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虽然微弱,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照亮着她的每个孩子。
在5年的时间里,这位90后乡村教师将汗水倾注在三尺讲台,全身心呵护农村留守儿童,奉献无悔青春,她就是年轻教师李金花。
2016年9月,大学刚毕业的李金花来到白济汛乡碧罗村。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分配到碧罗分校点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第一次到这里时校园里只有我一个女老师,感觉很崩溃,因为刚毕业,感觉自己也还是个学生。”碧罗村是大山深处的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村庄,交通不便、回家难、条件差是李金花对碧罗分校点的第一印象。到学校的第一天,她就被这样的环境吓哭了。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遇到了一些困难,但都通过学习把问题解决了,也得到了学生们的信任。”回忆起教学初期的感受,李金花仿佛有说不完的话。据她回忆,初到碧罗小学时村里有的孩子连听普通话都有困难,也不能理解老师所说的内容。好在李金花是傈僳族,能和当地的孩子们用傈僳语交流,并鼓励孩子们学习普通话。
由于当时正在兴修公路,交通不便,每当开学时,老师们都要走到山脚去背教材,每个星期还要背一次学生的营养餐和食粮。
“路不通的那段时间,每个星期背学生的营养餐,我都快练出一身肌肉了。”李金花打趣地说。虽是一句玩笑话,但能听出那背后的艰辛。
李金花介绍,当时学校里还会长时间停电,停电时,没有课时的老师还得劈柴,给孩子们烧火做饭。那时,手机信号也不稳定,连和家人通一次电话都很费劲,好不容易盼到周末可以回趟家,等车也得几个小时,遇到下雨天时只需一小段路鞋子和裤子上全都是泥。
“记得一次周末下起了大雨,由于道路塌方,几个学生家长无法到校接孩子,我决定等雨停了再送孩子们回家,半路上学生们过不去的地方,我就一个个背过去。”在李金花看来,这是她来碧罗村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李金花适应了碧罗村,孩子们也越来越喜欢她。“每天都希望孩子们能学到更多知识,他们纯朴而又渴望学习的笑脸就是我坚持下去的理由。”李金花说。
慢慢地,李金花和碧罗村的村民们熟络起来,当地百姓的质朴和善良也感染着她。每到星期天返校时,孩子们都会从家里带蔬果给她,这让她特别感动和满足。此外,只要学生家里做好吃的都会请她去做客,“到村民家里,大伙围坐在火塘边拉家常,家长们欢声笑语,孩子们纯真无邪,让我感受到了真正的温暖。”
经过5年的磨练,曾经那个性格内向的李金花,无论是在课上还是课下都变得开朗活泼,也探索出了一套和学生们相处的方法。
5年时间,李金花经历了很多事,不仅磨练了她的意志,还坚定了她的信念。在她心底有为乡村教育振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学生默默坚守的力量。
李金花到碧罗分校点两年后,因教学认真负责,调任到白济汛中心完小的杵打分校,但她却时刻牵挂着碧罗村的孩子们,每每听到学生唱起傈僳族歌谣时,她都会想起在碧罗分校点的点点滴滴,想起孩子们的眼神,这更加坚定了她坚守在教师岗位上的决心,继续把爱播撒给每一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