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网杯•永远跟党走】澜沧江畔春花俏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8-16 16:04:08

香格里拉网讯(记者 洛桑央宗 杨翠海 江初 杨涛)澜沧江畔的德钦县燕门乡巴东村,曾是远近闻名的“打工村”,如今,这里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服饰村”。春花,就是这个“服饰村”的带头人,在她的带领下,村里的妇女同胞们传承民族服饰手工艺,弘扬民族服饰文化,在迪庆高原和周边地区刮起“最炫民族风”。

夏日,坐落在巴东村的德钦桑卓民族服饰开发有限公司里色彩斑斓,与碧绿的山景相得益彰,这就是春花辛苦创办的公司。走进公司加工车间内,春花正带领十几名当地妇女制作藏族服饰,有的缝制藏袍、有的手工收边,忙而不乱,紧张有序。

继承母业:破解难题寻找出路

春花原本在羊拉铜矿工作,10年的努力工作让她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其母的一通电话让她了解了母亲想让她传承民族服饰制作技艺的企盼,加上春花原本就在母亲身边帮助她经营服装生意,从小看村里老人们做传统藏袍长大,春花对藏族传统服饰也情有独钟。于是,春花放弃原来的工作,回村同母亲共同制作并销售民族服饰。

在经营藏族服饰后,春花发现由于藏族服饰生产公司少,进货渠道狭窄,导致服饰做工粗糙、面料普通,却价格高昂。品牌小、价格高成为了禁锢行业发展的紧箍咒,那堪比一线品牌的价格,让许多人望而却步,如果继续用老一套的经营模式,持续经营显得十分困难。为破解这些难题,春花决定要改革。

2015年,春花和母亲经营的个体服饰作坊成功转型为集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公司,2017年5月,服饰店正式经营,并初步建立了生产车间,同时在车间内引进先进的裁床、粘衣机等自动化设备,这些设备提高了公司的效率,更有效提升了产品品质。

从继承传统到勇于打破传统进行创新,春花的服饰公司逐渐走上正轨。从最初母亲的反对改革到现在的全力支持,春花终于从老辈人手中接过了传承民族服饰技艺的接力棒。如今,公司的店面开到了德钦、维西县城,香格里拉市的店面也将在8月初开门营业。

传承与创新:让民族服饰回归生活

“自己民族的东西,本民族的手工艺人做出来才更有底蕴。”春花一直坚定地认为。

春花告诉记者,从小在她的认知里,民族传统服饰就是重大节庆时穿的,但是传统的藏族服饰穿起来复杂且不便于行动。在后期自己筹备制作服饰的过程中,她发现一些厂家制作的藏族传统服饰选用的料子都十分粗糙,加之售卖过程中的层层加价,让传统服饰逐渐远离人们的日常生活。

春花专门去学习服装设计和制作,为适应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加之先进的裁制服饰机器的引进,春花把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相融合,设计出既有现代元素又不失民族传统特色的藏族服饰。

“你看,这是德钦的传统服饰,但是过去为了剪裁方便,腰部需要折叠着穿,这使得服装穿起来既复杂又不好看,现在我进行重新裁剪和设计,自己就可以轻松穿好,服装也更贴合身材。”春花自豪地向记者介绍着她做出的创新。除了剪裁创新外,花纹、用料等方面春花都不断尝试着创新,现在大家都说春花的公司生产的藏装轻便好看,各类订单也纷至沓来,公司的年销售额从最初的80万元增长到现在的近500万元。

回乡建厂:让妇女找到自己的价值

春花从母亲手里接过了生意,建设厂房的时候,春花犯了难,“当时,我想要把公司设在香格里拉市,因为那里有更好的市场,也有更多的机遇。”春花说。但是,村里很多制作传统服饰的“能工巧匠”却让她打消了这个念头。眼前这个独一无二的资源让春花做出了把厂房设在村里的决定,也让她找到了比从事民族服饰行业更大的意义——带领一方百姓共同致富。

春花聘用村里的妇女们到工厂干活,教她们技术,送她们外出学习,手把手培养出了一批“巧手”。从最初的3个人到现在40多人,公司带给村民的不仅仅是一份收入,更是温暖。曾经她们为孩子的学费、父母的生活远走他乡,一年甚至是几年才能与家人团聚,而今天的她们都可陪伴在家人的身边,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

公司年龄最大的工人阿玉珍今年51岁,她原本就是村里的裁缝,过去她也在其他地方做一些传统手工艺的工作,但是那些公司需要自己承担制作当中的损耗,离家也远。于是,在春花的邀请下,阿玉珍来到了春花的公司上班。“我在这里上班,不需要承担损耗,所有收入都是纯收入,每个月都有近8000元的收入,还能照顾家里。”阿玉珍说着话也没有停下手里的活,针线在她手里上下翻飞,跳出优美的舞蹈。

从维西县巴迪乡嫁到巴东村的晓晓今年26岁了,也是公司里的大学生,因为成家后要照顾孩子,晓晓没法外出上班,经朋友介绍来到了春花的公司。因为是大学生,会电脑,春花让她学习使用裁床。现在她可以在家门口发挥自己的特长挣钱了,她除了送孩子到村里的幼儿园,忙完家务就是服饰厂的“师傅”,每个月可以挣到近5000元。“最重要的是,作为年轻人,我可以在这里学到技术,去年春花姐送我到上海考察学习了8天,让我长了见识,也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晓晓说。

如今,春花所承担的不仅仅是母亲一个人的企盼,更是公司员工的企盼。她希望公司能够坚守严格的品控,提升生产工艺,提高服饰产业工艺水平,更希望迪庆民族服装服饰行业能够走出去,让更多人了解藏族传统服饰。

春花告诉记者,她和村里的老乡就像是同一个战壕的战友,相互扶持、相互鼓励,公司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她们的辛勤付出,对公司而言,她们不仅仅是员工,更像是家人。她们常常对春花表达感激之情,也希望公司能发展得更强大,因为她们不再把公司当成一份简单的工作,更当成了一份热爱、一份梦想、一份希望。

在春花的努力下,藏族传统服饰在创新与传承中,从深闺推向前台,走出大山,村里传统的“指尖技艺”转化为了“指尖经济”。

“生活让我选择了回乡继承母业,但我却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春花说:“我一定会带领村里的妇女们一起努力,把民族服饰做大做强,希望有一天,公司制作的服饰可以出现在所有的涉藏地区。”

责任编辑:泽仁拉姆