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来,驻维西县中路乡腊八山村工作队员张启兵情系山乡,牢记初心使命,把驻地当故乡,把群众当亲人,用热情、激情和爱心托起山区群众美好生活的希望,在扶贫路上谱写了一曲时代赞歌。 到贫困山区 把群众当亲人 2017年3月,交通银行云南省分行倡议单位职工主动申请去腊八山驻村时,作为一名老职工、老党员,张启兵第一时间要求当驻村工作队员。单位分析认为,张启兵当过兵、能吃苦、工作踏实,就同意了张启兵的要求。 带着要帮助山区群众脱贫的情怀,张启兵从省城昆明来到了600多公里外的维西县中路乡,当时通往腊八山村的是一条坑坑洼洼的土路,坡多、弯急、路窄。第一次进村时,由于天气异常,冰雪交加,发生了泥石流。车子无法前行,张启兵只能徒步前往村里,14公里的路,他整整爬了3个小时,天黑时分才到达村里。 为了全面掌握村情户情,张启兵和其他驻村工作队员一起,白天到田间地角、火塘边与农户深入交谈,全面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晚上开会研究讨论脱贫攻坚思路举措,学习脱贫攻坚政策和文件。他的足迹遍布腊八山村12个村民小组,跑遍了单位挂钩的268家贫困户,每家每户的具体情况做到了如指掌,峻峭的山头留下了他坚实的脚步,贫困户家里留下了他温暖的话语。 驻村以来,张启兵把异乡当故乡,把群众当亲人。他用真诚的语言鼓励群众、务实的帮扶感化群众,真正做到“和群众打成一片”,腊八山群众亲切地喊他为“兵哥”。 在入户过程中,张启兵了解到就读于香格里拉中学的子玉仙同学家里比较贫困,他买了1000多元的学习生活用品和学习资料,专门去看望该同学,并鼓励她“读书是最好的出路,要好好学习,有什么困难来找我。” 自小生长在大山深处的子玉仙从来没有过过生日,假期回村参加劳动时,张启兵专程托人从城里买来生日蛋糕和礼物,组织村里人为她过了一次特别的生日,让子玉仙同学感受到了人间大爱。在张启兵的资助下,子玉仙完成了高中学业,顺利考入大学。 张启兵还从昆明买来一台笔记本电脑,送给腊八山学生古春香使用,每年帮她买各种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 为了让山区的孩子长知识、见世面,张启兵向单位申请资金,组织了两次交通银行维西扶贫融情夏令营、“情系腊八·逐梦起航”扶贫夏令营,邀请腊八山中小学生到昆明参加特色课程,开拓眼界、增长见识。腊八山的孩子们第一次走出大山来到昆明,看到了多彩的世界,孩子们纷纷表示“回去后一定要好好读书,长大后走出大山,用知识改变命运。” 托底村民小组村民古绍林是张启兵的挂钩户,也是村里的特困户,一家人住在一间不足80平方米的木楞房里,因年久失修、烟熏火燎,房屋已破败不堪,家里的主要经济收入是种植传统农作物。 为让古绍林早日摆脱贫困,张启兵一有空就到他家,为古绍林想办法、谋出路,引导他走产业化发展路子。在张启兵的帮扶下,古绍林逐年扩大了生猪和肉牛养殖规模,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并当选为村干部。 张启兵发现大多数村民在家中使用砖石火塘,没有通风、排烟设施,存在用火安全及一氧化碳中毒隐患。他就向交通银行总行、省分行争取帮扶资金,先后投入60万元,实施“七有”保障项目,为村民配置300余套新型节柴灶、500个衣柜等。 “兵哥总是把群众的冷暖记心上,他把一件件好事、实事办在我们心坎上,他做的好事、实事说也说不完、道也道不尽。”村民古绍林说。 党建引领托起群众新希望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针对腊八山村基层党建“软、懒、散、瘫、弱”的问题,张启兵想了许多办法,着力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以党建引领群众脱贫致富。 他把基层党建和脱贫攻坚工作结合起来,双落实、双推进,组织开展“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结对共建双推进”等党建帮扶活动,推动交通银行与当地基层党支部联学共建。在他的努力下,腊八山村党建、扶贫工作共同推进、融合发展。 根据当地民族宗教文化特点,张启兵着力巩固党建主阵地,向省分行汇报对接,2019、2020年共捐赠党建扶贫资金40万元,一部分用于实施腊八山村各小组党建活动室及党员教育培训等项目,一部分帮助村民发展种植业,引导和谐教堂创建,广泛调动群众生产生活积极性。 为做好挂钩扶贫工作,张启兵积极向省分行汇报,省分行组织全行党员干部分批到腊八山村最艰苦的小组,开展挂包帮、转走访工作,逐户了解贫困村民生产生活情况。同时,邀请腊八山村基层党支部委员、优秀党员走进省分行,参加联学共建、相互交流,引导群众摆脱“等、靠、要”思想,坚定了腊八山村基层党支部带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突破产业“瓶颈”带动群众致富 驻村以来,张启兵意识到,仅仅靠帮扶、靠政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群众贫困问题,只有激发产业发展动能,培养一批致富能人,培育一片优势产业,切实增强“造血”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落后面貌。 为此,他根据地方政府制定的产业规划,深入了解贫困原因,分析当地自然资源优势,优选项目,投入帮扶资金,培植优势产业,有效带动了当地贫困群众增收脱贫。先后争取协调省分行产业帮扶资金180万元,用于当地马铃薯、羊肚菌种植和肉牛、生猪养殖等项目。他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联系,免费为当地贫困群众传授羊肚菌种植技术。他奔波于腊八山和昆明之间,自己出钱帮助参加学习的贫困群众购买车票,到车站接送他们,安排他们在昆明食宿。 “要不是兵哥,别说学技术了,昆明我也去不了。”村民老蜂说。 经过几年的努力,张启兵帮助培养了腊八山村15名致富带头人。致富带头人+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初步形成,村集体经济蓬勃发展,群众收入明显增加。 张启兵鼓励当地村民外出务工就业,只要有外出务工意愿的村民,他都积极联系省分行、各类技能培训学校和企事业单位,请这些单位提供帮助。经过他的努力,腊八山村150多名劳动力外出务工,6人(次)在与交通银行有业务往来的保安公司就业,就业地点遍及省内的丽江、昆明等地,部分村民走到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务工。 “既然选择了扶贫路,注定会风雨兼程。”张启兵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扶贫工作,而对自己家人照顾少了。 打开张启兵手机上的“云岭先锋”显示,他每年在岗天数为270天以上。 2018年,远在湖北武汉读书的女儿因病住院2个月,而在腊八山村,他顶风冒雪走村入户,嘘寒问暖,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只有晚上回到宿舍,才与女儿通电话,互报平安。“爸爸,你别担心,这里的医生护士特别照顾我,我一定好好学习,你安心工作吧。”女儿暖心的话,也成为他工作的动力源泉。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为确保通过脱贫验收,他主动要求春节不休假,帮助群众抓好春耕生产和疫情防控工作。 腊八山村顺利实现脱贫后,张启兵继续坚持战斗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一线,为山区发展奉献力量。 2019年,张启兵获得交通银行总行授予的五一劳动奖章、云南省金融协会授予的优秀扶贫干部荣誉称号;2020年被评为全省优秀扶贫先进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