画美好蓝图,为推动云南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遵循,注入强大动力。4700多万云岭儿女把殷殷嘱托牢记心头,将答卷写在云岭大地上。从今天起,本台推出"沿着总书记的足迹 云南篇",追寻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的足迹,展现各地干部群众坚定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的奋进身姿,呈现各地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日新月异。今天播出大理古生村系列报道第一集《青山绿水记住乡愁》。

坐落在苍山洱海间的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是一个典型的白族传统村落,有着上千年历史。如同村口石坊上书写的"万古生春"四个字,这里古韵不减、生机无限。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古生村,穿过村中街巷、驻足洱海之滨,留下殷殷嘱托。七年光阴荏苒,曾经默默无闻的小渔村,今天青山绿水环抱,浓浓乡愁浸染,成为了让人"舍不得离开"的地方。

(白族大本曲)"东面有碧绿的洱海,西望苍山绿茵茵。"……

位于古生村中心广场的福海寺,建于明清时期,是村里举办民俗活动的重要场所。最近,这里正在进行保护性修复。

李娟 大理市湾桥镇文旅办 主任

这个土坯都是我们原先拆下来的土坯砖,通过文物鉴定,它是可以使用到40公分以上。

除了福海寺,古生村里的凤鸣古桥,古戏台、古街巷近几年都经历了"修旧如旧"的精心保护;广场中央有着300多年树龄的大青树,经过抢救如今也枝繁叶茂。历史的痕迹与青瓦白墙的民居融合在一起,描画出这个千年古村的"乡愁"底色。

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古生村,步行穿过村中街巷,走进了村民李德昌家的白族小院。总书记走进厨房,关切询问生活细节;与村民围坐小院拉家常、话乡愁、问生计、谈发展。

2015年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画面

李德昌家"三坊一照壁"的白族民居、绿意盎然的小院风景,让总书记连声称赞。

李德昌 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 村民

总书记连夸了几个好,他说了一句:这里的环境整洁,又保持着古朴的形态,这样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记得住乡愁。

"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成为这个千年古村发展的"灵魂"。依托现有山水文脉,保持自然格局,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小小的村落也有了自己的规划理念和步骤:对传统民居摸底调查、分类保护;对环境开展综合整治、全面治理入湖沟渠;搬迁"绿线"范围内的农户,留出足够空间建设生态湿地;流转核心区土地,实现绿色生态种植……

在李德昌家白族小院门口,环洱海生态廊道已经建成。家里的生活污水被廊道地底下的截污管网全部收集,直接送往污水处理厂;推开门便是满眼绿树红花、清澈湖水和成群的水鸟。

李德昌 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 村民

大理的变化确确实实太大了,人们的意识也非常好,也不辜负总书记的嘱托。

自从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到了李家白族小院后,这里就变成了大家的"乡愁小院",中外游客慕名而来。今天的古生村人不再"靠水吃水",而是更广泛地参与到旅游、运输、建筑、农业等各行各业。这几年村容村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产业发展、公共服务提升,传统和文化也得以存续。古生村白族人家的照壁上都有一幅题字:无论是"人文蔚起",还是"苍洱毓秀",传承的都是一种家风,讲述的都是正德修身的故事。

李德昌 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 村民

照壁上写的这几个字,可以这样讲,与姓氏有关,按道理是写"紫气东来"。我是住在海边,我就写上"苍洱毓秀",也就是把苍山洱海都写进去了。

苍山云绕,洱海荡漾。发源于苍山的阳溪千百年来不停流淌,经过河道整治后,干净清透的河水穿越村庄流入洱海;阡陌交错、土地平整,青山绿水间滋养起浓浓的乡愁;白族人家"以人为本、耕读传家"的优秀传统文化又将乡愁长久地留在每个人的心头。

古生村的实践证明,留得住青山绿水方能记得住乡愁。对于发源于农耕文化的中华文明,村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只有全面准确理解"乡愁"背后的生态文明思想,才能在乡村振兴中,切实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落地见效。

来源:云视新闻

责任编辑:泽仁拉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